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這首詞是蘇軾婉約詞的代表作,用典較少,通篇采用白描手法,以虛映實,既寫了妻子王弗,又寫詩人自己,這種與“大江東去”截然不同的風格,讓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字一句中隱含的真情:“這首詞像是春蠶吐絲,又像是幽山流泉,從詩人的胸臆中瀉出,非常質樸自然。全詞無矯飾之情,無故作之態,不以使事用典取勝,也不以鍛煉詞句生色,完全以平常語言寫出來,卻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其原因就在於以情動人。”(周先慎《中國文學十五講》)透過這首情調淒涼哀婉的詞,我們仿佛能看見蘇東坡於月夜在妻子的墳前哭泣,追憶那“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隻道是尋常”。通過這首詞,他脫掉了豪放詞帶給他的無堅不摧的盔甲,卻也讓我們看見了一個更真實的蘇學士。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的上闕描寫的實在太華麗,花千樹,星如雨,玉壺轉,魚龍舞,真是“花市燈如晝”,讓我對元宵這個流傳千年的節日有了非同一般的好感。似乎隻要閉上眼,就能看見那天人們的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在萬千燈影處上映著一夜魚龍舞,似乎是千年前的元宵,又似乎是我們度過的每一個與家人歡聚的元宵。然而,由於王國維的引用,詞的最後幾句更為人所熟知:“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人稱其為“秦周之佳境也”(彭孫遹《金粟詞話》)。確實,如果沒有了最後幾句,這首詞隻是一首文筆較優美的愛情詞,而此句一出,頓時表明了作者不肯同流合汙的高貴品格,境界全出,也讓辛棄疾在婉約詞的領域牢牢占有了一席之地。所謂“人們稱讚辛的豪放沉鬱的詞作,也讚美他婉約含蓄的詞作,這首《青玉案·元夕》詞就是這後一方麵的代表作之一,曆來多有美評,他的好,在於創造出了一種境界。”(《唐宋詞選析》)
(五)
我曾臆想過純粹的婉約詞的時代,但翻開史書就會發現,那隻是我的一相情願。在曆史中,能找到婉約詞的地方,就能找到豪放詞。同樣,就像蘇辛等人的筆下也有離愁別恨、兒女情長一樣,婉約派詩人的筆下也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之類的豪情壯語。
我曾寫過一篇作文,是論剛與柔的關係。在此處,豪放詞就是山一樣的剛,而婉約詞就是水一樣的柔,正像山間總有水環繞一樣,剛柔本是相輔相生,而豪放詞與婉約詞也同樣互為補充又互相交融,構成一種和諧的境界,不管是隻有豪放詞還是隻有婉約詞,中國的古詩詞都是不完整的。隻有兩者在一起,才能使中國古詩詞成為世界文學史上一大高峰,而兩者的互相映襯,也使得剛愈剛,而柔愈柔,更突出了兩者的鮮明特色。
我喜愛婉約詞,但這不代表我不愛豪放詞,我想,我們欣賞古代詩文不應放過其中任何一個方麵,而我們的人生也應是剛與柔的交融,於大處豪放恢弘,總攬全局,於小處婉約溫柔,心事縝密。我願有山一樣剛直的脊梁,任憑他風霜刀劍嚴相逼,我也會堅守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像山一樣屹立不動。我願有水一樣柔和的胸懷,凡事包容,凡事多思考,像水一樣包容與變通。
我願讀一首詞,不管它是婉約還是豪放,隻要它能帶給我美的享受。
我願讀一首詞,不管它是婉約還是豪放,隻要它能讓我體會到一些哲理。
我願讀一首詞,在竹林下湖泊邊高山頂或是任何一個靜謐的地方,細細體味其中的一字一句。
願讀一首詞。
——願讀一首婉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