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控製倉位,分次操作
震蕩行情中,控製好倉位十分重要。一般而言,在震蕩箱形底部可滿倉,在中部宜半倉,在頂部宜三分之一倉或空倉。然而不少散戶往往是在箱形底部輕倉,在箱形中部建倉,而在箱形頂部滿倉,以致贏的隻是底部的“小頭”,輸的卻是頂部的“大頭”。
低位震蕩中要不為小利而動心。當主力通過打壓完成建倉任務後,便開始試探性地推高指數或個股。在快速拉高一次後,主力往往還要來回震蕩幾次,甚至將股價“打回老家去”,使抄底者在恐慌中被迫以微利拋出股票。
對已領先大盤漲到頂部區域的個股,就先予以了結;對手中有潛力的個股,應耐心等待,堅信早晚要拉升;對即將啟動的強勢股,可順勢做一把行情;對手中品味不佳的個股,可及時換股,曲線獲利。為獲取最大效益,持股可一直到股價打破上升趨勢線,或10日均線掉頭向下時,才獲利了結。但是,倉位應減為半倉或三分之一倉。
震蕩行情難做,因為大盤與個股沒有一個明顯的趨勢,散戶朋友要做的就是把握個股震蕩的節奏,低吸之後適時高拋。
7.麵對盤局變動的幾種應對方法
證券市場隻要存在一天,多方和空方就像兩支隊伍進行一場永無休止的“拔河賽”。同一期間看好後市的,屬“多方”,看壞後市的,屬“空方”。由於人類的投機本性,“多”、“空”雙方的成員(股市投資人)自非固定不變,今天屬“多方”的,明天也許倒戈,加入“空方”,而今天屬“空方”的,明天卻轉入“多方”陣營。因此,“多”、“空”雙方態勢,隨時都在改變。有時“多方”居上風,有時“空方”占優勢。“多方”居上風,股價上揚;“空方”占優勢,股價下挫。
但是,當“多”、“空”雙方勢均力敵,旗鼓相當,誰也贏不了誰,那麼,股市(或某一個股)便陷入“盤局”或“盤整”,也就是“盤旋整理”。這時的股市(或個股股價)上、下波動幅度便小,縱令雙方在爭霸過程中,上下震蕩,但結果則變動不大。
有人說:“休息是為走更遠的路”。用在別的地方也許不錯,但用在股市,可能隻對一半。原因是,當股市進入盤整期,既可能向上發展,再度翻揚;也可能向下繼續探底,促使股價下挫。因此,對投資散戶而言,麵對“盤局”,如何研判其未來發展是相當重要的,否則,極易蒙受損失。
在股市中,不難聽到“久盤必跌”的說法。那麼,此項說法的可靠性又有多少呢?
從股市多年的運行規律來驗證,所謂“久盤必跌”的說法,作為股民不可無條件接受,仍須審慎觀察。因為,“盤局”中所表現的既是“多”、“空”雙方勢均力敵,任何一方獲得外力增援,即足改變既存均勢。因此,投資人麵對此種盤局,必須保持冷靜,不能急躁,應采取下列幾種方法進行應對:
①在盤局中,投資人基本上應采觀望態度,也就是所謂“靜觀待變”。除非“變”象顯示向上突破幾率高,否則,不應加碼買進。
②密切注意導致股市(或個股)陷入盤局之各個“利多”、“利空”因素變化。如果原先利多與利空因素實現或消失,即能改變盤局。
③觀察成交量變化,就“量價關係”進行研判,作為進出依據。
④根據研判,如屬向上突破,應是買進時機;若係向下突破,則是賣出時機。
⑤如果“多頭市場”態勢未變,則“盤整”時間可望縮短。又在多頭市場中,領先盤整的個股,常亦領先反彈或回升。一般而言,盤整時間越久,一旦反彈或回升,其力度也越足。
⑥“震蕩”乃“盤整”過程中的常態,也是做手用於清洗“浮額”的慣技,隻要手中持股本質不差,應無懼其震蕩。但以走勢未定,做短線、搶帽子,除非自信眼明手快,最好避免。
