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暗殺陰雲剛被掃除,5月,敵特人員又開始行動了。5月31日晚,葉劍英正在廣東迎賓館內宴請解放海南島的軍方將領,院內突然被扔了一顆自製罐頭炸彈,爆炸聲異常劇烈,幸而沒有人員傷亡;6月中,省政府大院內又被扔了一顆炸彈。後來,公安人員經過針對這兩起爆炸事件縝密偵查,將製造爆炸的國民黨特務機構“內調局”潛伏在廣州的一夥特務人員一舉剪除。
眼見這兩起爆炸事件都沒有達到目標,敵特人員又開始策劃槍擊事件。一日,葉劍英乘車返回住所時,藏匿在路邊的特務照著他就是一槍,幸虧司機躲閃及時,子彈才沒有擊中葉劍英。葉帥短短數月連遭暗殺陰謀,可見敵特人員之猖狂,也可見其處境之險,再翻閱葉劍英出席各種群眾集會的老照片,你又不得不佩服這位老帥的勇敢與無畏。
爆炸:敵特確定多個目標圖謀廣州“響成一片”
解放之初的廣州,除了暗殺和轟炸,反特人員還必須時時警惕爆炸的威脅,尤其到了每年的10月前後,國民黨特務都會策劃爆炸事件,企圖造成轟動效應,以動搖軍心和民心,為“反攻大陸”做“鋪墊”。就拿1954年的國慶節來說吧,根據學者顧育豹撰文所述,當天市區維新路(今起義路)一座張燈結彩的牌樓上突然被發現了一個煙盒,煙盒裏有一顆定時炸彈!反特人員驚出一身冷汗,國慶牌樓下人山人海,這顆炸彈真要是在這兒炸了,後果誰也承擔不起。民警火速將煙盒帶回派出所,當天下午6時,反爆專家成功將炸彈引爆,雖說化險為夷,但飛得到處都是的炸彈碎片還是讓反特人員倒抽了一口涼氣。接著,偵查人員在從港澳回鄉探親的人群中展開重點排查,很快就鎖定了放置炸彈的特務。原來,此人是接受了國民黨特務機關的委派潛回內地,他把煙盒裝進褲兜,假裝遊人,晃蕩到國慶牌樓時趁人不注意就把煙盒留在了那兒,自以為天衣無縫,不料沒幾天就落了網。
與1954年的“牌樓爆炸陰謀”相比,1956年國民黨特務策劃的“要讓廣州響成一片”的計劃就更加歹毒了。按照他們的計劃,先將炸彈分布在油庫、發電廠、公園、賓館、戲院、茶樓等數十個目標地點,待到10月10日晚上8點,近百名敵特人員將它們同時引爆,將廣州炸得處處是火海,到處響成一片。不過,這個野心勃勃的計劃實在高估了行動者的膽量和反偵查的“能力”。從9月開始,就不停地有形跡可疑的特務分子因市民舉報而落網,又有數十名敵特人員或懾於新生政權的威力,或因為轟炸目標防守嚴密,無從下手,苦幹主子發威,回去也沒好果子吃,因而主動投案自首。這樣,從當年9月中到10月中,短短一個月,反特人員擒獲了百多名特務分子,排查了數十枚燃燒彈和定時炸彈,全城沒有一個地方遭到爆炸,國民黨特務“讓廣州響成一片”的計劃完全破產。
彭立昭據《廣州日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