沮授本來是被關在河間郡的,自從馬超攻克了河間和安平,自然將他移到了鄴城之中。他沒有答應龐統的招攬,依舊關在監牢之內。
馬超這算是第一次進入到東漢時期的監牢裏麵。
陰冷,昏暗,沒有人情味。並不像馬超原來那個時代,什麼都以人為本。
沮授是一個挺帥的人,至少說眉宇之間透露這一絲英氣。上嘴唇上麵留著一抹胡須,更讓其顯得英朗。馬超一看此人相貌,便覺得這人不應該呆在這樣的環境裏麵終其一生。
沮授,字公與,廣平人。
要說在袁紹的帳下,要給謀士排個位置的話,沮授應該排的到第一。但是要說影響袁紹的話,他也就不行了。
袁紹多謀而少斷,他手下有沮授這樣的謀士,卻不能夠在最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決斷。所以不計僅僅造成了自己的悲劇,就算是跟著他的謀士,也是悲劇中的悲劇。
但是要說最被埋沒的最深的,還是馬超眼前的這位沮授。
“聽說,公與兄,以前是韓馥將軍的從事?”
馬超一進牢房,便直接詢問,甚至都沒有想要和沮授打打招呼,畢竟這環境卻是讓人很不舒服。現在沮授不想投馬超,無非是兩個原因,一個是想要效忠於袁紹,另外一個便是待價而沽。這些有點本事的謀士都喜歡做這些事情。確實很多時候這個架子沒有擺好的話,很少有上位者將這些投靠過來的謀士當回事。現在馬超一張口,便要將這沮授心中的忠誠給擊碎,既然你當初就是從韓馥那裏歸順到袁紹的,也沒有什麼忠誠不忠誠的。
沮授沉默。他倒是真的有點灰心,現在求死的心態,是十分真切的。
當初從韓馥那裏投靠到袁紹那裏,是看到了袁紹此人的廣大前景,能夠有一番更大的作為。再加上當初沮授是跟隨這韓馥一起投靠了袁紹的。
當初韓馥也不知道欣賞袁紹什麼地方,但是袁紹自己占據這渤海郡,雖然名聲在外,但是手中的並沒有什麼實力。倒是韓馥貴為冀州刺史,甚至還和馬超打過交道。
袁紹也沒有做什麼,韓馥硬是將整個冀州送給了袁紹,作為起事的資本。當時,沮授還是韓馥帳下的一名別駕,是極力反對韓馥這樣做的,還說出了相當不錯的理由,畢竟將當時真實的袁紹分析地相當到位。韓馥卻沒有采取沮授的建議,或許是天生這韓馥就是個爭不了天下,守不住基業的角色,所以沮授也就隻好跟著韓馥一起投靠了袁紹。
但是沒想到這袁紹並不是沽名釣譽,在和沮授交流了幾次之後,認可了沮授的才幹,先是延續了當初從事別駕的職位,在聽了幾個計謀之後,便又將沮授提高到了監軍的位置。
以至於,一直以來,沮授都認為這袁紹便是自己的明主。隻是身邊的阿諛奉承的人太多,才讓自己的計謀難以得到施展。沮授不想和田豐那樣的謀士一樣,來取悅袁紹,再加上袁紹本來就有點剛愎自用,所以身居高位的沮授,不斷地被其他的謀士分權,甚至連袁紹也不是很喜歡他的計謀。
但是沮授確實是一個大才啊!
當曹操還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沮授就給袁紹建議過將天子接到鄴城來,達到這樣的目的。袁紹聽後打算聽從沮授的建議,但淳於瓊等人認為要複興漢室太難,而且迎立漢帝會削弱自己的權力,勸袁紹不要用此計策,袁紹於是放棄。第二年,在馬超的幫助下,曹操便成功地將漢獻帝劉協弄到自己的羽翼之下,現在成功地坐兗州、豫州和洛陽,成為了一股不容小覷的諸侯。曹操能夠征伐成國,能夠和孫策達成協議,能夠和馬超談妥買賣,其實都是因為他手中有天子,能夠給這兩人一些虛名,達到想要的目的。曹操的成功,自然證明了沮授的正確。
甚至當初,袁術封了袁紹為成王,沮授都建議袁紹千萬不要接受!這並不是什麼榮耀,而是一個禍事!袁術稱帝,得罪了整個東漢大陸上麵的諸侯,他現在肯定是要讓更多的人進入這個坑,一起幫他承擔來自天下的怒火,所以這個事情肯定是不能夠接的!但是袁紹依舊沒有接受沮授的建議,而田豐等人卻十分的讚成袁紹稱王,並且還詆毀沮授別有用心,導致袁紹對沮授產生了反感的情緒,甚至還將分了沮授的兵權。
像這樣的建議,沮授還是很給袁紹提出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