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分散程度
如果投資者的實際操作能力較高,投資經驗較豐富,並且有較多的看盤時間,那麼就可以適當增加持股種類。如果投資者沒有很強的投資實力,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盤麵變化,或者是剛剛進入股市的新手,則不能高度分散投資。
(2)根據投資的方式確定分散程度
如果是立足於中長線的穩健型投資者,可以適當加大分散程度;如果是偏愛短線的激進型投資者,為了便於在實際操作中靈活機動地規避市場風險,選股的種類不能太多。
(3)根據自身的資金實力大小來確定分散程度
資金實力強的投資者可以適當多的持有股票種類,資金少的則應少持有股票種類。因為,持有股票種類多了,容易分散注意力、降低操作效率,特別是資金少的投資者,持有股票種類過多時,反而會造成交易費用的上升。
(4)根據市場所處位置的高低來確定分散程度
當大盤處於“高處不勝寒”的曆史高位時,持股種類數量要少,一旦遭遇不利因素時,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止損出逃。當大盤處於較低位置時,可以采用分散投資策略,逢低買入。
(5)根據操作方式的不同確定分散程度
追漲型操作必須緊跟市場熱點,選擇最主流熱點的最強勢股,這類股票可供選擇的數量本來就不多,而且追漲操作本身就具有一定風險。因此,這時投資者在選擇股票種類數時要掌握“少而精”的原則。低買型操作,即是在股市低迷、個股廉價時,選擇未來可能有較大上漲空間的潛力股,由於這時熱點不明確,投資者需要在若幹個最有可能成為未來熱點的板塊中分別買入,這樣,將來無論哪個板塊先啟動,投資者都可以應對自如,因此,這種類型的操作需要分散程度較高。
2.分散投資品種的選擇
分散投資的時候還必須注意對投資品種的選擇。在上市公司的行業、業績、題材、概念和市場表現等方麵,選擇不同的品種進行多元化的投資。例如:可以買進銀行股、地產股,也可以買進鋼鐵股或造紙股,當銀行股下跌,有可能鋼鐵股上漲,那麼,投資者就可以降低由於某一類型股票的非係統性風險而帶來的收益不確定性。
但是,如果該投資者買進的是同一類型或板塊的股票,就達不到分散投資和防範風險的目的。例如某投資者買進的10隻股票全部是地產股,在地產股受到行業政策變動等因素影響而出現全麵下跌的時候,那麼該投資者則會遭遇較大損失。所以,對於分散投資的品種選擇,必須重視在種類和特征上保持分散化的原則。
基本麵分析要點:
1.非係統性風險指的是由於某種因素對市場中部分股票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導致該部分或個別股票呈現出的風險。這種風險主要影響某一種股票,因此也可稱為可分散風險。
2.非係統性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四類:經營風險、財務風險、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
3.由於非係統性風險是個別性風險,因此投資者可以通過分散投資的方式來消除這種風險。在分散投資時要注意分散程度和分散品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