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李忠被逼自裁命,智雲借刀殺大將(1 / 3)

第四十一回:李忠被逼自裁命,智雲借刀殺大將

且說智雲回到銀安殿內,與眾臣敘了一會兒話。徐英、石蓮不敢多嘴。少頃,智雲道:“今夜要增派巡哨,眾卿須勤勉多勞。”言畢,起身直奔西山口。

不多時,智雲太子及隨從三百人到了西山口李忠營寨。智雲一人來到李忠大帳(西山大寨議事廳大院)前。門前站著三員大將,正是少帥李忠帳前三位都督鐵雷三兄弟,即鐵雷金機、鐵雷銀機、鐵雷三金機。他們是一母同胞、也是少帥李英的結拜弟兄。三人一看智雲來了,撲通跪下道:“接殿下。”

“三位平身。”智雲太子道。

三人站起。

“老帥在嗎?”智雲問道。

“回殿下話,老帥在大軍寶帳內。”三人一起回答。

“太子殿下,稍等片刻,待臣進去亶報老帥出來迎接。”鐵雷金機道。

“不必了,我自己進去就是;你三位在此守門,沒有我的令箭不準任何人入內,我與老帥有要事相議。”智雲道。

三位又一起跪下:“遵殿下之命。”

智雲過頭門進二門,來到三門,見老帥李忠正在裏麵看兵書戰策,邁步進入大廳。老帥李忠聽見腳步聲,一抬頭見是智雲太子,慌忙起身,書往桌上一放,上前施禮道:“是殿下駕到,臣這有禮了。怎沒讓人稟報一聲,臣好迎接。”

智雲上前攙起李忠:“姑父,請起,是我不讓他們稟報,因有要事找你商議,請起。”

“謝殿下。”李忠道。

李忠起身讓道:“請殿下上坐。”智雲坐下,李忠下首相陪。

智雲道:“姑父,表弟李英被擒在宋營,你何時相救於他。”

李忠起身道:“有殿下你的威嚴,諒宋軍不敢虐待他。臣擇時機下山救他,殿下勿慮。”

智雲起身離開座位,幾步來到大廳門口,把門關好,上了腰栓,轉身回到李忠跟前,寒臉道:“姑父,你不會到宋營救李英了。你做的何事你清楚!”

李忠呼隆站起:“殿下,此話從何說起?”

智雲冷冷一笑,道:“李忠,宋將十義五侯昨日軍陣全部出現,這就讓我感到奇怪了,他們的傷如何好這麼快?表弟上陣,憑他的本事完全能勝反而敗了,還被宋將所擒;我要救他,你卻阻攔;我的神雷子解藥少了大半,是你與我下棋時,設計盜走的;那周印無人可敵,你救了他,可苦了我。沒料想你父子早有背叛之心呀!”

李忠聞言大驚,撲通跪倒,俯伏在地,道:“殿下息怒。臣與周印並不認識。你也知道,當年臣得過洪濟舟之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次是他弟弟洪濟昌領兵掛帥,臣這樣做也是恩將恩報了。臣與大宋天子有刻骨仇恨,絕沒有投宋之意。明日出戰,臣與昆侖俠、宋兵宋將決一死戰,決不會背叛五殿下!”

智雲沒有說話。

李忠又叩頭道:“臣一直忠心於皇上,眾人有目共睹;殿下若認為臣報恩有罪,任憑發落。”李忠認為,智雲是他看著長大的,又與兒子情深誼重,還得仰仗他父子衝鋒陷陣,所以不敢怎麼著他。

智雲明白,本來先定的是李忠和兒子李英前來白虎山、狼當山增援,最後幾個軍師奏本,金時太王侯才改定由他帶兵進中原。李忠功勞大,父王平時也讓他三分。

智雲見李忠欲以老壓他,心中更為不悅,抽出龍泉寶劍,“啪”往桌上一拍。從懷中掏出一包藥,往桌上一擱。打腰裏拽出三尺絲繩,往桌上一扔。道:“你不仁,別怪我不義。念親戚過重,在狼當山不想聲張殺你。劍、藥、繩三樣你挑一樣自裁,不要讓本殿下親自動手。今日別說是你一個李忠,十個李忠也難出這狼當山!”

李忠一看,智雲動真格的,嚇得冷汗直冒。他知道智雲這孩子手毒心狠,沒想到他今日一點不顧念親情。

智雲又道:“念在親戚過重的分上,你投敵叛國之事,我不想宣揚出去,你看如何?”言罷,智雲走出大廳,隨手把門鎖住。第二、第三道門也上了鎖。來到營門,掏出虎皮令箭,“鐵雷三將軍聽令!”

三人撲通一跪:“參見殿下!”

“你三人看住此門,不許任何人進入。違令者,斬!”

“遵令!”弟兄三人齊聲道。

鐵雷金機雙手接過令箭。智雲轉身上馬,直奔狼當山中心大寨。

再言老帥李忠見智雲如此絕情,心涼了半截,思前想後,覺得自己所為之事的確有愧於智雲,想起金時太王侯對他李忠一家厚待之情,想起自己年過半百了,最後落下這樣的命運,拿起寶劍就往頸上放,頓覺冷氣颼颼,手不由自主地鬆了下來,劍“當啷”落地;瞅瞅桌上的絲繩,遂拿起往屋內梁頭上一搭,繩扣打好了,一想不能當個吊死鬼呀,不由得淚珠落下。對著李家寨方向道:兒子,你在宋營別回來了,回來也是沒命,本來為父想等兩天才進宋營,沒想到智雲這個陰險奸詐之人識破了為父之計。

他哪知道兒子李英已經回來了,哭了一陣,歎了一陣,也罷!人活多大不都是死,我雖死但救了昆侖俠十義五侯弟兄也值了,也算為自己國家做了點貢獻。想到這些,把茶杯裏倒上水,藥往裏一放。瞬間,茶水變成了烏棉油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