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魚兒去哪兒了
睡覺前,魚還在魚缸裏;睡了一覺,魚不見了……我的魚哪兒去了?這是一位90後女孩的QQ簽名。
這位90後女孩名叫辰,剛來單位實習,在前台坐班。我和辰並不太熟,碰麵了隻是彼此點頭示好。這天午休,我看見辰QQ上的這句簽名,覺得頗有意思。一時好奇,我探問其原委,辰便娓娓道來。
上個周末,辰帶著耳機躺在床上看小說,不時瞅一眼魚缸裏的小金魚。這條小金魚是她從早市上買回來的,全身粉紅,眼睛又黑又圓,非常討人喜歡。辰管它叫晶晶,每天如小妹妹般細心照料它。辰不愛逛街,不喜熱鬧,經常呆在家裏陪著晶晶看書、聽歌。那天,她一邊聽著張雨生的《一天到晚遊泳的魚》,一邊不時衝晶晶微笑。晶晶在魚缸裏遊來遊去,像個乖小孩。小說是意識流風格的,看著看著,辰不覺間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地板上已灑滿了夕陽的餘暉,小說掉在了地板上,一抬頭,辰便發現魚缸裏的魚不見了。
“這是真事,”辰強調道,“我把臥室的每個角落都找了一遍,始終沒有找到,真是天大的怪事。”辰發來一個難過的表情。
“你家或者鄰居家養貓了嗎?”我問道。
“沒有。附近幾家都沒養貓,貓從來沒在我家出現過。”
“那就怪了。”我想了想,又問道,“你把魚缸放在哪裏?”
“魚缸放在窗台上。窗台背後是一片空地,牆角下有一小塊草坪。草坪裏我也找過了,沒有……你說我的晶晶能去哪兒呢?”
我無言以對。
我點開了一個名叫“網絡桃花源”的QQ群。“網絡桃花源”彙集了一批全國各地的網友,供大家傾訴各種喜怒哀樂,減減壓。我將這奇聞轉述給群裏的網友,一時引起無數熱議,眾說紛紜。
有的認為魚自己蹦出窗外,正巧被一隻路過的貓或狗吃了。我將這個說法轉述給辰,辰回複道:“不可能,晶晶一直很乖。而且,魚缸好好的,水也沒灑,貓肯定沒來過。”
有的認為魚是被辰的家長弄走了。我又將這個說法轉述給辰,辰回複道:“也不可能,爸媽知道我視晶晶如寶貝。家裏就我一個孩子,爸媽最怕我孤單……”
有的認為辰有健忘症或者夢遊症,興許是辰自己把魚怎麼著了。這個說法,我沒有轉述給辰。
接下來,大家在群裏暢談陳年舊事,有人回憶起童年釣魚、摸魚的樂趣,或是渾水摸魚的軼事,或是與魚有關的趣事。不覺間,已經下午一點半了,群裏的網友陸續告別,繼續投入到下午的工作當中。臨走前,幾個網友感謝我提供了這麼一個新奇的話題,讓他們度過了一段快樂的午休時光。
群主特意給我發來一個握手的表情,然後感慨道:“奔波在這個北方的城市這麼多年,都快忘記自己養過魚這檔子事了。謝謝你的這條魚,讓我在忙碌與麻木中重拾了一份快樂,追憶起那些美好的往事。”
應該感謝辰。
沉思良久,我終於知道怎麼該回答辰的疑問了。
我給辰發送了一個微笑的表情,之後是簡短的一句話:一覺醒來,魚並不是不見了,它還存在,興許遊進了你的夢裏,變成了一條一天到晚遊泳的快樂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