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創富有技巧(2)(2 / 3)

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成功的商人,不可忘記這一深刻的古訓,永遠對你的對手保持警惕和戒備,隨時隨地密切注視對手的情況。如果不把問題弄個水落石出,就倉促與對方簽合同做生意,將是十分危險的。

我們大多數人,滿足於對問題的一知半解,比如到某地旅行,在導遊的陪同下,參觀了名勝古跡後,就都滿足了,這多半是因為尚未從學生時代修學旅行的習慣中脫離出來的緣故,也可以說是喜愛幼稚旅行的表現。

據資深的廚師講,每條魚的紋路都不一樣,從魚的外觀可以分辨出魚的味道,而我們多數人在同對手打交道很長時間後,仍然對對手的情況知之甚少。而且我們還缺少對他們了解的好奇心,這樣粗枝大葉地做生意,又怎麼能指望獲得全麵的勝利呢。

還有的人士對信譽的依賴過分突出。不錯,越來越多的商人懂得建設良好的信譽意味著生意的興隆。信譽作為自己的事情,當然越牢固越好,但具體到每一筆生意時,信譽是不能依靠的。

孫子兵法還說:兵不厭詐。懂得商場厚黑學的商人和高明的騙子都知道這個道理,很可能剛開始在你麵前顯示的幾次信用不過是誘你步向深淵的一個詐術。為什麼富豪爺爺讓小孫子第二次跳下壁爐時縮回雙手,就是告訴他這個道理。

在生意場上,即使成功地與對方做成了一筆生意,並不意味著下一次就有保證。人家不一定會因此信任你,你不必指望它會給你帶來多大的好處。同時,你也不能因此信任對方,生意場中,豈止沒有永遠的朋友,連兩次的夥伴也不應存在。

每次都是“初次”。如果單純地認為已經成功地做成了一次生意,所以這次也會和上次一樣取得成功,從而輕信對方的話,你就無法在商場上抵禦欺騙。

口頭協議是最危險的交易方式

在現代商場上,經營者講信用是很重要的,大部分經營者也都能自覺地遵守合同,但對於初涉商場的創業者,不能因生意能賺錢就忘乎所以,切不可搞“君子協定”,不可因為與對方稔熟,而忽略了簽約過程。口頭協議是最危險的交易方式,弄不好要“賠了夫人又折兵”,“雞飛蛋打一場空”。

掛在商人嘴邊常常有這麼一句口頭禪,叫做“空口無憑”。經營者置身於現代商場,而商場如戰場,其間充滿著欺詐、詭秘。交易時,任何經營者都不能掉以輕心,盲目輕信的人永遠不會成功,而且往往是別人吞吃的主要目標。按照商場慣例,即使對方是自己的親戚朋友和多年的交易夥伴,在進行大筆的買賣時,都應辦理簽訂合同的手續,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或沒法預見到的麻煩。如果經營者認為對方講信譽,雙方口頭約定即可,那麼,就很可能會受騙,尤其是與初次進行交易的經營者搞口頭協議受騙或吃虧的可能性更大。倘若對方是騙子,你肯定會成為他們的獵物。即使對方誠信且初始無心坑騙你,但當他發現協議對他不利或者有別的更好的生意可做時,他便可以輕而易舉地否認你們之間的約定,把你這個夥伴拋棄或者反咬一口,在這方麵栽了跟頭的例子不勝枚舉。

人們常常戲謔地稱不守信用的口頭協定為“君子協定——橡皮合同”,真是說撕就撕。深感“白紙黑字合同穩,空口無憑反吃虧”。某建築隊與當地一家水磨石場簽訂了一份購買2000平方米水磨石的合同,合同中沒有涉及關於質量要求的條款。待建築隊去提貨時,認為水磨石質量與訂合同時所提供的樣品不一致,很不滿意。於是,雙方經協議,口頭上確定每平方米價格降低3元,建築隊將預訂的水磨石如數提回。待結賬時,水磨石場要求按合同上規定的價格算賬,不承認原來兩家的口頭協定,建築隊有口無憑,隻好自認倒黴,按合同價格付了款,白白損失了6000元。

其實,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隻做口頭合同,搞“君子協定”,本身就是不合法行為。在市場經濟體製下,經營者參與生產、流通、分配與消費等整個活動之間靠的是與客體間的契約聯結在一起,而這種契約本身又需要完備的法律規範和保障。不合法的行為,當然就很難受法律的保護了,《經濟合同法》中明確規定:“經濟合同,除及時結清外,應采取書麵方式”,可見,口頭合同,君子協定很難端到“台麵”上去。然而,在目前的市場經濟交往中,憑口頭說的“君子協定”還為數不少。無數公司的事例說明,這種“口頭協定”在現代市場競爭中後患無窮。

按常規,經濟合同是經營者以法製勝的保證,但如果經營者簽的是口頭協議、君子協定,那麼他這個合同就是無效合同,當然也就不受到法律保護了。

如1988年2月6日,廣州鐵路局第二工程公司向衡陽市水口山二廠賠償屋架倒塌損失費28萬元一事,就是這方麵的原因造成的損失。該公司在1984年11月與水口山二廠簽訂了建房合同,同時,又與衡南縣的一個建築隊簽訂了部分建築分包合同。不久,鐵路局第二工程公司因另有任務撤出,向建築單位說明,征得同意,達成了終止總承包合同的口頭協議,同時,也與衡南縣那個建築隊也達成了終止分包合同的口頭協議。但口頭協定並沒有法律效力,衡南縣建築隊繼續施工,造成水口山二廠屋架倒塌的工程質量事故。於是就出現了已與水口山二廠口頭解除承建合同的鐵路局第二工程公司,仍要為分包的建築隊承擔賠償的事情。法律是無情的,口頭合同、“君子協定”這種在法場上站不住腳的東西,最終將會受到法律的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