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房地產景氣是否呈現衰退?
通常房地產景氣與股市盛衰幾近同步運行:若是房地產景氣活絡,股市亦必活絡;反之,若房地產景氣呈現衰退,則股市亦難保繁榮。
房地產業,前幾年隨同股市繁榮而大幅上揚,上漲幅度以倍數計,但近年來已呈下挫,雖房價仍居高不下,但不論預售屋銷售率或房屋中介業業績均呈下降,值得投資大眾密切注意。
(5)股市是否出現脫序性飆漲?
股市一旦出現脫序性飆漲,必有幾項特色:
①多數股票“本益比”偏高,與上市公司實際獲利能力顯然不相稱。
②小型股、投機股股價連續飆升。
③價漲量縮,甚至呈現無量上漲。
④股場內人潮洶湧,充滿樂觀氣氛,顯示股市“過熱”。
⑤各項技術分析指標顯示股市嚴重“超買”。
回顧過去每次股市“崩盤”,股市由多頭市場轉入空頭市場,莫不經曆此一脫序性飆漲階段。因此,一旦有個風吹草動,或是做手已經撈飽開溜,勢必引發恐慌性大賣出,股價遽挫,從此轉入空頭市場。
(6)國際原油價格是否大幅上揚?
截至目前,人類社會尚無更經濟有效的能源足以取代石油地位。一旦石油價格大幅上揚,則整個世界經濟勢必蒙受重大影響。
目前國際石油價格,由於產油國組織與非產油國組織之各產油國家,步調漸趨一致,油價可望持穩,但石油資源日漸枯竭,如國際原油價格脫序上揚,則情況或有改變,對全球股市大勢定會產生重大衝擊,兩次中東石油危機,足為殷鑒。
(7)勞工與環保問題是否日趨惡化?
勞工與環保兩大問題糾結,確足製約經濟發展,降低企業界之投資意願。一旦嚴重失序,而政府公信力與公權力不張,則後果堪慮。
(8)政治與社會是否持續穩定與安定?
繁榮的股市有賴穩定的政治與安定的社會以為支撐,倘若政局動蕩不安,經濟發展必受影響,社會秩序混亂,則必降低企業投資意願。則股市轉入空頭市場亦屬勢所必然。
綜上所述可知:如經濟呈現衰退,進出口貿易大幅萎縮,通貨膨脹日益惡化,利率走高,房地產景氣衰退,貨幣大幅升值或資金大量外流,股市出現脫序性飆漲,國際原油價格攀升,勞工與環保兩大問題不獲解決,而政治與社會也陷於動蕩不安,則股市大盤大勢必由“多頭市場”轉入“空頭市場”,熊市就會不以股民意識必然出現。
8.學會看盤與析盤,分析每日走勢
股市的漲跌沉浮,千變萬化,必須通過一個載體——盤麵來反映。一般股民隻能通過股市盤麵情況以決定買賣股票,故看盤與析盤乃是每個股民應會的基本功之一。如果以交易日為研究對象的話,那麼,每日走勢可分為開盤、盤中、尾盤三個主要階段。看盤與析盤對分析股市有重大作用,下麵從三個方麵敘述如何看盤與析盤。
(1)研判開盤
開盤是一個交易日的開始,也是大盤一天走勢的基調。除非特大利多或利空消息刺激,否則,當日內一般不會發生高強度的劇烈震蕩和大比例的逆反走向。
①集合競價。
滬市的9時15分至9時30分為集合競價時間,集合競價的意義在於按供求關係校正股價,可初步反映出價、量情況及大戶進出動態。
集合競價是大盤一天走勢的預演,價量關係變化及大戶進出動向從中可見一斑,因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②修正開盤。
9時30分至10時為修正開盤。若開出大高盤則有一定幅度拉回,開出大低盤則會適當上調。之後,大盤得到修正再按照各自的走勢運行。由於人為的拉抬和打壓因素,開盤指數與股價都有一定的泡沫性,此時進場風險甚大,必須等到修正開盤,消除盤麵盲點後,才能看清大盤的真實情況。如果一旦開盤走勢兩極分化且遲遲未見修正跡象,則可立即確認大盤強弱和收盤漲跌走勢。
③開盤三線。
開盤三線是指開盤後三個階段的指數線位置。若以10分鍾為一計算單位,則盤麵漲跌情況如下:
開盤三線在9時40分、9時50分和10時始終在開盤平行線上方遊動,且一波比一波高,故為漲勢盤麵。開盤三線一路走低,始終在平行線下方且與平行線的距離越拉越大,此為跌勢無疑。
開盤三線還有一些不很明顯的態勢也要注意。如開盤三線二上一下和一下二上仍趨漲勢,而開盤三線一上二下或二下一上則趨跌勢。操作者宜密切注視開盤三線變化,靈活掌握,及時做作出準確判斷。
(2)研判盤中
滬市每交易日時間為4小時,除掉首尾各半小時為開盤、尾盤時間,其餘3小時均為盤中時間。在這3小時中,又可分為多空搏鬥、多空決勝和多空強化三個階段。
①多空搏鬥。
如果說開盤僅僅是拉開股市序幕的話,那麼,盤中則是多空雙方正式交手的開始。指數、股價波動的頻率越高,則表明多空雙方的搏鬥越是激烈。若指數、股價長時間平行,則表明多空雙方退出觀望,無意戀戰。多空雙方的勝敗除依賴自身的實力(資金、信心、技巧)外,還要考慮消息和人氣兩個因素。
②多空決勝。
