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囤積退休金。子女完成教育,家庭已經走向成熟的階段,固定的開銷已經減少。人生至此,已經不會再如青年時期的胡亂花費,此時就應有較多的錢用來儲蓄。為防止年老時無錢用,在家庭成熟的時期最好為自己晚年的退休作好準備。現時子女的經濟能力並不一定可以代養父母,養兒防老已經是落後的理財觀念。因此,你就要求自己,做一個經濟獨立的人。
(3)投資安全取向。人臨近退休年齡,才來一次性賭博或在投資市場露臉,一旦賠掉,就沒有回轉的餘地。因此,投資的方式就需要以安全性為主要考慮。例如債券、物業收租投資等等,都可以穩健地為自己帶來固定收入,也屬穩健的投資項目。原來投資之事,也要看年齡的。先查考一下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再去決定投資的取向。
(4)尋找適時機會。在年輕時家庭支出大時,沒有心情去進行風險大的投資活動。因為一子錯,滿盤皆錯。但子女已經長大成人,家庭責任已經減輕不少。既然手中有多餘的錢,信貸能力也是一生中最高點,此時就可以再度嚐試高風險的投資,專家指出,大本小注的情況是最容易贏錢的。如果資金不足的話,根本沒有錢去平均價位或守下去。資金若是自己錢財的大部分,就更加沒有止蝕的勇氣,因為止蝕就等於認輸投降。不過人值壯年,資金最多,小注投資隻占資產淨值中很少的比例,大本小注會為你帶來不少提早退休的機會。
5.第五個台階:退休期
65歲的人,人生的路程已經走了一大半,已經是安享晚年之時。沒有收入的話,一般人認為就沒有理財的需要。不過,正是在退休後沒有收入,隻有支出的情況下,才更需要理財。如果在年輕時積存有大約10年的生活費用,已足夠安享晚年。如果子女教育基金尚有結餘,子女沒有動用這一筆錢用來進修的話,這筆錢的用途就可以稍為改變,用於養老。
(1)合家享受人生。對很多公務員來說,晚年才是真正享受人生的時間。此時可以把手中的錢用在不同的享受之上,比如社會交誼或者一些做手工、養寵物用來打發時間、無需拚命節儉,不懂享受,贏得吝嗇之名。因為賺錢的樂趣,始終不如花錢那般開心和痛快。
(2)保持收支平衡。沒有工作,利息是主要靠資產所帶來的固定收入,例如租金收入、利息股息收入等。由於這些收入有限,並不如工作的收入,故在個人消費上要力求節省,以達到收支平衡,使退休金可以慢慢用。
(3)正確對待遺產安排。任何人都要為自己撒手人世做準備,將自己的錢留給自己的親友。預早考慮遺產分配的問題,做好計劃,自然心安理得。如果明知自己的大限將至,趁早把資產轉讓,就可以完全或部分免卻遺產稅。更可以讓子女親友安心,免去不必要的猜忌和不睦。
人生如此,誰也脫離不了錢財瓜葛。理財的主要任務,不外乎是控製儲蓄和消費及借貸,沒有儲蓄,則沒有資本的累積,老來要靠救濟金生活或生活上有求於人,什麼尊嚴麵子都沒有。借錢投資可以為你帶來更大的財富,但也可以令你損失錢財。年輕時尚且輸得起,但老年時就要懂得收斂。按照不同年齡的理財要義,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穩步登攀,就會步入致富的殿堂。
購房的四個步驟
購買房產是一項金額巨大的投資,在作出決策前,必須詳細調查欲購房屋的情況,了解購房所涉及的法律問題和購房所應辦理的各種手續。
1.製定購房預算
購房者在購買自住房屋時,必須根據自身家庭的儲蓄、可獲得的各類貸款以及向親友借款等因素,來估算自己的實際購買能力,最終確定所要購買的房屋類型、麵積和價位。購房者在製定購房預算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估算家庭可動用資金。
(2)考慮欲購房屋的麵積。
(3)調查有關物業管理的各項支出。
(4)衡量家庭償還貸款的能力。購房者一方麵要考慮可以獲得的住房公積金貸款和商業銀行貸款,另一方麵也需考慮家庭償還貸款的能力。
(5)確定購房時的稅費支出,包括房產稅、契稅、印花稅、土地使用稅和一些行政事業性收費等。
(6)準備必要的谘詢服務費用。
2.收集購房信息
購房者可從以下幾種渠道獲得購房信息:
(1)媒體廣告,包括報刊雜誌上的廣告、廣播電視廣告和招貼廣告等;
(2)親友介紹;
(3)開發商或代理商郵寄、發送的宣傳品;
(4)售樓書;
(5)現場廣告牌;
(6)現場展示樣板房;
(7)房地產交易展示會;
(8)直接與房地產營銷人員進行交流;
(9)其他途徑,包括向房地產交易所、谘詢公司等處查詢關於房地產交易的各種資料。
3.查詢商品房的合法性
房地產商在銷售商品房時應具備“五證”:即《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或《商品房銷售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