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隻在陳桐心裏(1 / 3)

答案隻在陳桐心裏

“咱回省城,路過通南縣,陳桐,回家看看吧,我也去看望一下你的父母。”程書記來通宜後第一次回家,替陳桐著想。

陳桐愣了一下,沒有馬上回答。

“你的家是在縣城吧?我去過一些幹部的家,有的在農村,條件很差,我們的幹部不像過去的官員,收入高,一個人當官,可以養活一家人,還可以買丫頭雇長工。現在的幹部,工資不高,家裏其他人也要自己工作,賺自己的口糧。也許,正是收入少壓力大,才讓那一小部分有權的幹部見利忘義吧?不過,話也不能這麼說,古代那些官員,貪汙的也不少,還有人說經濟越發達貪汙越嚴重呢,我看也未必吧。”

陳桐不想讓程書記去娘家,不是因為家裏窮,她覺得,坐著市委書記的一號車回家,太張揚。

“傻丫頭,對於父母,這種張揚是必須的,他們需要你這樣張揚。父母都喜歡說:‘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其實,哪一個不是盼著兒女有出息呢?有了出息了他們臉上就光彩了。”程書記笑了。

車到路上,陳桐想起,忘了給家裏人買禮物。

“有了一號車停在門口,比什麼禮物都讓父母高興,而且,市委書記還親自來看望你父母,他們還要什麼禮物?”司機基本上是不參與書記的話,今天覺得這個話題屬於生活話題,也湊個趣兒。

陳桐不好再多說,隻好指引方向。過去總是坐公共汽車,這次坐這樣的車,方向也認不好了,幾次走錯了路,程書記也笑了:“要是把你賣到深山裏,看你怎麼出來?”

“賣我?誰家要是買了我可就倒了黴了,不用我自己跑,我讓他老老實實地把我送回來。”陳桐笑了笑,眉毛一揚,露出江湖本色。

“是啊,要是咱們的姐妹們都有你這身手,咱們就不用‘打拐’了。”程書記讚賞地看著陳桐。“先打個電話吧,省得咱們去了家裏沒有人啊。”程書記說著,陳桐的手正往包裏伸,她也是想到了這個問題,總得讓父母把家裏收拾一下吧,平時生活誰還收拾得一塵不染呢?

“您好,您好。”程書記未到甘家門口,甘子泉已經帶領全家人恭候了,陳惠英,甘鳳麒,何麗娟,甘春西,甘鳳閣,胡彬,胡鍾,全都在樓下站著,等候著市委書記的檢閱,還有幾個甘鳳麒的手下也來了,眾星捧月,把程書記接上了樓。

“我這個女兒啊,就是好,文武雙全,是我最出色的孩子。”甘子泉不住口地誇獎著陳桐。

陳惠英偷看一眼甘鳳閣,她這次沒有和妹妹爭高低。

“好,現在想起這個女兒好來了。”甘春西小聲對小姑姑說,她一直拉著小姑姑的手坐著,“姑姑,你來看,我得了一個好東西,早就給你留著了,就盼你回來了。”她小心地從手包裏拿出一個小塑料袋,打開,原來裏麵是一個刺繡精美的小錢包。“這是我一個小姐妹的奶奶做的,就做了兩個,給了我一個,我自己舍不得用,就等你回來給你呢。要不是聽說姑姑回來了,我才懶得理我爸爸呢。我已經好多天不理他了。看看,你要不是當了市長秘書,他們誰會對你這樣啊?一群勢利眼。”

“西西,別對你爸這樣。他也不容易。一個人管理這麼一大攤子事,又要照顧爺爺奶奶。多辛苦啊。”陳桐摸著西西的頭說。

“甘鳳桐這孩子啊,就是孝順。”甘子泉那邊開始誇陳桐孝敬老人了。

“甘鳳桐?”程書記不解地問。其實她已經從陳桐的話中知道她家姓甘了,也能把事情猜個八九不離十,卻故意問道。

“我妹妹姓的是我外婆家的姓,她從小就在外婆家長大的。”大秀怕沒有說話的機會,見沒人回答這個問題,當仁不讓。

甘子泉不滿地瞪了大女兒一眼。大秀心裏不高興,在市委書記麵前不好發作,忍了。

“前段時間,我摔折了腿,這孩子,從省城跑過來,歇年休假,照顧了我一星期,不嫌髒不嫌累。”甘子泉為女兒評功擺好。

“是啊,小女兒就是孝敬,可是平時怎麼不這麼說呀?還不是天天說大女兒好,大女兒就知道沾你的光,白吃白喝白拿還不給你好臉色,到你摔著的時候,你大女兒呢?說是流產了,自己回家住去了,誰知道真的假的?你兒子呢?你二兒子還知道回來照顧你幾天,你大兒幹什麼去了?先說是媳婦病了,在家照顧媳婦,然後就是工作忙,幹脆住到單位,連看都不看你。倒是把你的飯店接過去了,那是幫你忙呢?那是幫你管錢呢,這種事誰不願意,把你錢數成自己的。”西西在陳桐邊上說。

“這姑娘這麼漂亮,多大了?”程書記見甘春西總是和小秀小聲嘀咕什麼,也聽不清說的是什麼,就看著她問。

“九歲。”甘春西調皮地說。

“九歲?個子夠高的呀。”司機聽了這話詫異地說。

甘鳳麒瞪了西西一眼:“好好說話。又瞎說什麼。”

“我怎麼就是瞎說了,一公斤等於二斤,一公裏等於二裏,我說的是公歲。”一句話把大家全說笑了。

“這孩子挺機靈。”程書記笑笑說,“不早了,我們告辭了,二老多保重身體。家裏有什麼事隻管找我。有時間去通宜,我請你們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