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利潤
該指標直接反映了公司的贏利能力。對於該指標需要深入分析,辯證看待,需要關注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是否來自“主營業務利潤”;臨時的一次性的利潤來源(比如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淨額及財政補貼等)比重太高,隻會增加企業的不穩定性,加大企業風險。而由於公司會計政策的調整、資產減值準備的調整導致的利潤變動更不具有實際意義。
(四)散戶如何識破年報玄機
散戶在看年報時,不要被年報的表麵所蒙蔽,要分析觀察和仔細研究年報的重點內容,識破年報中隱藏的玄機。
1.警惕常見陷阱
(1)銷售利潤率陷阱
如果報告內的銷售利潤率變動較大,則表明公司有可能少計或多計費用,從而導致賬麵利潤增加或減少。
(2)應收賬款項目陷阱
如果有些公司將給銷售網的回扣費用計入應收款科目,就會使利潤虛增。
(3)壞賬準備陷阱
有些應收賬款由於多種原因,長期無法收回,賬齡越長,風險越大。
(4)折舊陷阱
在建工程完工後不轉成固定資產,公司也就免提折舊,有的不按重置後的固定資產提取折舊,有的甚至降低折舊率,這些都會虛增公司的利潤。
(5)退稅收入
有的退稅收入不是按規定計入資本公積金,而是計入贏利;有的是將退稅期後延,這都會導致當期利潤失實。
2.提防高送轉陷阱
由於我國股權治理不規範,高比例的分配方案似乎很容易成為莊股的炒作題材,散戶應保持謹慎。有的公司在財務狀況艱難的情況下也推出了大比例的送配方案,這就要小心提防了。從曆史上送轉股的市場表現看,那些勉為其難推出送轉方案的股票,大多是莊家為了完成一輪炒作,其中“餡餅”與“陷阱”同在,散戶應結合股票的技術麵綜合分析後分別對待。
3.看清盈虧
在讀年報時,對上市公司會計數據和業務數據,不能隻看淨利潤、每股收益,更不能僅以此作為投資的重要參考依據。詳細了解上市公司的利潤構成很重要。如果一家公司的利潤構成中,主營業務所占比例較低,而投資收益和其他一次性收益占的比重很大,同時每股現金流量金額又與每股收益相比差距很大,那麼這樣的公司業績增長持續性就難以保證,而且現金流不足,應收款過高,也容易出現問題。
散戶在關注成長性良好的上市公司的同時,也不可忽視一些虧損、特別是“巨虧”公司的投資價值。其實,即使是“巨虧”公司也往往有較好的投資機會。特別是那些一次性清理公司曆年包袱、輕裝上陣的虧損公司就更值得關注。一些虧損股經過改善經營、置換資產及更換股東等措施,利潤由負數變成正數,其股價自然有可能大漲特漲。
買股票就是買預期,上市公司的以往業績隻代表過去,而其能否繼續保持相對高的成長速度不得而知。相反,一些業績在低位的公司,股價處在較低位置,不排除公司在重組情況下,業績出現突變性的增長。
4.關注業績
如果以上一點談到的隻是業績增長的預期,而在年報中明確業績大幅增長的股票則應該重點關注。
(1)年報中有關業績大幅增長的情況
對於成長股來說,散戶應密切關注增長率的變化,特別是那些業績出現拐點而利潤大幅上升的上市公司。
(2)有關具有高送轉分配方案的情況
市場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年報業績浪行情,除了業績高增長外,大比例送轉股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尤其在牛市行情中,含權股的搶權行情和除權股的填權行情將表現得更為精彩。
(3)有關重大投資項目進展情況
新增項目是影響上市公司高速成長的重要原因。
(4)有關資本運作情況
資產置換等資本運作已成為市場熱點,它們能使上市公司業績大幅提升。
5.看準關鍵指標
年報中的個別關鍵性指標有時會透露出一些玄機。以“計提減值”為例,該項金額的多少因人(上市公司聘請的注冊會計師)而異。比如,公司某件產品價值10元,而市場上卻出現貶值,僅為8元,則應計提減值準備2元。在另一名會計師眼裏,則可能僅值6元,那麼計提的減值準備為4元。
短時間內快速瀏覽年報的散戶,可以主要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和主營業務收入兩項指標。因為這兩項指標比較真實地反映了上市公司的業績和經營的基本情況。看上市公司業績,要擠掉其中的水分,切忌被投資、重組等帶來的暫時收益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