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將適量的股票在合適的時候轉為開放式基金
李女士原來投資30萬元購買的股票現在被套牢,非但沒有獲得預期的收益,反而縮水不少。從她敢於進行大額股票投資的行為來看,李女士肯定是一個比較有經驗的老股民,但是最近幾年的股票市場跌宕起伏,當年火爆的股市場景已經一去不複返了,股市上的錢是一天比一天難掙。在這種情況下,建議李女士尋找恰當的時機,逐步減少手中股票的持倉量。例如,待股市回暖,可速將手中2/3市值的股票予以套現。然後把這些空置的資金轉向基金方麵,以申購的方式,購買南方穩健成長、易方達平穩、嘉實增長等收益較為穩妥的開放式基金。相比較而言,開放式基金的收益率某些時候會低於股票,但是選擇這類基金可以規避因炒股時選錯個股而帶來的風險,並且從總體而言,基金市場的跌幅要永遠小於整體股市,所以用一部分家庭自有資金購買開放式基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家庭的投資風險。
3.用國債或者債券基金代替銀行儲蓄
國債可以說是收益最為穩定的投資,同時可以享受免利息稅的優惠,特別是目前我國國債的發行量越來越大,品種也變得越來越多。因此,張先生應充分利用即將到期的銀行存款和活期存款購買期限較短的電子化憑證國債。此類國債的期限多為一到兩年,在利率進入上升通道的情況下會獲得比較大的投資收益。如果想進行長期投資,張先生可到銀行或證券公司購買記賬式國債,這類國債期限雖然比較長,但是收益水平是所有國債中最高的。此外,張先生也可以選擇購買一定數量的債券式基金,享受分紅和基金增值。
4.增加家庭抵禦風險的能力
李女士從事個體經營,沒有相應的社保和醫保作為保障,所以,她應該通過購買商業保險來提高個人的抗風險能力。例如,各種養老性質的商業保險,新華人壽的“錦繡年華”養老年金保險、太平“福滿堂”年金保險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同時還可選擇購買住院醫療附加險、重大疾病險以及適量的壽險,這些險種可以幫助家庭抵禦各種意外事故帶來的風險。此外,考慮到孩子將來的教育支出,張先生夫婦可以為孩子購買教育型保險,當然,這時一定不能有所偏向,要對所有孩子都視如己出,一碗水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