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偽空軍又是一番停飛整頓,劉中檀被調赴靈璧縣當縣長。陳友勝參加完汪偽政府首次對“空軍烈士”的春季祭掃後亦被免職。由韓文炳任空軍司長兼“中央空軍教導隊”隊長。也許被接二連三的叛逃搞怕了,韓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拜訪日本憲兵隊,然後又將全體飛行員調回城內,集中居住在校本部樓房裏。韓的舉動引起了日本軍方的好感,遂調撥6架九九式高級教練機給偽航校。飛行員們對這種雙座單翼、動力強勁並且可安裝機槍的飛機表現出了很大興趣。飛行教官經過短暫培訓後,即帶領學員開始高級飛行訓練。結果由於對新飛機的結構、性能、操作要領缺乏了解,在一次飛行中,一架九九式教練機在爬升轉彎時忽然失速墜落,駕駛該機的教官陳棟楠、學員許騰翱喪生。麵對事故,校方又拿出中斷訓練、而不調查總結事發原因的老辦法。目睹此幕的偽航校無論教官還是飛行員們都心灰意冷,覺得前途茫然。飛行教官吉翔、李成齋等人隨後不辭而別。
1944年5月19日,中國空軍飛機首度飛臨南京上空偵察。日偽當局異常驚恐,一麵積極疏散物資一麵抓緊在雞鳴寺至偽政府駐地一帶修築防空工事。6月24日,中國空軍5大隊第17中隊中尉飛行員周仕仁駕駛編號4346的一架P-40N戰鬥機因迷航降落在日軍白螺磯機場,周被俘虜後由汪偽陸軍部長葉篷作保,進入偽航校擔任教官,並改名周致和。
11月10日,汪精衛因槍傷複發並多種疾病在日本名古屋病亡。12日下午,“海鶼”號專機載運汪遺體回南京下葬。一天前,駐華美軍B-29重型轟炸機首次空襲南京,日軍在浦口以及下關多個軍事目標被摧毀。顆顆扔向日偽頭頂的炸彈,不僅宣告了製空權的易手,更敲響了侵略者與傀儡們走向失敗的喪鍾!麵對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接連“玉碎”的消息,束手無策的汪偽政府這才意識到“大東亞戰爭”原來是一場殘酷的迷夢。得知“首都”被炸,偽空軍的官吏們隻會在報紙上叫囂些“徹底消滅駐渝美機”的大話,一次升空攔截的行動都沒有組織過,更遑論如“友邦”偽滿洲國的“國家軍隊飛行隊”隊員們那般直接駕機衝撞襲擊東北的美軍轟炸機。
為了鼓舞頹勢中的日偽軍士氣。日方於12月26日向汪偽政府贈送2架立川一式教練機/運輸機。當局在南京明故宮機場舉行盛大接收儀式:2機被命名為“和平”號與“建國”號,與1943年8月購入的同型號運輸機“淮海”號一起編組為“行政專機班”。周致和被調往專機班,負責運送日偽官員往來滬寧與漢口之間。當年底,財政混亂、入不敷出的汪偽政府再次在上海、江蘇、湖北等地啟動“獻金購機”運動,這番籌募到獻金2 500萬元。偽軍事委員會用這筆錢購買了10架九九式高級教練機,日方附贈兩架,全部交由偽航校使用。
消失的空軍
如果說汪精衛曾經期望過建立一支自己的空軍,那麼對於自稱“收拾殘局”的繼任者陳公博而言,建設空軍則是一件根本無暇顧及的事。1945年元旦剛過,偽空軍司再次被降級,與專機班合並為第十科,成為軍事司的下級單位,人員也縮編為十五人。
1945年5月30日,中國空軍第4大隊16架P-51“野馬”式戰鬥機在高又新副大隊長指揮下,由恩施機場出發,首度空襲南京。是役,日軍起飛攔截的“零戰”被擊落10架,完全沒有還手之力,中國空軍無一損失。此時,日偽當局派遣祝晴川赴偽航校掌權,祝對航空業務完全不懂,但深知日偽當局來日無多,於是到校後立刻中止一切飛行訓練,取而代之的是要求飛行員們每日去教室聽他宣講孔孟之道。私下裏,又通過老上司偽蘇北綏靖主任孫良誠和潛伏的軍統少將周鎬與重慶方麵建立聯係,企圖以偽航校的資產換得重慶方麵對其附逆的寬恕。當年6月,祝下令將偽航校飛機拆解,連同器材、汽油等物資,通過水路運抵孫良誠部控製下的揚州機場,靜待戰事結束後國軍接收。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汪偽政府解散。20日晨,周致和駕駛“建國”號專機,與黃哲夫、趙乃強、管序東、黃文星、沈時槐一起,從揚州機場起飛,曆四小時降落在延安機場。機組受到八路軍方麵熱烈歡迎,該機後改名820號,以紀念起義的日子。兩天後,偽空軍人員何健生、吉翔、陳靜山、白景豐等也通過陸路前往蘇北解放區投奔新四軍。
這批原偽空軍人員紛紛投入東北航校與解放軍空軍的建設事業,貢獻著自己的智慧與力量。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代價:1946年春,周致和因飛行中遭遇機械故障,迫降失敗而遇難,不久吉翔也墜機犧牲。白景豐殞命於“反右”運動,黃哲夫、管序東等人在文革中被批鬥,管序東甚至被毆打致殘。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建國”號起義一事,才由《航空知識》等媒體披露出來,相關人員終於落實政策並授予起義人員證書。
“建國”號專機一直在東北航校內做為教練機使用。上世紀50年代退役後下落不明。時過境遷,2006年初,在北航航空博物館裏,發現了一架立川運輸機的機身,經過《航空知識》雜誌社司古老師考證,該機極有可能就是當年的“建國”號。(詳見《航空知識》2006年第5期《草沒立川》一文)
至於留守的偽空軍們,則與汪偽政府的頭目們一起,麵臨審判與鐵窗歲月。抗戰勝利後,偽航校資產被國軍接收。航校人員集中於南京大校場機場安置。教官與航校官員被押往蘇州保安處看管。1945年9月,陳昌祖、陳友勝在軍統對漢奸的大搜捕中落網。國軍空軍總司令部軍法處受命處理偽空軍有關案件。其中陳昌祖被判處三年監禁,出獄後遠走加拿大,1994年病故。陳友勝亦被判處三年半監禁,出獄後南下廣東,1970年在廣州病故。柯宗標、張書紳、方政等偽航校教官分別被判處無期徒刑。罪大惡極並有叛逃行徑的姚錫九、韓文炳、彭鵬則被判處死刑。
據當時媒體報道,審判長何祖武宣讀完死刑判決書後,韓文炳立即大聲辯解自己附逆時不是軍人,彭鵬也附和說自己是被俘而非叛逃。可是已無濟於事,三人於1946年10月17日上午被綁赴南京雨花台刑場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