⑦在“盤局”中,應避免冒失“融券放空”,以免一旦向上突破,補進不及,蒙受損失。
⑧研判“盤局”未來發展,應參酌基本麵與技術麵及其他相關因素,單一技術指標不能作為研判依據。
8.掌握股市下跌的操作要領
股市有漲有跌,在股市下跌階段,不被股市所迷,看清本質,是其操作的基本要求。
每輪時間較長、空間較大的空頭行情裏,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增強從思路到操作上的自我保護意識,比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
(1)不被指數迷惑,關注所持股票
當市場主力資金也有許多套牢籌碼時,他們會順水推舟借其控製盤麵指數,勾畫技術圖形。當大盤整體呈跌勢時,“拉住”指數股護盤,震出斬倉割肉籌碼,再由他們撿足後做多。因此,散戶盡可能地不要過於理會漲跌的指數,而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所持的個股上。如果指數跌幅不大,所持個股卻在悄然下滑,應考慮斬倉;反之,如股指跌幅較大,所持個股都呈較強的抗跌性,說明主力在吸籌,便用不著割肉。
(2)不被股評迷惑,關注盤中情況
務必不要過於迷信股評,而應當將注意力緊盯住盤中,如果是深套者已“割不動”了,更不能自暴自棄,消極離場,而應當積極搭乘同命運的被套機構大戶自救之船。一般來說,在日線連拉了5~7根陰線後,必有一次技術反彈,在反彈中果斷拋出,反彈結束後繼續下跌時及時回補,如此可將損失減到最小,甚至反敗為勝。
(3)不被漲跌迷惑,關注轉機到來
由於空頭行情總體上是呈下跌趨勢,作為散戶,尤其是上班族,切莫被大跌中的小漲所誘惑,以大搏小、刀口舔血。一般說來,一年之中總有一兩次中級行情。因此,平時不要去拘泥小幅度的漲漲跌跌,而應密切關注包括基本麵在內的各種對股市利多或利空的因素,牢牢掌握大盤的基本趨勢,直到確認空翻多的轉機到來後,立即介入,積極參與。這便是常說的減少操作次數,轉變操作方式,提高投資質量的精髓所在。
9.抓住股市反彈的獲利契機
反彈,是短線獲利的契機,也是股民企盼的賺錢時刻。然而,股市雲遮霧罩,變化難測,識別反彈卻並非易事。如果把股市比作大海,那麼,它在漲潮之前,也有種種先兆。撥開重重迷霧,尋找股市漲跌的蛛絲馬跡,準備判斷反彈時機,便能一舉獲利。一般情況下,抓住以下股市大動作的時機,就可抓住反彈的獲利契機。
(1)跌幅較深
股市漲跌周期分為主漲期、輪漲期、輪跌期、主跌期、止跌期等五個階段,隻有在完成這五個階段的運行之後,在跌幅較深的情況下才會醞釀反彈契機。故下跌初期、中期隻是一輪跌勢的延續的過程。有些股民一跌就搶反彈,結果屢搶屢套,那是因為時機尚不成熟。按一般說法,隻有在跌至總漲幅的1/3以上,才有反彈的可能,也就是在跌勢末期才會止跌反彈。
(2)暴跌之後
無論是大盤還是個股,無論是什麼原因造成股指暴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反彈。暴跌是指大盤或個股在某種利空消息的刺激下,股民發生恐慌性拋售,造成股指、股價在極短時間內急速下跌的一種非理性舉動。暴跌具有突然性和短期性的特點。一旦市場恢複理性,股指將會相應回彈。暴跌,尤其是下跌末期的暴跌,往往是空頭的最後一擊,故也是進場的最佳時機。
(3)堅實底部
