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2章 月收入5萬元再婚家庭理財方案(1 / 2)

張先生是一家外企的部門經理,幾年前與妻子離異,有一個6歲的女兒,歸自己撫養。2008年春季,經人介紹與李女士相識,並於春節前登記結婚,組成了新的家庭。張先生月薪7000元,有10萬元儲蓄存款,其中8萬元是一年定期存款(即將到期),2萬元為活期存款。李女士經營著一家化妝品店,由於經營有道,生意很好,每月純收入在2萬元左右。再婚前,她的現金類資產已經達到30萬元,其中,持有20萬元的股票(按最新市場價計算),開始買這些股票時投入30萬元,後因股市下跌造成縮水;兩年前借給朋友10萬元做生意,兩人協議借款年利率為10%,與前夫所生的女兒現歸男方撫養,她每月支付500元的撫養費。

狀況分析

離婚現象在中國變得越來越普遍,而大多數離婚者會經過一定時期的心理調整後繼續組成新的家庭。對此,有關專家認為,再婚和第一次婚姻往往存在很大差異,再婚者在人際交往、家庭責任、心理等方麵都存在不少問題和壓力。首先,再婚者容易受到前一次失敗婚姻的影響,對組成新家庭信心不足,對另一方產生戒心。這樣就容易在感情和經濟方麵有所保留,擔心一旦投入全部真心後,結果又換回對方的一次傷害。其次,由於牽扯到雙方前段婚姻所生的子女,有的甚至還要加上再婚後生育的子女,如此一來,再婚者的家庭關係就變得非常微妙,也因此會比普通家庭增加更多的開支,所以再婚家庭掌握科學的理財方法十分必要。

張先生一家每年的收入在30萬元左右,新家庭擁有的現金類資產為40萬元,其中銀行儲蓄所占比例為25%,股票投資為50%,民間借貸為25%。家庭財務狀況分析表明,張先生一家年收入水平較高,資金積累較為雄厚,經濟基礎比較牢固,並具有很好的擴大投資潛力。但是,從家庭理財結構來看,夫妻二人的理財似乎走入了兩個極端。張先生顯然屬於比較保守的人,願意把自己的大部分個人財產全部存入銀行,但是這樣一來,儲蓄存款的年收益很難抵擋物價上漲,要冒著很高的資產貶值風險。而李女士則屬於冒險一族,幾乎把所有的個人資產都用來進行風險投資。隨著夫妻二人年齡的不斷增長,這個家庭對風險的抵禦能力將會越來越差,股票資金所占比例太高會威脅家庭財產的安全;民間借貸雖然收益較高,但所承擔的風險也大,如果債務人惡意逃債或者因經營不善而虧損,就會使李女士血本無歸。此外,李女士是私營小業主,缺少各種保險保障。因此,張先生一家的理財必須要作出重大調整。

專家建議

1.夫妻加強溝通互信,實行家庭理財AA製

兩個各自經曆過失敗婚姻的人能夠走到一起,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個人財務的處理方麵,雙方要以誠相待,不要對對方有所隱瞞,同時要注意夫妻之間的交流,及時就有關問題達成一致。從單純的理財觀念來說,張先生夫婦的理財行為其實具有很好的互補性,張先生應向李女士多學習一下投資的理念,而李女士也應借鑒張先生努力規避風險的理財風格。在雙方互信的基礎上,建議夫妻二人實行AA製的理財方法。因為對於再婚的兩個人來說,不但要履行贍養各自父母的義務,還要對自己原來的子女盡到做父母的責任,如果兩個人的“財務”混到一起的話,時間一長,很容易形成“厚此薄彼”的矛盾,所以,雙方財務各自獨立的AA製對他們這樣的再婚夫婦來說最恰當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