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石蓮食言棄山逃,先鋒追攆被虎抓
一夜無話。次日天亮,杜家寨北門門軍飛跑入帳:“報!周大人,白虎山上旌旗招展,馬嘶不絕,但不見人影。”
昆侖俠剛與幾位兄弟相聚,意欲議事,聞稟激靈打個寒噤,不好!石蓮難道跑了不成?遂囑道:“各位保護好丞相,待我前往探個究竟。”
洪濟昌道:“十弟,要多加小心。”
周印道:“量此無妨,眾位稍等片刻!”
昆侖俠走出大帳,“倉啷”抽出爐磷劍光紫金刀,身形一晃,騰空而起,一道劍光,直奔白虎山。
且說周印落在白虎山南山門上,見白虎山寨人牙鬼棒一個沒有。前山口兩側,有二百匹馬,頭上綁著旗杆,前蹄高吊,蹄下置鼓,槽裏擱有香料,馬頭一晃旗擺動,蹄子一動鼓咚咚。這一計,正是三國諸葛孔明善用的“餓馬奔槽”疑兵脫身之計。
如此可見,石蓮回寨即收拾一番,棄寨而逃了。周印暗忖:石蓮呀,石蓮,真乃狡猾、奸詐之輩。遂駕劍光返回杜家寨。
書中交代,石蓮昨晚回山,即吩咐手下收拾好細軟之物,帶著王典、燕英等幾個寨主到燕方、趙雲飛墳前拜祭後,人不出聲,馬摘鈴,自後山口上了螞蟻戰船,星夜撤往狼當山。
周印回營道:“眾位弟兄,石蓮老賊棄寨而走了。”話音剛落,杜萬昌接道:“石蓮要逃必去狼當山,他無二路可走也。”
周印急令擂鼓升帳。少頃,眾位將領,十義五侯弟兄到齊。
昆侖俠從案上拿過點將簿,按序一一點名,無一漏缺。之後遂道:“眾位將官,兵至白虎山以來,我等幾乎仗仗取勝,石蓮老賊昨日被擒,起誓送回二虎盞,而不守信諾,連夜逃去了……”說著抽出虎皮令箭,呼道:“洪雲慶,聽令!”
洪雲慶上前抱拳施禮:“參見周大人。”
“你乃先鋒,三山地麵甚熟,現命你領三千人馬先行一步,兵發狼當山!”周印道。
“末將遵令!”洪雲慶雙手接過令箭。
“先鋒慢走。”周印緊接著喊道,“張龍聽令!”
張龍疾步上前施禮:“參見周大人!”
“你是銅山寨首領,原為狼當山之人,特命你在洪先鋒手下聽令,助他一臂之力。”周印道。
張龍道:“末將遵令!張龍願為洪先鋒拉馬抬刀。”
周印起身離開帥案,至洪雲慶、張龍跟前,道:“二位將軍,此去狼當山,路途有障,寨寨有賊,務必小心!”
洪雲慶、張龍二次跪倒:“周大人所言,謹記在心。”言罷,兩人起身走出大帳。常言道:先鋒先鋒,動步先行,逢山開路遇水造橋,遇龍鋸角,遇虎拔毛。兩人不敢怠慢,點了三千精兵,號炮三聲,人馬浩浩蕩蕩,直奔狼當山。
再說昆侖俠第二支令箭拿在手中,道:“金甲格爾串宮侯、王敖花,你兩人領令押糧運草,斷後。眾家英雄保丞相,殺前顧後,帳前所用。”言罷,即刻拔營起寨,放炮出兵。
洪雲慶帶著人馬在前麵開道較為順利,因石蓮十萬人馬逃走時留有路影,故不費周折,僅對路橋修修補補。宋軍大隊人馬很快跟上。
話說狼當山與白虎山相距隻有八百裏,位於白虎山飄飄西南方向,途中多是山地丘陵,灌木叢生。大隊人馬急行軍亦須半月之餘方能到達。
這日中午,先鋒官洪雲慶引三千兵馬進入人煙稀少地帶,但見前麵處處荒草遍地,灌木叢生,道路崎嶇,野葦高度過人。洪雲慶傳令停止前進,突然,葦叢中躥出兩隻斑斕猛虎,呼嘯而至。宋兵寒臉失色,驚叫後退。洪雲慶亦驚詫:此處怎有大蟲出沒?未待其神沙棒舉起,兩道白光襲來,洪雲慶墜落塵埃。
一隻老虎撿起神沙棒,另一隻牽著混海駒,將洪雲慶放於馬背,奔蘆葦深處而去。
倏然變故令宋軍不知所措。副將張龍傳令人馬不動,策馬稟報後方先鋒被虎掠之事。
周印帶著大隊人馬正在行走,得稟詳情,傳令大軍停止前進。就聽“嘭、嘭、嘭”三聲炮響,大軍就地不動。
周印即刻往前方察看。有士卒一五一十向周大人稟述洪雲慶被虎擒去的經過。少頃,二爺侯子英、金甲格爾串宮侯及眾位弟兄俱到。周印道:“眾位弟兄,傳各部人馬,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就地安營紮寨。”
十萬人馬,連營數十裏,天已傍晚。昆侖俠周印,元師洪濟昌二人在中軍大帳走坐難安。周印道:“這便如何是好,一仗未開,丟了先鋒,且死活不知,下落不明。”
二爺侯子英道:“十弟勿急,此處雖地形複雜,但絕非大蟲生存之處,憑我多年保鏢行走江湖經驗判斷,定是江洋大盜扮虎所為。”
周印聞言,心道,此話在理,這裏雖荒涼偏僻,並未傳言有大蟲出沒,遂道:“二哥怎斷定乃江洋大盜所為?”
侯子英道:“十弟,若是老虎定吃人吃馬,怎可拿物?我們行軍十天有餘,算來距狼當山不甚遠了,莫非狼當山賊人途中打劫,亦有可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