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儲蓄
1.什麼是教育儲蓄
教育儲蓄是指個人為其子女接受非義務教育(指九年義務教育之外的全日製高中(中專)、大專和大學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積蓄資金,每月固定存款額,到期支取本息的一種定期儲蓄方式。3個學習階段(即就讀全日製高中(中專)階段、大專和大學本科階段以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階段)可分別享受2萬元教育儲蓄的利息優惠及免稅政策,也就是說,一個人至多可以享受3次優惠。該種儲蓄的最低起存金額為50元,本金合計最高限額為2萬元。存期分為1年、3年、6年三個檔次。1年、3年期教育儲蓄按開戶日同期同檔次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6年期教育儲蓄按開戶日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利率計息,教育儲蓄在存期內遇利率調整,仍按開戶日利率計息。
2.教育儲蓄的對象
教育儲蓄的對象是在校小學四年級(含四年級)以上學生。享受免征利息稅優惠政策的對象必須是正在接受非義務教育的在校學生。
3.如何選擇教育儲蓄存期
一般來說,6年期教育儲蓄適合小學四年級(含四年級)以上的學生開戶,3年期教育儲蓄適合初中(含初中)以上的學生開戶,1年期教育儲蓄適合高二(含高二)以上的學生開戶。這樣,學生在接受非義務教育儲蓄時,就可以在教育儲蓄到期時享受優惠利率並及時使用該存款。
4.教育儲蓄有什麼功能
教育儲蓄是一種特殊的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具有存期靈活、總額易控、利率優惠、利息免稅、定向使用等特點,能積零成整,滿足家庭每月固定小額存儲、積蓄資金,解決子女非義務教育支出的需要。
5.教育儲蓄的各項手續
開戶:辦理開戶時,儲戶憑子女本人戶口簿(戶籍證明)或居民身份證等有效實名證件到銀行營業網點以其本人的姓名開立存款賬戶。代理人代為辦理時,代理人還必須同時出具自己的有效身份證件。
續存:開戶後儲戶可以選擇按月自動供款方式存入,也可根據自身收入情況與營業網點協商存入次數和存入金額。存入次數不少於2次,每次存入金額小於或等於1萬元,起存金額為50元,按月存入,每次存入固定金額,中途如有漏存,應在次月補齊,未補存者按照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的有關規定辦理。存入金額,本金合計最高不超過2萬元。教育儲蓄不支持預存。
支取:教育儲蓄執行到期支取方式。儲戶辦理教育儲蓄支取業務時必須持存折、身份證或戶口簿(戶籍證明)等有效身份證件和正在接受非義務教育的學生身份證明到營業網點辦理支取手續,一次支取本金和利息。儲戶憑存折和教育儲蓄支取證明(以下簡稱證明)支取存款時享受利率優惠,免征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銀行機構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後,應在證明原件上加蓋已享受教育儲蓄優惠字樣的印章,一份證明隻享受一次優惠。不能提供證明的,其教育儲蓄不享受利率優惠,即1年期、3年期按開戶日同期同檔次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6年期按開戶日5年期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並按有關規定征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
逾期支取與提前支取:教育儲蓄逾期支取時,其超過原定存期的部分按支取日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不享受教育儲蓄優惠政策,並按有關規定征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教育儲蓄提前支取時必須全額支取。對提前支取若能提供證明的儲戶,按實際存期同檔次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利率計付利息,同時享受教育儲蓄優惠條件。對不能提供證明的儲戶,按實際存期和支取日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如中途漏存,應於次月補齊。
異地托收:凡因戶口遷移而辦理教育儲蓄異地托收的儲戶,必須在存款到期後辦理。儲戶須向委托銀行提供戶口遷移證明及正在接受非義務教育的身份證明。不能提供證明的,不享受利率優惠,並應按有關規定征收個人存款利息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