多空雙方經過激烈拚鬥,此時已打破相持不下的僵局,大盤走勢出現明顯的傾斜。若多方占優,則步步推高;若空方占優,則每況愈下。占優方將乘勝追擊,擴大戰果,另一方見大勢已去抵抗力明顯減弱。此時,往往是進出的最佳時機。早了,漲跌莫測,充滿風險;遲了,痛失良機,後悔莫及。多空決勝由指標股的表現、漲跌家數、波動次數等因素組成。
③多空強化。
將14時30分前盤中出現的最高和最低點描出並取其中間值為標準,如果此時指數在中間值和最高點中間,則漲勢會進一步強化,尾市有望高收。若此時指數在中間值和最低點之間,則往往會導致“殺尾盤”。
多空強化是盤中的最後階段,在經過多空雙方激烈的拚鬥後,形勢已經明朗,盤中出現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局麵。由於敗方大勢已去且無時間還擊。
(3)研判尾盤。
尾盤是多空一日拚鬥的總結,故收盤指數和收盤價曆來為市場人士所重視。開盤是序幕,盤中是過程,收盤才是定論。尾盤的重要性,在於它有一種承前啟後的特殊意義,既能回顧前市,又可預測後市。
尾市收紅,且出現長下影線,此為探底獲支撐後的反彈,可考慮跟進,次日以高開居多。“買在最後一分鍾”可避當日之風險。
尾市收綠,出現長上影線,上檔壓力沉重,可適當減磅,次日低開低走機率較大。
漲勢中尾市放巨量,此時不宜介入,次日開盤即遇拋壓,故漲不易。跌勢中尾市放量,乃恐慌拋售所致,是大盤將跳空而下的信號。
跌勢中尾盤有小幅拉升,漲勢中尾盤有小幅回落,此為修正尾盤,並無任何實際意義。
從看盤、析盤到操盤,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隻有逐步深入分析才能把握盤勢變動情況。
9.大盤的短線判斷與確認
大盤的短線研判對於個股的短線操作意義重大。對大盤的短線研判主要是要搞清楚大盤已經進入哪一個階段,該階段的特征和對個股操作提出的要求。
(1)對大盤波段底部的確認
發現上升波段的底部是短線波段操作的首要工作。這種上升波段有三種類型,從而也有三種類型的底部:反轉底部,下降趨勢中的“反彈底部”,上升趨勢中的“回檔底部”。
“反轉”是大選擇的產物,“反轉”的確認不是單純技術分析所能發現的,而是需要與基本麵、消息麵結合起來分析。上麵所講的市場大底和大頂(運行邊界)就是“反轉”邊界。“反轉”底部的確認不一定是在大盤股指最低點的一瞬間,有的時候大盤隻是在下跌過程中反彈,但是在反彈過程中發生了基本麵的重大改變,結果反彈過程轉變為反轉過程。
大盤水平趨勢中的“底部”,可以看做是反轉底部。進入21世紀最初的幾年,中國股市在1300點附近形成了多次反攻,這與當時人的心態有密切關係。當時人以為,滬綜指1300點是市場大底部,大盤可能在1300上方作箱體盤整。所以,到了1300點市場資金就開始大舉介入。雖然事實與之略有出入,但今天的實際情況確實如此。
在大盤已經選擇了向下運行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下降趨勢中的“反彈底部”。有兩種情況:向下選擇是堅定的,隻是在等待反彈出貨,在此情況下往往不會有反彈(不得作反彈);或者,向下選擇並不堅定,表現出猶豫,在此情況下往往會有反彈(可以作反彈)。
從盤麵上看,在弱勢市場,大盤反複下跌,下跌幅度已經比較大,最後出現放量下跌,那麼,這可能就是大盤的波段底部,通常可以搶次上漲幅度非常有限的反彈。如果最後出現放量止跌,那麼基本上可以確定這就是大盤的波段底部。做反彈的期望值可以大一些。
在強勢市場,回調過程中是否見底主要是要看縮量的情況。由於惜售心理越來越重,大盤在回調中會越來越沒有成交量,就可能到了波段底部。
另外,當股票價格觸底回升並且盤麵顯示有領頭羊、有板塊效應等特征出現時都有助於確認底部。
(2)大盤進入整理期的前兆判斷
無論是升還是跌,大盤都會進入整理期做充分調整,以做最後的衝擊準備。其前兆往往會有這樣幾點表現:
①大盤越走越強,出現瞬間“井噴”。最看好的時候,是心理情緒激昂的頂峰!常常發現,股票市場情緒亢奮似乎要大上,特別是要繼續大上時,往往也是回調之時,此時繼續上漲的概率較低。
這時候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幻想股票的價格再衝擊剛剛創造的最高價!除非斷定是罕見的井噴行情。
②大盤雖然還在上攻,但是量價不配合,量能不濟或者放量止漲。
③領頭的個股和板塊出現調整的跡象或者已經開始調整。
上述“兆頭”出現時大盤形成的高點往往是幾天內的高點,接下去可能橫盤整理、或者回調、或者向下。
