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未雨綢繆——建立退休基金(1 / 3)

一般小夫妻們很少會一輩子都不間斷的工作,隨著年齡的增長,勢必有一天會退休。那也就是說小夫妻不可能在一生的任何時候都保證賺取一定比例的家庭收入,在退休後他們賺取收入的能力會大幅度下降。麵對這個殘酷的事實,小夫妻們在籌劃家庭理財方案的時候就不能不考慮到退休以後的事情了。

小夫妻退休理財計劃應該包括:退休後的消費、其他需求及如何在不工作的情況下滿足這些需求。單純依靠政府的社會養老保險,隻能滿足一般意義上的養老生活,要想退休後生活得舒適、獨立,小夫妻們還要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因此,在家庭資金的運用上,小夫妻們必須要在有工作能力時規劃出一部分準備給退休後自己養老使用。

第一節 退休投資及早開始

小夫妻們是否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老了誰來養?

在計劃經濟時代,多數人能夠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靠國家!這也是適合當時社會發展的,因為在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消費水平普遍不高,退休依靠國家每月定額的退休金加上少量積蓄,足可輕鬆應付退休後生活開支。現實中,10年以前、甚至5年前退休的人也幾乎都享受了這一待遇。

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經濟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已經不再是大規模國家公有,而是在向著自主經營的趨勢發展。因此,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就成為現代企業共同經營的目標,同時雇傭關係也就變得更加明確,相應的,企業當然不會再為員工的生老病死支付全額費用。隨著社會普遍消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無論是企業的退休金製度,還是國家的養老金製度,都已經不能滿足普通家庭小夫妻養老的全部需求了,也就是說如果僅僅依靠國家與企業發放的養老金與退休金來維持退休後的生活,恐怕小夫妻們今後的生活質量根本無法與年輕時相提並論。小夫妻們可能會抱怨,在退休了之後將不會再像他們的前輩那樣幸運,然而抱怨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由此產生的養老觀念的變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小夫妻們將無法回避。

目前的情況是,小夫妻們工作隻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工作合同,並且一直連續下去,到退休的時候可以享受基本的養老保險金,這是由個人和企業共同繳納形成的。然而,這僅僅隻是基本的養老保險,它遠遠不能滿足小夫妻退休後生活的需要,如果想要維持在退休前後的生活水準不至於相差太大,小夫妻們就必須要提前想些辦法了。但無論采用什麼樣的辦法,我們都需要提醒小夫妻們,任何辦法都必須在一個大前提下:養老必須要靠自己。對於這一點,每對小夫妻不僅要有這樣的思想準備,而且還應該及早在行動上付諸實施。

自己養老這話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卻並不簡單。特別是剛剛建立家庭的小夫妻,一定會覺得養老是件很遙遠的事情,因此往往不能加以重視,或者認為以後再說也不遲。甚至還有一些小夫妻認為,公司已經給自己交納了社會養老保險,這難道還不夠嗎?我們的回答是:不僅不夠,而且是遠遠不夠!

於是,殘酷的現實告訴小夫妻們:社會經濟的發展已經決定了他們不僅要自己養自己的老,而且要從現在就開始準備,越快越好!

從現有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來看,越早購買,付出的保費總數就越少,交費的年限也會越短;越往後拖,所繳納的費用就越高。小夫妻在年輕的時候,收入能力普遍很強,不僅能夠保障家庭正常生活,還能夠有很大一部分積蓄,可以輕輕鬆鬆地從中拿出一小部分來購買補充養老保險。相反年紀越大,距離退休時間越近,交費的負擔也會越來越重。

也許有些白領小夫妻會對我們上麵的觀點嗤之以鼻,他們認為自己有足夠的存款,即使不特別進行養老基金規劃也不會對退休後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這種觀點是大錯特錯的!不管小夫妻們已經有了多少錢,都不能高枕無憂,要知道人的欲望與不安都是永無止盡的。世界上有多少人擁有上億資產,卻還沒有退休?由此可以看出,錢永遠買不到人們所有的欲望,也不可能帶給人們足夠的安全感。在這裏小夫妻們一定要明確:在退休前,收入是你生活中的重心,而在退休後,支出是你生活的重心。

然而對收入有限的小夫妻們來說,一方麵要忙於對家庭資產的增值投資,一方麵要進行退休基金的規劃,這好像有些矛盾。那麼,小夫妻們到底要如何在一方麵實施家庭投資的前提下,對自己的退休養老進行規劃呢?

