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月國傳奇(三)(2 / 2)

奘曰:“既如此,汝知戒定慧行相如何?與吾說看。”

國王答曰:“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彼說如此,未審和尚以何法誨人?”

奘乃曰:“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如汝師所說戒定慧,實不可思議。吾所見戒定慧又別。”

國王疑惑曰:“戒定慧隻合一種,如何更別?”

奘乃曰:“汝之戒定慧,接大乘人;吾之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誠聞偈悔謝,乃呈一偈:五蘊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還不淨。”

奘法師的聲音隨著壇的擴大傳遍方麵千裏之內,此開講之地,是工匠特別製作的,如當時奘法師於玉門關的開講一樣,本身年少,聲音宏亮像似龍音,又有如天壇擴音加持,壇下大眾自是聽的清清楚楚。不過此時的壇下,大眾一片沉默,他們從未聽過有法師如此講法,都陷入了震撼......

“這怎麼可能......”

“這......”

“此法師可比五百年前的世親法師!”

......

奘又曰:“汝國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智根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

聞言,大眾有所感悟,一起禮拜啟師曰:“如何是不立義?”

奘曰:“自性無非、無癡、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

大眾聞言,久久縈繞於心......再次震撼不能自已......奘法師之名從此留名北月之國也。

時北月之國第一高僧路遇此聽奘開講,乃對聞法者曰:“此支那僧智力宏瞻,顧此眾中無能出者,以其明懿足繼世親昆季之風,所恨生乎遠國,不早接聖賢遺芳耳。”就是說奘法師乃天才也,在這北古印度沒有人能夠超過他,可比曾經這裏的第一人世親法師,遺憾我生的太遠,不早早的迎接他來此,實遺憾也!

不過今仁之盛世開啟!世親等人又會以穿越的方式回來了,那麼就可以見到當年佛之集結的盛況,還有最好奇此中原三藏法師與眾多天才古法師之間的第四次佛之集結中又有何故事呢?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