堅實底部是指大盤或個股在跌至某一指數或價位時得到強有力的支撐。股指或股價屢屢碰底不下,發生橫擺現象——這是一個明顯的反彈信號。
(4)震蕩頻繁
在一段時間裏,滬股走勢水波不興,振幅極小,連續數日股指都是走一條直線。這樣平靜的走勢,當然不會有任何行情。震蕩越厲害,反彈的幾率就越大。這是因為震蕩次數多,說明多空搏鬥激烈。按一般說法,在一個交易日中有七波以上震蕩行情,在上升期則下跌概率偏大,在下跌期則上升概率偏大。連續七次打壓不下,說明多頭的力量和決心,多空力量一旦轉換,則股市反彈就在眼前。
(5)價升量增
量價關係是股市升跌的晴雨表。價升量減,則上漲難以持久;價升量增,上漲才有基礎。作為一個股民,必須密切注意盤中的量價變化並以此來決定股票的進出。價升量縮時買進,則有可能吃套;價升量增時觀望,則有可能踏空。
(6)彌補缺口
在股指下跌過程中,常常會發生一些跳空缺口。按缺口理論,一旦發生此類情況,股指則會沿著原來的方向加速上升或下跌。在下跌過程中,發現跳空缺口,當立即出貨。但是一旦缺口得到彌補,則不排除有一輪反彈行情。
(7)有效支撐
股指在下跌過程中,至某一階段止跌,止跌處便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支撐線”。股指在遇到有效支撐後往往在蓄勢反彈。支撐線是由一段時間內,各低點的連線所組成,如果有很多低點都分布在此支撐線上,那每次行情下跌至此支撐得以反彈的次數越多,此支撐線便越不容易破,行情至此得以反彈的希望便越大。所以,我們在支撐線附近可以買入股票,等待行情回升(反彈時獲利)。但需要注意的是,支撐線並非一點不變,而是在不斷調整和變化之中,故它具有階段性和不穩定性。相對不同時期而言,對一波行情,某線是支撐線,而對另一波行情,就可能成為阻力線。
了解了以上反彈所具備的條件並在實踐中反複操練,你的“搶反彈”的功夫便會日趨老練,從中獲得的利會更多。
10.在股市中進行抄底的操作技巧
抄底是投市操作的基本功,是對大勢的準確判斷,是股市獲利的重要基礎。抄底是以投資的心態介入個股,結果往往是既能投資又可投機。抄底是主動性買套,因為普通投資往往不能一次性地買在最低點,在介入後可能出現暫時淺幅被套的情況,但這也是隻輸時間不輸錢。抄底是對“貪婪、恐懼從眾”等心理的克服,需要投資者具有較強的判斷力、較高的心理素質,才能達到棋高一著的效果。抄底是捕捉安全的投資區間,既無踏空之憂,又無高位套牢之慮,後市獲利豐厚。因此抄底是投資者最希望的事。
而底部卻並不容易抄到的,因為底不是預先能知道的,多數情況下是事後打開線圖一看才恍然大悟,原來底部就在這裏。許多投資者在希望抄底時往往又有懼怕心理,一是害怕再次被套,當股價一路下跌之後到達了一個低點,而這類的投資者還希望能夠在更低的位置買到便宜籌碼,從而喪失了底部吸納的大好時機。還有的投資者指望在股價走出底部後或在利好消息出台後再去搶盤,而這種追漲就必然會帶來持倉成本的加大和更大風險性。因此,如何根據各種技術特征及早地發現股價的底部位置並及時介入就顯得十分重要。
在股市操作中對於底部的判斷是進行操作的前程和基礎,而判斷底部應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
(1)量先行於價
