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散戶如何看年報
年報是定期公告的一種。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季報隻是一個很簡略的經營報告,報告當中經營業績的數據並沒有經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不排除部分公司有一定的水分。而年報是會計師事務所按照上市公司會計準則進行核算審計的,其真實性、準確性相對較高。所以,要真實衡量一家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研讀年報十分必要。下麵我們一起來探討如何讀年報。
上市公司的年報披露格式有統一規定,如何有重點地看年報是有章可循的。根據滬深交易所的要求,年報的內容主要包括公司基本情況簡介、會計數據和業務數據摘要、股本變動和股東情況、董事監事及高管人員、董事會報告、重要事項、財務報告、財務報表。上市公司關於大股東更換、管理層變動、重大事項等內容一般會隨時進行相應的公告,因此年報的重點應放在年報的會計數據和業務數據摘要、董事會報告及財務報表上。
1.會計數據和業務數據摘要
這部分提供了公司大部分的經營情況及業績信息,從中散戶能大致了解公司的贏利能力和目前估值水平,並且從中可以看到最常用的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淨資產收益率。對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從每股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指標,可以看出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確實賺錢以及經營狀況能否持續。若該指標和每股收益相差過大,則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公司經營中有問題,公司利潤水平有虛高成分。其中具體數據、內容分析如下。
(1)本年度利潤總額及構成
從這裏可以看出公司的基本贏利能力。散戶需要重點關注“主營業務利潤”是否是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以及和利潤的落差可以看出公司是否賺錢,這一指標散戶應高度重視,市場有很多績優公司不但不給散戶分紅,反而提出融資方案。仔細考察的話,這種公司的該項指標往往和每股收益相差甚遠,利潤中的水分很大。
(2)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前3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及財務指標
從這裏散戶可以獲得企業3年來的主營業務收入、淨利潤、每股收益等方麵的重要指標,從而判斷公司業績增長是否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並以此來分析未來預期。
2.股本變動和股東情況
上市公司年報的“股本變動和股東情況”一欄中,“報告期末股東總數”和“前十名無限售條件股東持股情況”,對判斷公司是否被機構關注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008年開始,證監會修改的年報披露新規定,要求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在本年度年報中要浮出水麵。這樣一來,散戶就可能知道自己關注的股票有哪些機構在二級市場上持股比較多,它們才是二級市場上真正的中堅力量。如果散戶從年報的第三部分“股本變動及股東情況”中關於流通股東的披露中發現機構大批入駐,則可以趁機搭搭順風車。
3.董事會報告
此部分內容會披露上市公司的投資進展和未來投資計劃值得散戶關注。資金的未來投向將影響企業的最終收益。上市公司如果向好的企業投資控股,比如能源、水務、基礎設施等,那麼必然會最終反映到公司未來的成長性上。
4.財務報告
年報的第十部分“財務報告”第一項是上市公司的審計報告,通常審計意見中會暗藏玄機。該部分是需要散戶認真閱讀和仔細研究的。正如巴菲特所言:財務報表中如果存在著過多解釋性說明的公司,其管理層就可能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自1997年以來,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除了“標準無保留意見”外,其他審計意見都表明了審計機構對財務報表存在異議或疑義,簡稱“非標”意見)的比重呈明顯上升趨勢。與此相關聯,上市公司無正當理由頻繁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很可能說明公司報表審計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此類公司即使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也是重點懷疑對象。其中,散戶應該重點關注以下三點內容。
(1)收入
一個健康穩定增長的企業,其收入應主要來自“主營業務收入”,並且連續3年主營業務收入穩定增長。如果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臨時的一次性的收入,比如有些公司總是通過出售資產、下屬企業來增加收入,不知他們現在賣了將來還能賣什麼。因此,在“掘金”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排雷”,揭開“虛假”收入的麵紗。這就需要結合“應收賬款”“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和流出”進行比較分析。
(2)現金流
現金流從某種意義上比收入和利潤更重要,也更真實,賬麵收入和利潤的人為操縱較容易,但實打實的現金流大大增加了扭曲業績的難度,並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從這一點上,“現金為王”的說法一點也不為過。收入和利潤的連續增長如果沒有伴隨著相應的現金流入,往往預示著巨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