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叫阿克頓(1834~1902)的英國曆史學家講過一個分粥的故事。
有七個人組成的小團體,其中每個人都是平凡而且平等的。他們沒有凶險禍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
他們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過製定製度來解決每天的吃飯問題——要分食一鍋粥,但並沒有稱量用具或有刻度的容器。
這裏有幾種不同的分配方法,不管哪一種,當然前提都是希望達到最公平的狀態,使每個人分到的粥是一樣多的。
第一,指定一個人負責分粥事宜。很快大家發現,這個人為自己分的粥最多。於是又換了一個人,結果總是主持分粥的人碗裏的粥最多最好。阿克頓的結論是:權力會導致腐敗,絕對權力絕對腐敗。
第二,大家輪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這樣等於承認了個人為自己分粥的權利,同時給予了每個人為自己多分粥的機會。雖然看起來平等了,但是每個人在一周中隻有一天吃得飽,其餘六天都饑餓難挨。
第三,大家選舉一個信得過的人主持分粥。開始這位品德尚屬上乘的人還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開始為自己和溜須拍馬的人多分了。
第四,選舉一個分粥委員會和一個監督委員會,形成監督和製約。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於監督委員會常提出各種議案,分粥委員會又據理力爭,等分粥完畢時,粥早就涼了。
第五,每個人輪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個人要最後一個領粥。令人驚奇的是,在這個製度下,七隻碗裏的粥每次都是一樣多,就像用科學儀器量過一樣。每個主持分粥的人都認識到,如果七隻碗裏的粥不相同,他確定無疑將享用那份最少的。
對我們的啟示是: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結果。當然是最後一種分配方式最公平,所以,如果想得到公平,就需要有製度的保障,一個企業有了好的製度,就可以保證多做多得,少做少得,這樣可以保護雇員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那麼企業的生產力必將提高。
最後,關於公平與否的問題,這裏有一個小故事,供大家思考。
小母雞在穀場上扒著,直到扒出幾粒麥子,她叫來鄰居,說:“假如我們種下這些麥子,我們就有麵包吃了。誰來幫我種下它們?”
牛說:我不種。
鴨說:我不種。
豬說:我不種。
鵝說:我也不種。
“那我種吧。”這隻小母雞自己種下了麥子。
眼看麥子長成了,小母雞又問:“誰來幫我收麥子?”
鴨說:我不收。
豬說:這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牛說:那會有損我的資曆。
鵝說:不做雖然餓一點,但也不至於餓死。
“那我自己做。”小母雞自己動手收麥子。
終於到了烤麵包的時候,“誰幫我烤麵包?”小母雞問。
牛說:那得給我加班工資。
鴨說:那我還能享受最低生活補償嗎?
鵝說:如果讓我一個人幫忙,那太不公平。
豬說:我太忙,沒時間。
“我仍要做。”小母雞說。
她做好五根麵包並拿給她的鄰居看,鄰居們都要求分享勞動成果,他們說小母雞之所以種出麥子,是因為地裏找出了種子,這應該歸大家所有,再說,土地也是大家的。但小母雞說:“不,我不能給你們,這是我自己種的。”
牛叫道:損公肥私!
鴨說:簡直像資本家一樣。
鵝說:我要求平等。
豬隻管嘀嘀咕咕,其他人忙著上告,要求為此討個說法。
村長到了,對小母雞說:你這樣做很不公平,你不應太貪婪。小母雞說:怎麼不公平?這是我勞動所得。村長說:“確切地說,那隻是理想的自由競爭製度。在穀場的每個人都應該有他該得的一份。在目前製度下,勞動者和不勞動者必須共同分享勞動成果。”
從此以後他們都過著和平的生活,但小母雞再也不烤麵包了。
針對這個故事,你如何看待“公平與不公平”?
知識鏈接:
帕累托法則
帕累托法則又稱80/20法則、二八定律、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則、不平衡原則。此法則是由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提出的。80/20的法則認為: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努力和報酬之間本來存在著無法解釋的不平衡。一般來說,投入和努力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多數,它們隻能造成少許的影響;少數,它們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響。
一般情形下,產出或報酬是由少數的原因、投入和努力所產生的。原因與結果、投入與產出、努力與報酬之間的關係往往是不平衡的。若以數學方式測量這個不平衡,得到的基準線是一個80/20關係;結果、產出或報酬的80%取決於20%的原因、投入或努力。例如,世界上大約80%的資源是由世界上 15%的人口所耗盡的;世界財富的80%為25%的人所擁有;在一個國家的醫療體係中,20%的人口與20%的疾病,會消耗80%的醫療資源。80/20原則表明在投入與產出、原因與結果以及努力與報酬之間存在著固有的不平衡。這說明少量的原因、投入和努力會有大量的收獲、產出或回報。
80/20關係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基準。一個典型的模式表明,80%的產出源自20%的投入;80%的結論源自20%的起因;80%的收獲源自20%的努力。80/20原則包含在任何時候對原因的靜態分析,而不是動態的。使用 80/20原則的藝術在於確認哪些現實中的因素正在起作用並盡可能地被利用。80/20這一數據僅僅是一個比喻和實用基準。真正的比例未必正好是80%:20%。80/20原則表明在多數情況下該關係很可能是不平衡的,並且接近於80/20.
80/20原則極其靈活多用。“它能有效地適用於任何組織、任何組織中的功能和任何個人工作。”它最大的用處在於:當你分辨出所有隱藏在表麵下的作用力時,你就可以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最大生產力上並防止負麵影響的發生。
80/20法則專家告訴我們,要遵守下列事項:
鼓勵特殊表現,而非讚美全麵的平均努力;尋求捷徑,而非全程參與;選擇性尋找,而非巨細無遺的觀察;在幾件事情上追求卓越,不必事事都有好表現;在日常生活中,找人來負責一些事務,我們可以讓園藝師、汽車工人、裝潢師和其他專業人士來發揮最大的效益,不需事必躬親;小心選擇事業和雇員,如果可能,就自己當老板;隻做我們最能勝任且最能從中得到樂趣的事;從生活的深層去探索,找出那些關鍵的20%,以達到80%的好處;鎖定少數能以80/20法則完成的目標,不必苦苦追求所有機會。當我們處於創造力巔峰,幸運女神眷顧的時候,務必善用這少有的“幸運時刻”。
80%的人是窮人,20%的人是富人。
80%的人掌握世上20%的財富,20%的人掌握世上80%的財富。
80%的人用脖子以下賺錢,20%的人用脖子以上賺錢。
80%的人是負麵思考者,20%的人是正麵思考者。
80%的人在賣時間,20%的人在買時間。
80%的人想找一份好工作,20%的人想找一位好員工。
80%的人受別人支配,20%的人在支配別人。
80%的人在做事情,20%的人在做事業。
經濟學家說,20%的人手裏掌握著80%的財富。
心理學家說,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類80%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