首先是成交量,根據“量先於價行”的原則,當股市成交量創了低量時表明此時的多空雙方都無利可圖,或者都不敢冒險,買賣謹慎,觀望氣氛濃厚,從線圖上看表現為陰陽線交錯,而股價卻維持在一定區域,跌下去時有人接盤,而漲上去就遭到打壓,由於股價波幅很小,短線客已無差價可做,大多數不看好的人都已經退場了,此時賣出的,往往是高位被套失去耐心而忍痛割肉發誓不再炒股的日後追漲者,等到這批人都賣完出局了,盤底的過程也就快完成了。而此時買進的人,一類是在頂部做空的長線買家,見差價已大,膽大藝高,以“不怕套,也不可能被套”的大無畏心態,大膽抄底,主動買套;另一類是高位被套後用部分籌碼做空的技術性空頭,見下跌已久,股價已低,便悄悄進行回補,靠盡可能多的低位籌碼來彌補割肉部分的虧損。有時主力也在底部(次低點)位置大肆吸納,當籌碼未吸夠之前不會讓股價上升太多、太快,反而會主動地進行暫時做空。當然一般情況下股價不會再創新低,因此從線圖上看就是陰陽交錯、股價橫盤的走勢。在底部位置市場在恐懼利空,傳利空,股指死水微瀾,漲跌有限,成交稀疏,即使有利好出台,市場也顯得十分麻木,這說明投資者信心全無,人氣虛弱至極點。既然多頭信心全無為什麼股價還是跌不下去呢?這說明空頭力量也同樣衰弱,否則空頭為什麼不繼續殺跌呢?當多頭已認為股市難以起死回生,空頭認為股市不可救藥,底部便已悄然來臨。市場有個笑話,就是當證券公司散戶大廳外連賣報紙雜誌的老太婆都出現虧損時,股市的底部就已經來臨了,這就是股市中所謂的人氣,即常言所謂的眾人拾柴火焰高,而牆倒眾人推。
(2)從技術指示看特征
當股價處於底部位置時,技術指標也會出現底部特征:
一是值和指標在20以下,甚至在15以下粘連,有時會出現長時間的鈍化;
二是股指在5日、10日、30日均線之下呈空頭發散型。一般而言,距離越遠,看似風險越大,其實機會也越大,因為此時的做空能量已經是微乎其微,尤其是在股指出現加速下跌往往是做空能量的最後一次宣泄,隨後發散形態會逐漸收斂,股指或股價先與5日和10日線粘連,最後向上衝擊20日線和30日線的壓力,此時股價能否走強要看成交量的變化、莊家的意圖、大盤的配合、政策及消息等因素影響。
對於不同的投資者對於抄底也有不同的時機。
第一種,在看好大盤或個股時在高位輕微被套,在股指或股價向下回落的過程中每到一定價位便適量補進,這種一路跌一路買的方式適合資產較大的投資者。
第二種是股價或股指在相對低位橫盤時買進,此時價格較低,買入風險較小,但時間可能消耗較長,需要有較大的持倉耐性。
第三種是在股價或股指走出底部,或衝出下降通道確認以後買進,這種方式需要投資者有準確的判斷力和果敢的決心,此時買進見效最快。
對於底部,還有一個經常遇到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在技術上、圖形上再結合種種因素。投資者明明已經確認的底部卻再次出現破位下行的走勢,即股市中一句頗為流傳的話,那就是“頂在頂上,底在底下”,出現這種情況,一種就是投資者判斷失誤,另一種就是假破底,多半是主力莊家所為,即主力發現在盤局中既建不到倉又攻不上去,有時會利用大盤跳水和市場的悲觀情緒利用某些突發性因素製造一個假破底的空頭陷阱、震出恐慌性殺跌的割肉籌碼,在大盤反彈時再重新拉回到原先的底部,而一旦殺跌的恐慌籌碼被主力接走股價下跌幅度並不太大時,原先殺跌的多數投資者又會成為積極的買方,當股價重回上次底部時,多數人僅僅是“不賺不賠”,而主力卻借假破底完成了足夠的籌碼收集和攤低成本的過程。在對底部有了以上認識後我們再來看看實際中如何在底部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