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秦宏簽下軍令狀,李英無奈讓兵權(2 / 3)

秦宏雙拐一提,離開席位,雙手抱拳,“李元帥,我這還禮了。秦宏言之過重,祈望李元帥、周大人不要生氣。”

“哪裏,哪裏。老英雄有何妙計良策,請坐下賜教。”

時北圖起身,道:“眾位都是一家人,大哥有妙計,請坐下講。”眾人一起落座。

老英雄秦宏端起酒杯,道:“來,斟酒。自然一家人,不言兩家話,我與大家幹了!”五人連飲了三杯。老英雄杯往桌上一放,道:“李元帥、周大人,我今日要說個大話。”

“請講。”周印道。

“李元帥、周大人、裴大官人,如此三年打不下一道關口,離幽州城還有八道關口,不知還要打上多年?國力難支也,不能這樣打!”

眾人道:“老英雄有何高策,快講。”

周印道:“老英雄,我周印願聽從你的調遣。”

秦宏道:“李元帥,我鬥膽了。”

“老英雄請,請,請。”李英亦催促道。

“元帥帥印可否讓我掌三天?我包拿馬尾山。若拿不下,我就不回東京汴梁,人頭懸掛轅門外,定我戲耍元帥之罪,以鎮軍威!”

講到這,你看李英沒吱聲,周印看看秦宏也沒言語。為何?這非小事也。

沒人敢言。停了片刻,裴靈子起身,道:“老英雄、李元帥,此事再做商議。秦老英雄剛剛到此,多有疲勞,我先送他後帳休息。”

秦宏道:“多謝了。”

有時北圖、裴靈子相陪,三人一起來到後帳。裴靈子道:“秦老將軍勿急,我來辦。”

秦宏點頭道:“裴大官人,我是為了眾位弟兄,大宋江山。”

裴靈子頷首,微笑道:“我明白了。”

裴靈子返回帥帳,見周印正和李英談論方才之事,便道:“李元帥,此人是個正派之人,可信之人,有本事之人,義氣之人,令我敬佩!李元帥,我也鬥膽請你恕我無罪。”說著話,單掌立起。

李英忙道:“裴大官人,不必如此,有話請講。你能舍身三闖幽州救周王爺,李英敬佩。你是周王爺的恩人,也就是我李英的恩人,有話直言。”

裴靈子往地上一跪:“李元帥,你給我個麵子,帥印就讓秦老英雄執掌三天。”李英驚詫,趕緊攙起裴靈子,道:“裴恩人請起,你這樣我怎能擔待起呀!”

裴靈子站起,追問道:“你看如何?”

“李元帥,裴恩人話已至此,如出現意外之事,先殺我周印,那就讓秦老英雄掌三天兵權吧。”周印開言了,李英半天沒吭聲,心說,沒有聖旨,帥印交與他人,便是死罪!少頃,道:“周大人,此事非同小可,帥印移交,後果難料呀。日後,若聖上知道了此事,我命休矣!”

“李元帥可與秦老英雄先立個軍令狀,三天內拿下馬尾山怎樣,拿不下又如何。有周王爺做主,非常時期,元帥讓位欽差代行兵權三天,聖上不會怪罪的。倘若真打下馬尾山,便是大功!”

李英萬般無奈,看看周印,周印點點頭。就聽李英道:“好吧,裴大官人,那就照你所言。”

如此,秦宏與李英立下軍令狀,雙方有保人。裴靈子保秦宏,周印為李英擔保。三人議畢,由裴靈子請來秦老英雄。時北圖執筆寫軍令狀,秦宏和李英簽字按印,周印和裴靈子簽名做保人。

李英傳令打鼓升帳,眾英雄披掛整齊,來到中軍大帳。中軍、旗牌官站立兩旁。

李英當場宣布:“本帥與欽差大人秦宏立下軍令狀,讓帥印三天給老英雄掌管,拿下馬尾山,眾將官須聽從老英雄指揮,違令者斬!”

眾將官頗感意外,隨即道:“遵命!”

李英把帥印一捧,離開帥位連拜三拜,道:“秦老英雄,請。”

“李元帥、周大人,我鬥膽了。”秦宏言罷,一提雙拐,連拜三拜,接過九頭獅子烈火印,往帥位上一坐。眾家英雄一起參拜,“參見秦元帥!”

秦宏道:“眾將官請起。”

“謝元帥”眾人起身列站兩廂。

秦宏拿起點將簿,點名過卯後,朗聲道:“眾將官聽令!”

“在!”

“秦某已立下軍令狀,掌印三日內拿下馬尾山。若有違令者,本帥決不客氣,立即斬首!這三天,馬不解鞍,人不解甲,鼓聲一響,立即到帳。若有點名不到者,軍法處之!”

眾將齊聲道:“遵命!”少時,各回營部待命。

且說大帳內隻有秦宏、李英、周印、裴靈子、時北圖五人了,秦宏問李英:“你與智雲是表兄弟,說說他為人處事怎樣?本事如何?”

李英道:“智雲文韜武略,高於常人,但他不能容人,雞腸小肚,為人處事比不了他兩個哥哥。”

秦宏又問:“馬剛如何?”

李英道:“馬剛是北國五位大都督之首,力大無窮,文武兼備,講義氣,夠朋友,寬宏大量,幽州地麵朋友甚多。”

“馬剛在馬尾山與智雲能否合來?”

李英道:“馬剛雖身為元帥,但無實權,一切得聽從智雲指揮,馬剛雖說不服智雲,但不敢得罪他。”

秦宏點點頭,“多謝李元帥。那你回帳休息吧。”又問了周印,周印講的與李英介紹差不多,就說“此人奸詐。”周大人也回帳休息了。送走裴靈子,秦宏問時北圖:“今日是年幾了?”

時北圖道:“臘月二十七了,明日就是二十八了。”老英雄點點頭,道:“好吧,你休息去吧。”雙拐一提,轉身進了內帳。

內帳裏白雷、杜壽、李千站在一邊,三人一起行禮:“接秦元帥!”

秦宏笑道:“請起。三位小英雄,你們在這為何?天已不早,怎不回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