白先生夫婦兩人都剛剛步入而立之年,並有相當穩定的職業,隻是工作壓力很大。白先生月收入6000元,白太太月收入4000元,目前兒子每月入托支出500元,房子月供3200元,還款時間為20年,舊房出租的收入為每月2000元,用於還貸還差1200元;車供2800元,三年償還期。早在6年前雙方都已購買了一份壽險,待退休之後每3年可獲得1500元的返還金。雙方父母均已退休,且有固定的退休工資和醫療保險。

從白先生夫婦的實際收入情況來看,可以算得上是收入非常優厚的家庭,而從白先生一家的生活需求來說,他們采用的也是那種緊跟時代,超前消費的生活方式。因此,家庭提前支出的消費幾乎占了家庭全部消費的總和。對於這樣一家高收入、高消費的家庭而言,設計一份符合家庭實際情況的理財計劃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份計劃中必須包括退休理財規劃。

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家庭實際上缺乏一個係統的理財計劃,他們所進行的投資行為與設想缺乏計劃性,也沒有統一進行家庭資產管理,更沒有為今後做出長遠的打算。根據這種白領三口之家的情況,我們建議其理財目標應定位於保持生活水準、提高投資比例、做好退休規劃。

從收入方麵來看,白先生夫婦每月10000元固定的收入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優越。而從家庭的理財目標來看,白先生準備在購置一處房產作為投資,這說明白先生的投資理財意識比較強,投資的方向也非常正確。

而從目前白先生家庭的理財情況來看,主要為以租養房,以收入支付日常開銷,以保險養老,理財結構有點單一。同時,從案例中還可以看出白先生的家庭需求呈現多樣化的趨勢,這類家庭在投資上往往比較大膽。而白先生家庭目前這種簡單化的理財方式不符合家庭理財風險分散的原則,因此我們建議,像白先生這樣的家庭應該實行組合投資理財,並突出理財的重點。

當然,向這樣的白領家庭往往會因為收入比較高而忽視了對退休養老的規劃。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目前白先生夫婦僅僅是為自己購買了壽險,而並沒有建立退休基金。因此我們建議,與白先生家庭情況類似的小夫妻,可以在這個階段通過投資理財組合來有意識地為自己的將來積累退休基金,可以采用股票與基金作為投資理財組合,現階段股票投資可以占主要投資地位,而隨著年齡的增加,小夫妻則需要逐漸減少股票投資,取而代之以風險性較小的基金作為投資重點。

另外,除了進行投資養老規劃外,小夫妻們在進行退休規劃時還要建立自己的養老賬戶,並不斷地往這個賬戶中積累養老基金,隻有這樣做才能為老年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需要提醒小夫妻們的是,隨著企業自主化跡象越來越明顯,作為社會人小夫妻的工作將呈現出不穩定的趨勢,調換工作與失業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是家常便飯,因此過去那種在退休前幾年開始準備退休金的做法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小夫妻們退休後的養老需求了。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小夫妻恐怕至少要提早15年來建立退休養老賬戶,隻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時間複利的效果,達到滿足退休生活需要的目的。

還是參照上麵的例子,類似白先生這樣的白領家庭,小夫妻目前年齡為30歲左右,退休年齡為55歲,預估活到70歲,退休後每月需3000元,預估通貨膨脹2%,以年平均報酬率10%計算,目前白先生需要每個月需投入1164元,才能完成家庭的退休投資計劃。同樣的條件,如果白先生40歲才開始準備,那麼每個月就要投入1906元才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對退休養老及早規劃的重要性。由此小夫妻們應該已經意識到對退休基金的規劃與行動應該及早開始,最遲45歲一定要進行退休養老的理財行動。

如果小夫妻們想要提早退休,那麼首先應該設定一個退休的時間,例如35年後,之後再依據家庭現在的收支情況來計算到退休當天的退休金準備金額。假設小夫妻目前淨資產是0元,每年收入6萬,退休準備金目標為50萬,如果小夫妻在這35年中努力增加收入減少支出,努力學習投資增加年報酬率,也許可以更提早退休,或是積攢起更多的退休準備金。

第二節 退休計劃的製定

在前文我們已經講過,退休是每對在職場奮鬥的小夫妻早晚不得不麵對的問題,尤其是工作年資越久的小夫妻就越能感受到退休規劃的重要。在退休這個問題上,最令小夫妻們發愁的無疑就是如何籌措足夠的退休金。尤其在今天,隨著養兒防老觀念逐漸的瓦解,麵對退休,小夫妻不能指望別人幫助自己,因此,一定要及早規劃,為自己的退休做好準備。

退休趨勢與理財規劃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當整個社會和經濟發展出現重大轉變,這些轉變不僅快速且變化難以捉摸,這就使退休的觀念與從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們姑且就把這些變化稱之為“現代退休趨勢”。它們包括:

1、自願提早退休

對於中年夫妻來說,他們很容易因為年紀已接近退休年齡,成為公司首批裁員對象或被迫納入優退名單,這一群上班族即使尚無考慮退休問題,也往往因不再具有年齡優勢而使工作的決定權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退休時間被迫提早”的趨勢相當明顯。

而相反地,正處於青壯年的小夫妻們,由於受教育程度高,對於工作的定義不隻是以勞力換取金錢,他們崇尚現代休閑生活與工作並重,重視努力工作、用力生活的人生哲學,所以對於退休時間表的看法,普遍自願提早退休時間,再利用餘生好好享受人生。由此看來今後小夫妻們的退休習慣將不再是被迫提早退休,而是自願提早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