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穀歌收購摩托羅拉事件分析法案例研究(2 / 3)

因此,得出結論之一:市場檢驗結果下,穀歌這次收購將有利於擴大壟斷勢力,不利於行業本身發展,可能在未來將遭遇提價,市場對這一行為持否定態度。

檢查穀歌公司主營業務的主要客戶的異常收益率,其結果顯示,均顯著為正,在事件發生的前後幾天內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證明市場檢驗下,該次收購對客戶是有利的,即該收購有利於穀歌公司本身的發展,有利於主營業務在線廣告的提升,因此對享受該服務的客戶是有利的。

因此,根據過度出價理論,得出結論之二:短期市場檢驗結果下,穀歌此次收購有利於其自身擴大主營業務在線廣告收入,有利於公司營運的提升。並購是理性過度出價。

2.基於公司實際運營指標的分析

公司內部營運狀對結論有進一步支持作用。在並購後至今的相對較長一段時間,穀歌公司的營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營業收入增速加快,市場份額擴大,並購是理性而有利於公司發展的。

上述表1中數據可知,穀歌公司的營運規模逐年擴大,ROA從2009年開始一直到2012年逐年下降。穀歌公司2009年至2012年營業收入逐年加速增長,在並購完成後的2012年達到了32.4%的增速,從公司內部營運層麵證明在並購完成後相對較長一段時間內公司經營獲得了較快發展。同時,穀歌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在線廣告收入的全球市場份額逐年擴大,且從收購發生的2011到2012年呈現加速增長趨勢,進一步證明了此次並購是理性而有利於公司發展的。

上述表2中數據顯示,微軟公司總體營運規模未得到較快擴大,ROA從2010、2011年呈現增長趨勢,在2012年時下降,總體擴大程度低於穀歌公司。同時,其營業收入增速遠低於穀歌公司、在線廣告收入占比小,且在全球市場份額中較低,同時也進一步驗證了穀歌公司作為行業巨頭的壟斷地位[5]。

故結論之三:市場檢驗下,此次收購是壟斷行為,不利於行業結構及競爭對手的發展,但有利於收購者穀歌主營業務的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的擴大。在存在過度出價的情況下,並購對穀歌而言是理性的。

3.實際的市場檢驗結果分析

相關資料表明,在過去的5年中,穀歌公司的另一家競爭對手甲骨文公司一直呈現較快的增長趨勢,從2009年開始呈現加速增長,其速度遠快於穀歌公司和競爭對手微軟公司。微軟公司在2006-2007年有一定增長,在2010年後增長趨勢緩慢。

資料表明,在2012年及之後的較長一段時間,穀歌股價呈現較快增長趨勢,在2012年3、4季度後超過甲骨文公司和微軟公司。這與過去5年的趨勢形成鮮明對比。

反映了甲骨文公司在收購案發生後的異常收益率,可知其遠低於正常水平,尤其在並購宣告3天後為跌至遠小於0的水平。

穀歌的異常收益率為負,競爭對手的異常收益率也為負,而顧客的異常收益率為正,因此根據Eckbo(1983)年對bidder和rivals的理論以及fee and thomas(2004)加入顧客反應的補充研究,前兩者為負反映的是市場對行業壟斷本身的擔憂,即投資者對互聯網行業巨頭穀歌壟斷行為的擔憂,以及對搜索行業中微軟的bing搜索係統市場份額進一步下降的預期,因此反映在股價上即超常的下跌。但當市場對顧客公司的反映是積極時,即顧客公司的異常收益率為正,則證明了市場檢驗下,此次收購是理性而有利於穀歌進一步壟斷市場,擴大收益的。

以上數據和進一步的分析表明:無論是短期市場檢驗結果,還是較長一段時間的市場檢驗結果顯示,穀歌公司收購摩托羅拉將有利於對抗微軟公司與甲骨文公司聯盟的專利之爭。在市場檢驗的條件下,符合市場預期及穀歌公司的長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