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福建省林農的效用函數
林農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指從事林業生產,經營管理一定數量的林地的農戶。其對待風險的態度究竟如何,本研究擬采取提問法獲得其效用函數。通過現場向林農提問,獲得原始數據,並進行綜合整理後,獲得林農這個群體的效用函數。當然,不同的人群對待風險的態度有所不同,同樣不同文化層次、不同地域、不同經濟水平的人群對待風險的態度也有所不同。為了便於研究,這裏擬將福建省林農作為一個整體,即作為一個群體,福建省林農的效用不受單個林農的影響。
用提問法測量效用函數時,通常有幾種做法:確定當量法、概率當量法、增益當量法、損失當量法。“概率當量法”問的是可能性,因此,這種方法可能會帶來更大的誤差,加上林農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也不宜采取這種方法。而其他方法也較為複雜。因此,本研究最適合用“確定當量法”來確定林農的效用函數。以下是確定當量法測定林農效用函數方案:
①你們家年平均收入是_______________元?
②目前你們家承包了多少畝林地(S)________________?
③你希望你們家的年平均收入達到多少元(X5)___________?
④現在有兩份工作,第一份工作的收入有一半可能就是一年X5元,有一半可能是工作一年一分錢收入也沒有;第二份工作是隻要你工作一年,就有一份固定收入,試問,除非第二份工作給你多少錢(X3)________________時,您才會放棄第一份工作而選擇第二份工作?
⑤由於某種原因,情況發生了變化,第一份工作的收入有一半可能是X3,有一半可能是一分錢沒有,這時候第二份工作給你多少錢(X2)________________時,您會放棄第一份工作而選擇第二份工作?
⑥又比如,第一份工作有一半可能收入X3元,一半可能收入X5元,同樣第二份工作要給您多少錢(X4)________________的固定年薪時,您才會選擇第二份工作而放棄第一份工作?
說明:問題①在於詢問被訪對象的基本情況;問題②用於加權,承包的林地越多,相應權數就越大,反之則越小;問題③在於將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的收入壓縮至[0,1]區間內,以便使個體相加有意義。問題③~④在於測量每位被訪者的效用函數。
本方案針對不同經濟水平的林農有不同的提問方式,每個問題中的數值會隨林農的期望收入水平變化而變化,評估效用函數時隻需將各個評估值縮減至[0,1]區間內即可,這樣可以消除收入水平對效用值的影響。最後再將評估好的效用函數的定義範圍從[0,1]區間擴大至相應倍數即可。
五、福建省森林火災保險定價研究
(一)福建省林農最高接受保費的推導與計算
由前述可知,計算林農願意接受的最高保費不僅與林農的效用函數有關,還與森林火災的損失分布有關。森林火災的損失分布在前文中已有過詳細介紹,但那裏的損失僅僅是停留在損失麵積上的,還達不到保險定價的具體要求。保險定價需要的損失額為具體的貨幣金額數字,因此,為了作保險定價計算,還必須找出森林火災損失額的分布函數。為了分析問題的簡單化,假設每公頃森林無論其樹種、林齡、交通條件等其他可能會影響林木價值的因素都是相同的,並采用福建省近幾年來森林火災保險的保險金作為每公頃林木的價值。這樣一來,便可直接利用損失森林麵積乘以單位麵積價值量,即可得到損失金額的價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