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李英大戰賽元霸,周印刀斬老花恩(1 / 3)

第五十四回:李英大戰賽元霸,周印刀斬老花恩

裴靈子回到軍陣前,手指對麵,高聲道:“智雲太子,我與你走馬換將,用皇後娘娘換回蕭虎,如何?”

智雲道:“可以。”

裴靈子道:“你須把蕭虎帶至軍陣前我見一麵,方能放回娘娘。”

不多時,蕭虎戴著枷鎖、腳鐐被帶至兩軍陣前。

苗壽道:“你把皇後娘娘放回,我們才能放蕭虎。”

李英喊智雲母親為妗子。李英年少時,娘娘待其疼愛有加。李英感恩,特安排兩個丫環伺候娘娘生活起居,故娘娘在宋營未受一點委屈。苗壽話音剛落,四個宋兵抬著一頂轎從宋軍隊中來至陣前。

裴靈子道:“你們先放了蕭虎!”

宋兵將智雲母親抬出。那邊兩個遼兵押著蕭虎過來,放了蕭虎,抬回娘娘。

裴靈子怕苗壽施計暗算,搶步上前欲迎蕭虎。蕭虎離開遼軍隊形丈把遠了,正歪歪晃晃往宋軍這邊走,倏然,遼軍東北陣角一聲梆子響,二百多枚箭鏃嗖嗖響直飛蕭虎背部。危急之際,裴靈子已躥至蕭虎近前,右手一指,用起喝箭法召箭令,但見狼牙箭啪啪響落地。

裴靈子怒罵道:“苗壽,小人之輩也!兩軍陣走馬換人,你竟然暗施毒手,不怕世人恥笑嗎?”罵畢,架起蕭虎返回宋軍陣營。

馬剛早已急不可耐,把虎尾鋼鞭一抖,大叫道:“李英、周印小輩上陣搭話!”

李英暗忖,我要上陣,顯我軍中無能兵上將,遂令旗一抖:“哪位英雄會此賊一陣?”

金甲格爾一個箭步躥上軍陣,高聲道:“待我會他一陣!”

馬剛喝道:“來將通名送死!”

金甲格爾道:“吾乃宋王天子殿前稱臣,李元帥帳前為將,金甲格爾是也!”

馬剛道:“你就是白虎山大破石蓮祖師綠倭鞭的串宮侯嗎?”

“正是本爺。遼賊報上名來!”

“我乃金時太王侯殿前稱臣,五路大都督之首平南大元帥,姓馬,名剛。人送外號‘賽元霸馬剛’是也!”

二人通名報姓後,馬剛道:“請吧!”

金甲格爾也不推讓,大棒一揮,道“我占上風了”,劈頭打去。馬剛舉鞭架過鑲梁棒。二人抽招換式大戰起來。

眨眼之間,二人戰了二百回合,三百個衝手,未見勝負。

馬剛留神一看,串宮侯這根棒舞動起來,上下翻飛,呼呼風聲,一棒連一棒,棒棒相連,一招緊一招,招招威猛。心中暗想:怪不得十義五侯弟兄本事高強,不虛傳也。剛才我軍敗了一陣,我這一陣再敗了,智雲麵前我吃罪不起啊。想到此,鞭緊使兩招,倏然變路。金甲格爾一時手忙腳亂。馬剛一個回身靠,將鞭一抖,迎麵三鞭直奔金甲格爾麵門。金甲格爾知道這三鞭真假難辨,鑲梁棒一晃,“你給我開!”壞!大棒架空。馬剛鞭已抽回,左手伸出,一個二龍戲珠式,欲端金甲格爾兩盞燈“看手!”話到手到,金甲格爾頭一擺,閃身欲走。壞!就見馬剛站左腳,抬右腳,來個窩心跺死腳,“啪”一腳直跺對方前胸。老九上身剛躲開,下身沒來得及避過,一腳正跺中腹部。一個趔趄,倒退三步,眼一黑,仰麵栽倒在地。馬剛抖鞭欲取金甲格爾性命,銀甲格爾“呼”地躥了上去,大棒磕開鋼鞭。這當口,宋軍中跑上兩人將九爺金甲格爾救了下去。

“你是何人?”馬剛喝道。

“吾乃十義五侯弟兄排行老八,銀甲格爾是也!”

金甲格爾敵不過馬剛,銀甲格爾亦不行。話不贅述,馬剛仍用迎麵三不過之招,打敗大宋十六員戰將。最後是花刀劉子滄上陣,少頃敗下。

此時日墜西山,李英大槍一端,聲高喝道:“馬剛,天色已晚,明日本帥再戰於你!”

馬剛亦身漸有汗,遂道:“李英,就依你言,我放你個賣國奸佞多活一夜。”

雙方收兵回營。

李英回到帥帳,把斬巴莽生之功給裴靈子記上,之後傳令三軍,三更天鍘草喂馬,四更天人得戰飯馬得飽草,五更天放炮出兵,大戰馬剛之師。

且說智雲回到馬尾山營中,命人將馬元帥白天連勝十七員宋將之功記錄在簿,擺宴慶賀。膳後傳令,三更天鍘草喂馬,四更天人得戰飯馬得飽草,五更天放炮出兵,馬踏宋營。

雙方皆做了布置。

次日一早,號炮出兵。李英馬一領,金槍一端道:“眾位弟兄,為我觀敵瞭陣,待我親戰馬剛。”言畢,一領韁繩,白龍馬“噅噅”叫著躥上軍陣。

那邊馬剛虎尾鋼鞭一抖,高聲道:“五殿下,眾位都督,為我助陣,待我今日生擒李英小輩!”催馬躥上軍陣,高聲喝道:“李英小輩,爾乃吾主外甥,五殿下表兄,卻吃裏扒外,投靠大宋,與北國為敵。”

李英道:“馬剛,你不提智雲,本帥不惱,智雲小輩雞腸小肚,不容人,難成大事。馬剛,你若聽我良言相勸,來,念你我以前交情份上,投大宋保真主,我可奏明聖上封你個一官半職。”

馬剛聞言,氣得哇哇怪叫,道:“好你個小輩,敢在此信口雌黃,看我一鞭!”說著,劈頭打來。李英一擺金槍,架過,隨時一抖腕,來個怪蟒翻身,鳳凰點頭,金槍直刺馬剛。馬剛不敢怠慢,鋼鞭懷中抱月,“當啷”磕開李英的大槍。二人抽招換式大戰起來,眨眼之間,戰了四十個回合,殺得難分難解,真可謂“棋逢對手難成興,將遇良才各用功。”

書中交代,李英乃是上天白虎星下凡,賽元霸馬剛則是黑虎星臨世。二人今日戰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真可謂出水龍碰著回水龍,下山虎碰著上山虎,銅頭碰著鐵爪子,叮叮和尚撞響鍾。

昆侖俠周印拿過鼓槌,親為李英擊鼓助威。大遼智雲太子亦隨時打催陣鼓為馬剛鼓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