進入整理期以後,多數個股在一定的區間上下震蕩的概率較大,有些有一定看點的個股出現主動性的價值挖掘,但其中多數沒有持續性。這給操作帶來了兩種機遇:超短線頻繁切換和買入補漲股票的機會。
10.慣性定律:順應股市大勢潮流
“慣性定律”是指,自然界的物體如果沒有外力的推動,則動者恒動,靜者恒靜。這一現象不僅自然界存在,在股票市場表現得更加充分。
“慣性定律”告誡投資者,一定要順應股市的潮流,任何人都無力改變上漲或下跌的方向,也不要自作聰明地預測所謂“頂”與“底”,跟著上漲與下跌的方向操盤就能成功,而逆潮流而動的投資者隻能是失敗者。
(1)漲者恒漲,跌者恒跌
在股票市場,如果沒有特殊的買力或賣力的影響,則股票價格漲者恒漲,跌者恒跌。這就是為什麼股市常常有大牛市或大熊市的道理,因為基本的環境或供求關係未改變以前,上漲的趨勢就會持續下去;相反,下跌的趨勢也一直會持續下去。有的投資專家指出,除非加上更強勁的供給力量或需求力量,否則,不動的股票永遠不動,上漲的股票永遠上漲,下跌的股票永遠下跌。股價不漲不跌或盤旋整理說明供求力量達到平衡,除非供給方麵增強力量或需求方麵增強力量來打破均衡狀態,否則,股價就隻會小幅波動;股價能夠形成上升趨勢,表示買進力量超過賣出力量,如果一直保持需求大於供給的局勢,那麼,價格必然持續上漲,隻有在賣方力量增強到超過買方力量的時候,上漲的勢頭才會停止,並開始下跌;相反,股價一旦形成了下跌趨勢,則是賣出力量大於買進力量的結果,隻有當買進的壓力大於賣出的壓力時,才會轉跌為漲。否則就會一直下跌下去。
如同任何事物的運動都有它自身的規律一樣,股價的運動也有其自身發展的必然性,它是由眾多政治、經濟、心理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以任何人的意誌為轉移。股市投資獲利的關鍵即順應股價發展的方向,在股價上漲的過程中買進做多盈利,在股價下跌的過程中做空保值;相反,如果違背股價運動的趨勢,在股價上升的過程中空倉做空,在股價下降的過程中滿倉做多,必然賺不上錢,甚至要遭受經濟損失。
(2)緊跟大趨勢,不管小波動
一般來說,股票價格的變動具有三種趨勢,即長期趨勢、中期趨勢和短期趨勢,股票價格的不斷變化即是由這三種趨勢作用的結果。隻要上升趨勢中的波峰和波穀都超過前一個波峰和波穀的高度,那麼,市場的趨勢就是上升的趨勢。隻要下降過程中的波峰和波穀都依次低於前一個波峰和波穀,那麼,市場的趨勢就是下降的趨勢。總之,上升趨勢表現在一係列上升的峰和穀上,下降趨勢則表現在一係列依次下降的峰和穀上。
所謂大趨勢,乃是今後一年或幾年股市發展的方向,即長期趨勢。大趨勢中雖然有各種反向小波動,但不會改變大趨勢的方向,隻有順應大趨勢操作才能賺到錢,並且才能避免損失。
(3)錯的是自己,市場總是對的
在股票市場上,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憤憤不平,怨天尤人,不是怨政府不發布利多“救市”,就是怨中國股市不規範,或者怨中國股市是消息市,無技術分析用武之地,等等,不一而足。實際上,這些抱怨或許都有一定的道理,如中國股市發展時間短,法規不健全,信息披露不規範,投機性強等,這些都需要主管部門監管機構和投資者共同努力,悉心培育我國股市,使其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規範起來。
但是,這決不能成為投資者操作失誤後的借口。因為股市投資需要專門的知識、技巧,需要豐富的經驗,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膽識,等等。如果不具備這些素質,貿然入市,很可能品嚐不到股市的甘露,隻能品嚐到股市的苦果。對於投資者來說,由於股票投資並不是每個人所必需的,如果不認可這個市場,你可以進行任何其他你認為合適的投資項目。
對於股票投資來說,股市的客觀是第一性的,自己對股市的認識是第二性的,投資者要不斷地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係,努力使主觀全麵、正確地反映股市的客觀。
對投資者來說,應該確立的首要觀念是,市場總是對的,錯的隻會是自己。股價走勢沒有錯,也不會錯,自己之所以賠了錢,是因為自己沒有跟上市場的步伐,沒有把握住市場的脈搏。該做多的時候沒有做多,該做空的時候沒有做空,或者反其道而行之,這才是自己失敗的根本原因。市場是主人,投資者自己是仆人,隻有自己主動去適應市場,和股市大趨勢交朋友,才是股市的製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