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找了一家關係較好的銀行,他用買下的遊樂廳為抵押品,貸到220萬資金。對這家銀行來講,有價值380萬財產作抵押,又能得到220萬業務的貸款利息,也是一樁好的生意,所以很順利地就把款貸給了劉昕。
劉昕貸款買下遊樂廳後,由於經營得法,夫妻兩個勤勤懇懇,吃苦耐勞,精打細算,遊樂廳辦得很興隆。兩年後,他付清了全部欠款。再兩年他成了百萬富翁。可見,貸款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經營不得法,可怕的就是經營者沒有舉債的膽量。
現在社會上有錢的人是不多的。客觀地講,大多數創業者拿出個千兒八百的也許不費勁,但拿幾萬幾十萬去搞一點事業,就不那麼簡單容易了。一個白手創業者如果真是一文沒有,要想起家也不大可能。做任何生意、辦任何實業都必須有最基本的本錢,所以,對於現在的大多數仍處於白手創業的朋友來說,需辦的頭一件事就是通過各種途徑去籌集創業時所需的起碼的資金。當然籌資的方法很多,但我還是奉勸朋友,大膽借貸是籌資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敢於借貸、善於用貸、巧於用貸,會用別人的錢發財的創業者才是高明的經營者,不要沉湎於“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的小本經營的心理狀態中。
學會借雞生蛋
如果你是一個窮人,並且是一個非常窮的窮人,你分文沒有,又想發財,那麼就沒有比借錢投資更好的主意了。隻要你有足夠的膽識,敢於舉債,你就有可能成為家財萬貫的富豪。
從一個一窮二白的窮律師到家財億萬的巨富,阿克文就是靠借錢發家的典型。
1960年,28歲的阿克文還在紐約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雖然努力工作但還是入不敷出。麵對紐約眾多的富翁,阿克文不禁為自己窮困處境而感到心酸。這種日子再也不能過下去了,必須改善自己的不利處境,他下定決心要出去闖蕩一下。左思右想,他最後決定借貸。
他一大早就來到律師事務所,處理完手邊的工作之後,就關上大門到臨近的一家銀行。找到這家銀行的借貸經理之後,阿克文聲稱要借一筆錢,準備維修一下事務所。在美國因為律師認識人多關係廣,有著一定的社會影響,因此,銀行決定借給他1萬美元。
走出這家銀行之後,他立即又進了另外的一家銀行,在那裏他把剛剛才拿到的1萬美元存了進去。完成了這一切,前後總共不足一個小時。
隨後,阿克文又進了兩家銀行,重複了剛才的手法。
這樣,他從一家銀行借錢,然後存入另一家銀行,這樣借款的利息和存款的利息大抵相等。幾個月之後,他把存款取出來,還了借款。如此重複幾次之後,他就建立了良好的信譽。這樣在以後,他就可以借出更多的錢來。
有了信譽之後,一切都好辦了。
不久,阿克文又來借錢了。這次他借了一大筆錢,他用借來的錢買下了一家快要倒閉的公司。此後阿克文用心經營,經過自己的苦心經營,8年以後他已經擁有了1個多億的身價了。
窮人沒有資本,要想發財就得借債,這種方式尤其適合我們這些沒有資本的窮人。西方有句諺語:隻有傻瓜才拿自己的錢去投資。因此,窮人要發財,就要考慮借錢。當然,很多人害怕借債的利息,我認為借債的利息比起你的收益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麼。
亞洲餅幹大王皮萊,就是敢於舉債的高手。他的公司,1991年營業額高達7億美元,但他卻負債累累。到了1992年,皮萊的公司負債額隻有1億多美元了。相比之下,你借的錢又算得了什麼呢?
借雞生蛋的理念,在一些人的眼裏看來,似乎企業借錢負債經營順理成章,而個人舉債去做生意或辦實業,仿佛並不被很多人接受。賺的起卻賠不起,在窮人的眼裏仍然根深蒂固,有道是“無債一身輕”嘛。在這裏要提醒你的是:負債經營的理念建立在周密的計劃和投資有發展前途的產品,以及勇敢開拓敢於冒險的基礎上。謹慎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因循守舊,那是小農思想的殘餘,這種觀點不更新,就沒有機會改善自己目前的窮困處境。借錢的關鍵是要看你用來幹什麼,隻要是用於投資,有周密的計劃就不要怕借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