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股市的未來(4)(1 / 2)

對於莊家在股票市場上大行其道,輿論一直頗有微詞,這種抨擊在2004年初隨著“中科係”事件的出現一度達到了高峰,但散戶股民對於莊家的出現倒並不十分反感。這是因為莊家的出現使二級市場的行情顯得十分火爆,股指不斷上升,給散戶股民提供了跟莊的機會。如果能從盤中發現一個莊股,並成功地在莊家發動行情之前就及時建倉,在莊家高位出貨之前又及時地離場,散戶股民確實可以得到豐厚的收益。因此,散戶股民對機構投資者一手操縱的莊股行情,懷著一種既恨又愛的心態。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跟莊炒作便成了散戶股民入市操作的一種很重要的手段。介紹跟莊技巧的圖書充斥於書市,證券報刊上介紹莊股動向的文章成了最受歡迎的內容,流風之下,一些擔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任務、一向正統的專業證券報刊也放下架子,開始向股民們傳授所謂“莊股的秘密”。

莊家這種說法隻是一種習慣的稱說,並無嚴格的法律界定。在現在的市場上,一些連續出現漲停板的股票特別引人注目,億安科技也正是因此而達到100元以上的股價並受到證監會的調查。但是冷靜一想,既然管理部門已規定每日的漲跌停幅度在10%以內,那麼隻要這個股票的單日漲跌幅沒有超過10%,即使有機構在連續買進促成了這樣的市場走勢,也不能輕易認定其違規,關鍵在於這個機構在這種買賣過程中是否出現了如內幕交易等為《證券法》所不允許的操縱市場行為。反過來說,一個機構操縱市場,也並非必然地會讓其所操縱的股票出現連續多日的漲跌停行情。這裏麵的情況十分複雜,並不是用一種市場表麵上的現象就可以解釋得清楚的,管理部門要進行有效的監管也存在著很大的難度。因此,隻要股票市場存在,莊家這種市場現象就不可能絕跡。既然我們承認莊家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甚至合法性,那麼作為散戶投資者來說,如果能夠跟在莊家的後麵搭上順風船,確實也是一種成功的投資之道。

一個莊家要想成功地完成做莊,確實會在市場上留下一些蛛絲馬跡。觀察個股K線圖的走勢,洞察莊家的建倉或離場意圖,對於跟風資金來說顯得很重要。比如莊家在吸籌過程中,在某一相對價位、某一相對時段的換手率會急劇放大,達到甚至超過100%,而其股價波幅卻相對平靜,一般隻在20%左右,如果用成交量柱線圖來觀察就會看到一個異峰突起的“量堆”,這表明有大資金開始介入該股。而股價經過長時間整理,最終向上突破整理區域,以並不很多的成交量慢步上漲,這表明莊家的洗盤工作已經完成,即將進入拉升階段。但一旦出現這種情勢,則離莊家派發出貨便為期不遠了。散戶股民如果能較好地把握住這種K線圖上的變化動態,常常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莊家的動向如果都被散戶掌握住了,莊家也就難以達到其做莊的目的了,甚至極有可能被別的機構套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為了完成做莊,莊家自然也會在K線圖上玩弄花招,在不同的做莊階段玩弄不同的“騙線”技巧,以此來欺騙市場,讓一些喜歡跟莊炒作的散戶股民做他們的“抬轎者”。為了以盡可能合算的成本得到做莊的機會,一些機構投資者在以莊家的麵目出現在市場上的時候,其“騙線”的手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他們有的運用震倉的手段,將跟莊者的底部獲利籌碼、“搶帽子”的短線客或心態不穩的跟莊大戶的籌碼震出,這樣就可以減輕獲利籌碼對其拉高股價的層層壓力,又可為日後的籌碼派發創造更為便利的條件,其具體手法有:在股價有一定升幅後的某一天裏高開後拋出大量賣單,使股價迅速下滑,高開低走的形態往往會令跟莊者不得不在中途逃離;利用個股的利空消息,如業績不佳或公司在經營中出現什麼麻煩,先掛出大量賣單引出獲利盤和割肉盤,或幹脆以跌停開盤,以此手段來不斷地清洗浮籌。也有的幹脆就以砸盤的惡劣手段來製造“騙線”行情。所謂砸盤,是幾個大莊家聯合在一起共同大筆拋售某一隻股票,使股價出現直線的下跌,在市場上引發恐慌氣氛。莊家砸盤的本意並不是為了讓股價真的往下跌,而是企望能在更低的價位上吸納股票以獲取暴利。這種砸盤手法很容易產生效果,普通股民眼看拋壓沉重,股價直線下跌,其心理壓力可想而知,不堪忍受者便會趕忙拋出手中持股,這正好中了莊家的圈套,你在這邊忙著拋,他在那邊忙著進,而且進到的都是便宜貨。

由此可見,雖然跟莊炒作不失為一種成功的散戶投資之道,但是跟莊炒作卻需要高度的智慧,並不是每一個散戶股民都能從中得到收獲的。莊家利用“騙線”的手段來騙取普通股民的籌碼,玩的是貓捉老鼠的遊戲,普通股民囿於自身的條件,入市資金少、信息渠道不暢、心理脆弱、風險承受能力差,因此實際上很難戰勝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