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挖掘你的第一桶金(3)(2 / 3)

4.掌握敏銳的金錢感覺

金錢感覺是創業者必須掌握的一個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感覺。創業者對公司的金錢必須嚴格把關。公司的金錢不僅限於現金,還包括原材料、商品、設備,必須把這所有的一切都反映為金錢。創業者動用的金錢數目越大,人對金錢的感覺就會變得越麻木。公司的規模越大,創業者所動用的金額必然就會增大。日常動用巨額金錢時,小額鈔票常常顯得像垃圾一樣不予重視。如果每天操縱著10萬、100萬那樣巨額的現金,那麼對一兩萬就變得無所謂,則並不足為奇。

有一位創業者在公司資金籌措緊迫時,卻每天將1000元至2000元的鈔票扔在酒館裏。一邊說著還差二三百萬,一邊卻將公司的錢如湯水般拋撒。的確,一天即使節省了1000元,對於籌措的100萬算不了什麼,但是如果人們探究其資金籌措緊迫的原因之後,必然會考慮借債或貸款風險,而斷絕借其款項的念頭。

果然,這位創業者最終使公司倒閉了。俗話說,一分錢憋死英雄漢,不會珍惜小錢的人幹不了事業。

不是說要吝嗇,也不是說對金錢總是做精細打算,對自己囊中的金錢稍微大方一點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對公司的金錢一分也不能浪費。

一分也不能浪費並不僅限於現金,不用說商品,就連原材料、燃料、勞動力都不能浪費。它們雖然沒有露著金錢的麵孔,但在公司的經營活動中與金錢相同。

對金錢以外的東西,不少人都不具備以金錢的眼光去看待的感覺。因此,不少人看重金錢,卻在不斷地浪費商品和原材料,這些人也屬於金錢感覺薄弱型。

舉一個身邊的例子。假設借給了鄰居1萬元,到了約定的日子卻沒有還,心情非常壞。過了多久仍然沒還,於是怒上心頭,從此不再理那鄰居。

再者,假設某一家商店向鄰家賒了1萬元的商品,買東西的這方因為聽到“什麼時候付錢都可以”,不久就把這事完全忘記了,沒去付錢。鄰家的商店不久也忘記了,到結算的時候才想起,但是,已經是好幾個月前的事了。礙於難索取,於是,店主便說:“唉,算了吧!”不了了之。

前者對現金得不到償還怒上心頭,後者因為不是現金是商品而變得慷慨大方,可以說這完全是感覺的差別,實際上兩者都遭受1萬元的損失。後者由於不是從金庫支出的1萬元,沒有感到那麼心痛。店主在計算損失時,不是1萬元,而是進價的6000元吧!從金錢感覺來說,太過於遲鈍。

把商品看作與標注的價格相等的現金,才是敏銳的金錢感覺。l萬元的商品貨款呆賬了,必須看做是1萬元的現金損失。一般在貨款不能收回時,創業者常以進價和製造成本來計算,這種感覺太天真。如果接受了100萬元的票據,應該有借出了100萬元現金的感覺,如果具有了這樣的感覺,就不會那麼簡單地接受票據了。

退貨也一樣,如果有100萬元的商品退貨了,那麼就等於是從公司的金庫支出了100萬元現金。這樣的感覺往往使創業者有一種深刻的危機意識,將會更為謹慎的麵對自己企業的經營活動。

畫一張商海“尋寶圖”

如果你要去尋找一批埋藏的寶藏,那麼首先需要的是什麼?對,當然是一張尋寶圖。

現代社會的“尋寶”方式已經完全不同於基督山伯爵的時代了,但一張“尋寶圖”仍是最重要的。尋找寶藏是一件很艱苦的工作,這需要大量的調查尋訪活動,從成百上千的可能中判定寶藏的內容和埋藏點。

接著,便是繪製一張自己的尋寶圖,並以這張圖為資本,籌集資金、雇傭人員、租賃船隻、購買特殊的設備等等。在尋寶過程中,尋寶者還要經受惡劣的天氣、不友好的土著人、險要的地形和其他一係列困難的考驗。

從某種意義上講,尋寶就是一種純粹的冒險,有經驗的尋寶者總是竭盡全力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並盡可能地增加成功的係數。

我們提到尋寶,當然是因為它和你的創業活動有許多共通之處。你的“尋寶”活動的樞紐就是現代社會的尋寶圖——商業計劃,這一計劃重點回答了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是構成一個企業的所有策略的最基本因素:

我們現在位置在何處?

我們準備去哪裏?何時到達?

我們如何到達目的地?

因為商業計劃是你的事業的靈魂,所以我們把它的特性作一個集中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