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大盤啟動上漲行情時,會誕生出新的熱點。凡是符合市場炒作熱點,有巨大想象空間,能激起市場共鳴的個股往往容易形成為龍頭股。
(2)從盤麵特征識別龍頭股
股價率先啟動,啟動時連續放量拉升,漲幅巨大,有雷霆萬鈞之勢的股票容易成為龍頭股。個股的放量有攻擊性放量和補倉性放量兩種,如果個股出現連續多日以上的放量,稱為攻擊性放量;如果個股隻有單日放量,稱為補倉性放量,龍頭股必須具備攻擊性放量特征。
(3)有市場號召力
龍頭股能迅速帶起相關板塊,進而帶起大盤。對市場人氣具有集聚作用,市場呼應程度高,對指數具有帶動作用。不符合這一特征的個股,可以成為黑馬股,但成不了龍頭股。龍頭股與黑馬的最大區別在於:龍頭股有跡可循,有可操作性,能夠領導同板塊或市場整體的上漲行情,而黑馬股卻不具有“領導才能”。
(4)關注資金的介入情況
已有主力資金介入建倉,要尤為注重。如果該股短期以強勢整理為主,調整已充分時,投資者要果斷介入。
6.捕捉龍頭股的技術經驗
以下是股民張振濤捕捉龍頭股的經驗,他認為:投資龍頭股首先要對龍頭股的概念和特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其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麵:
①龍頭股一般啟動時,往往會伴隨著跳空高開的明顯跡象。
②往往最先出現在排行榜漲幅前列。
③成交量呈現放大跡象,量比一般會在3以上。
④成交金額一般會在81、83中出現。
⑤最關鍵的是它會帶動同一板塊中的其他股票漲升回落。
⑥龍頭股展開每波上攻時,往往會在漲速比窗口上排在最前列,同時,同一板塊的其他也會出現在漲幅比窗口中。
在技術方麵,張振濤總結後認為:
①在靜態圖表上,從線圖表的價量關係上看,就必然會有許多大資金有計劃持續控盤,操盤動作的特征(價格和成交量是有規則的變化)。
②個股處於循環階段的段末期或段初中期。
③大周期級別的技術狀態處於中低位,指標低位金叉向上。
④多周期共振是該股出現連續上攻的必要條件。
⑤從浪形上看處於1.3浪的初中期階段。
⑥短期均線係統必須全部形成向上攻擊的多頭排列,並且必須要有大成交量(換手率至少在6%以上,並且是近期首次放量,量比放大2~3倍以上)。
⑦3日或5日均線的大角度大於50度,陡峭上揚的向上攻擊態勢。如果處於連續拉升時5天線呈70度角度上升,五天線角度不會出現明顯的改變苗頭。如有改變角度的跡象出現,則意味著股價將出現短期調整。
⑧個股安全度比較高。沒有重大基本麵問題。
⑨連續有持續性放量上攻的跡象。
有以上主要特征,投資者就可以初步判定該股有龍頭股的跡象,就可以在即時或分時上展開試探性買入操作。
7.及時地抓住龍頭股的竅門
抓住龍頭股,是股民朋友最大的願望,能在第一時間抓住龍頭股,無疑可以實現收益最大化。但麵對紛亂的大盤、紛呈的個股,如何抓住龍頭股卻頗費思量。股民禹海波的經驗值得股民的借鑒。禹海波認為捕捉龍頭股必須采取以下方法:
(1)龍頭股漲停第一日
如果龍頭股當日龍頭地位比較明確,要及時介入。介入的位置有兩個:一是在5%以下第二波放量拉升時介入;二是超過5%時,則要等待漲停時以漲停板價位堅決介入。為什麼要在這兩個價位介入?主要是為了減少當日被套的風險。
在已經漲停的龍頭股和正在上漲的次龍頭之間,如何選擇?曆次行情表明:甚至以漲停板價介入龍頭股的收益也比次龍頭收益高。因此主抓龍頭是最佳選擇。若當日沒有機會介入,則可選擇漲得最好的次龍頭介入,第2日不能漲停,或回落過急,要逢高拋出,最大的任務是擇機換成龍頭股,以爭取利潤最大化。
(2)龍頭股漲停第二日
根據禹海波先生對近年來龍頭股的研究,龍頭股漲停第二日的介入機會有:
①平開或小幅高開的,放量拉升時最好介入;
②大幅高開(5%以上),迅速封停的,隻好等封停後介入,以防套在高位;
③大幅高開,而後打低的(此時異常放量),出現迅速上攻動作時介入,或漲停後介入,板塊效應明顯的,也可在打到低位時提前介入。
低開低走的,留下較長上、下影線的,收小陰線或收小陽線的,暫不介入,觀察第3日的市場表現。
開盤即封停的,可以漲停板價介入,此種操作需要大盤強勢的配合。
(3)主升行情結束後的機會
龍頭股主升行情結束後,並非完全沒有機會,以下兩種情況可以考慮介入:
①若龍頭股若遇大盤風險或主動下挫收出中陰線,要列入第二日重點觀察對象,有放量拉升跡象,可以及時介入,第三日衝高賣出。
②若龍頭股在行情尾聲的強勢整理中,表現出一定的規律,可以做差價。
(4)投資龍頭股的注意事項
弱市中的機會極難把握,漲停後一般進入整理的居多,若沒有明顯的把握寧可放棄。
龍頭股漲停第二日並非全都漲停,甚至可能留下較長的上影線,這並不一定意味著行情已經結束。
強市市場與弱市或平衡市中龍頭股的表現差別較大,弱市或平衡市中,強勢股的行情比較短暫,不可有過高預期。
強勢股若在3個漲停板後出現長上影線或反複振蕩,說明已到行情尾聲,這時要掌握好高拋的機會,並嚴格執行止損(盈)紀律。
8.高價龍頭股是否可以追漲
股價的高低並非是決定龍頭股能否上漲的唯一因素,高價龍頭股在題材與消息的配合下仍然有大幅上漲的機會。例如:2006年前四個月,龍頭股貴州茅台就是從45元上漲到93元。股市中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概念股、題材股和熱點股,但透過這千變萬化的題材與概念,可發現背後都隱藏著一個共同的東西:低價。
例如:以往年度中出現的大牛市,雖有多種原因,但當時平均股價低至三四元應是重要的因素;轟轟烈烈的資產重組行情,主要是那些跌無可跌的重組股表現出色。
如:股市場風雲突起時,看似是政策使然,但看其啟動價,大量的個股跌至幾毛幾分,原因依然可歸結為“低價”。
近年來逆市走強的股票,在大盤弱勢力時走出難得的獨立行情,而回過頭來一看,發現此類個股多起步於3~5元。
深圳本地股行情啟動後,漲幅可觀。仔細觀察幾個龍頭股,可發現深寶安起步價3元多,深深房起步價4元多,中海發展起步價4元多,都屬於低價股。2005年大批的股演繹出翻番的行情,雖然有消息刺激的作用,但與該板塊超跌的股價也有一定的關係。
可見,行情主角千變萬化,但“低價”這條主線基本未變。
把握這條主線,對我們回避風險、捕捉機會極為有用,投資勝算的概率便有望大大增加。在投資龍頭股的時候,價格高低不是影響股價的最重要因素,但從龍頭股低位啟動時介入,機會和贏利空間無疑將會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