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三商法之前,先給你說下一商法和二商法
一商法:櫃台→→→10+10+10+10+10=50
它是以櫃台的形式出現,貨物死氣沉沉地擺放在櫃台裏等著四麵八方的顧客前來購買,今天它賣出一份貨物就產生一份效益,賣出十萬份貨物就產生十萬份效益。假如今天它沒有貨物的賣出,就沒有收益的產生!這就是那種典型的商場櫃台以及鄉村小賣部的買貨方式。商業學家給它一組很形象的數字比喻:五個十相加等於50。由於曆史的車輪不斷的向前滾進,這種守株待兔的賣貨方式已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於是很快就出現了二商法。
二商法:公司雇/被雇員工5%-----30%
10*1+10*2+10*3+10*4+10*5=150
二商法與一商法不同之處在於,它是以公司的形式出現,給它賣貨的叫一名叫員工
,它們之間是雇傭與被雇傭的關係,公司的倒閉直接麵臨著這名員工的下崗以及待業,公司會根據這名員工能力的大小給他的效益工資為5%---30%,也就是說,假如今天這名員工有能力賣貨就能拿到這30%的效益工資,假如他今天沒有能力就連這5%也拿不到。這就是那種典型的背包上門的賣貨方式,商業學家同樣給它一組很形象的數字比喻:10*1+10*2+10*3+10*4+10*5=150。
由於這種典型的背包上門的賣貨方式,不被廣大消費者認可,於是便出現了三商法。
三商法:公司合作業務員15%----60%
三商法與二商法相同之處是同樣是以公司的名義出現。而給它賣貨的不叫一名員工,而叫一名業務員。它們之間是合作的關係,何為合作,就是合得來就作,合不來就不作。公司會根據這名業務員的級別不同給出15%----60%的效益獎金,它得到的收入也是相當可觀的。公司是生產貨物的部門,業務員是賣貨的團隊,公司的倒閉與這名業務員毫無關係!商業學家同樣給了一個很形象的數字比喻:
101+102+103+104+105=111110
何為十的一次冪呢?也就是說今天你一個人沒有能力賣可以貨找十個有能力的人幫你賣貨,這就是那種典型的蠢材利用人才把自己頂升為天才的賣貨方式。
今天講得內容就這麼多,說是讓我慢慢理解。出來的時候,還是有人給我倒水,說幸苦了。
第二天講得卻不是這個,不過,開始之前,他們給我講為什麼“直銷”
淩海輝看著我,問道:“帥哥啊,你知道我們怎麼賺取這60%的利潤嗎?”
“不知道!”我道。
“那你相信我們可以賺得到嗎?”他又問。
“相信,相信!肯定可以賺得到!”我趕緊點了點頭。
“相信個屁!”
淩海輝冷笑一聲,“你都不知道我們怎麼賺取這60%的利潤,你就說相信。是你傻,還是我們傻啊?”
“嗬,你肯定是在想,你們賺你們的60%利潤,然後我看我的行業,我看完之後,糊弄過去,然後就回家!管你們賺多少呢,都跟我沒關係!是不是?”
其實我心裏確實是這麼想的,不過,我自然不能這麼說。
“你都說了,你們不是傻子,那如果賺不到,肯定不會呆在這裏,那肯定是賺得到啊!”我用他的話,來反駁他我心裏都覺得我自己真是太TMD的機智了。
果然,他不知道怎麼反駁我了。隻好說道:“我們自然是賺得到,隻是這60%的利潤不是一下子發給我們的,而是一步一步慢慢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