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最後一篇為《所有人寫所有人》寫的稿子了,因為馬上總稿就要被交付到印刷廠,把虛擬的電子數據變成實在的鉛字。
這本書的誕生與一個地方密切相關,那就是枝江一中,可以說如果沒有枝江一中,就沒有17班,我們可能無法相遇,也就沒有這本書的提議和書中各種各樣的故事。
我常常想,如果當初沒有從馬店四小轉入英傑,轉入英傑沒有考上一中,考上一中沒有轉到文科班,每一步的差錯都會導致現在的我不再是現在的我。但時間的軌跡是永恒不變的,不管人力(時光機)如何地改變,時間都會毫不費力的修正過來,引向同一個結局。
2011年的九月,我正式成為一中理科班的一員,整天與加速度,原子,細胞等名詞為伍,這是很鬱悶的,因為我對數學類的東西十分反感。就在這樣一種鬱悶的情況下,我卻覺得窗外的藍天,樹林,草地,南飛的大雁是那樣新鮮,疾風呼嘯掠過纖細的樹梢,奔向遠遠的村莊,一直延伸到比地平線更遠的地方,夏天的大雨和秋天的落葉,冬天的霜雪和春天的陽光,都是新的模樣,因為我來到了一個新的,不再是小學和初中時那一隻手便可以遮住的世界。
但即便如此,我畢竟是在讀高中,要考大學,所以我跳到了文科班,開始與經濟,朝代,洋流為伍,此外還看了許多在理科班不能看的書,大多也忘了,記憶中走廊養著的馬蹄蓮和風信子很美。所以我的高一就在這樣朦朦朧朧模模糊糊的,像十月桂香,感覺很快的結束了。
高二的生活踏實多了,因為已經在一個地方生活了一年了,看見新一輪的小學弟就像看見了過去的自己,看見學長又覺得還很遙遠,隻要學好功課其他的就隨波逐流就好了。初春繁盛的櫻花,晚自習的廉價而美味的紅豆麵包,偷偷在課上看格言,意林,課下時相互熟絡的交談,這是最美好的時間。
時光總是不停歇,日夜兼程的飛奔。我們總是希望著高三晚點到來,但他終究還是到來了。現在想起高三,還是由不住地眼前一黑,紛飛的不是血色的玫瑰,而是無盡的試卷,比雨點還密地傾瀉下來,把人無聲無息地埋在下麵。很多人說,上過高三,高考後連做夢都會夢見高考考場驚出一身冷汗。我承擔著這樣由先行者製造的巨大心理壓力開始了高中最後一段的旅程。不管是因為高考的無可奈何,還是在想亡羊補牢,不留過多的遺憾,我終於狠下心來認真讀書了。人在認真時感覺時間特別短暫,每天我走在破曉的街道,看著日出熔岩般很快的將世界點燃,黑色的眼流動著金色的光。晚上萬家燈火慢慢地熄滅,還有一盞孤獨的亮著,仿佛汪洋大海中的一帆小船,直到月亮沉入東方的高樓中,天地終於渾然一片。一天又一天,筆下的軌跡寫寫停停。令人驚訝的是,高考那被人稱為“黑色六月”的時間也這樣吱溜一聲地滑過去了,不知不覺,沒有什麼特殊的儀式感,照樣吃東西喝水,考完了也沒有想象中的徹夜狂歡,反而和往常一樣早早睡,唯一的不同就是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慢慢地吃飯,走路,無憂無慮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隻是一個漫長的夢。
高考結束後我重新站在高三班級外,看著下麵的樹林靜靜佇立,天上的輕雲靜靜飄散,風依然吹著我的胸膛,教室裏傳來我們朗讀過無數遍的課文,和三年來的每一個日子都一樣,隻是我已經離開。竹子換了一茬又一茬,根還是老樣子。
就這樣,三年前我急匆匆地來到一中,三年後我又急匆匆地離開,回想這一千多天,我覺得很懷戀,但更多的是遺憾,因為我發現我的高中一直都是急匆匆地度過,沒有個性,沒有停下來做好一件事,我後悔沒有吃夠二樓的龜苓膏,我後悔沒有做對那一題,我後悔沒有鼓起勇氣對喜歡的姑娘說出心聲即使被毫不猶豫地拒絕,我後悔臉皮太薄……很多很多,很多後悔,若還可以再重來,是否會彌補上呢?
從日出到月落,這就是我的一中生活。大學後我總覺得很空虛,有一種愧疚感,因為我習慣了一中的生活,有那麼多事等著我去做,有那麼多即使你活成狗也圍在身邊說說笑笑的人,有那麼多永遠聽不厭的話題。我喜歡的不僅僅是那些過去的歲月,而更多的是曾經那麼努力,那麼沒有用卻不要臉的麵對一切困難,摔在地上爬起來呲嘴大笑的自己,多麼的傻X而帥氣啊。
這是《所有人寫所有人》收稿的最後一篇,我把這接近兩千字的篇幅送給永恒的時間,送給我最喜歡的湖北省枝江一中和千千萬萬人中平凡的閆小堯同學,謝謝你!謝謝你牽住我的手,謝謝你沒有放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