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財富概念的數字遊戲,散戶要知道哪些(1 / 3)

1.1 對本書幾個重要問題的說明

巴菲特:市場就像上帝一樣,幫助那些自己幫助自己的人,但與上帝不一樣的地方是,他不會原諒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

本書有三個核心要素:其一是本書的閱讀與受益對象是天下A股散戶,與莊家、機構、主力等無關;其二是研究如何低價買進;其三是研究如何高價賣出。

不難想象,研究明白了這三個要素,在股市中賺錢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過現實很殘酷,在股市中賺錢,遠沒有想象中來得輕鬆。稍有股市閱曆的人都知道,那就好比火中取栗,與虎謀皮。

問題很複雜,形勢很嚴峻。在股市的遊戲規則裏,作為散戶,你沒有多少餘地可選擇。

想必讀者都有這樣的人生體驗,當麵臨複雜局麵而不知所措時,你往往需要盡快冷靜下來,盡可能簡單地抓住主要問題,然後理順各種關係,構建邏輯,梳理思路,這樣才有可能找準正確的方向。

美國投資大師斯坦利·克羅的座右銘是“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我的理解是:成功的秘密就是把簡單的事情認真做、重複做。

所以,本書正是按照上麵這三個核心要素的邏輯層次,安排章節布局,以求化繁為簡,希望有助於水落石出。第一篇我們研究散戶這個命題;第二篇和第三篇我們分別研究“低價買進”和“高價賣出”命題。

從本章開始的第一篇裏,我們致力於研究“散戶”這個要素。看看作為散戶,你需要知道什麼、做到哪些。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股市是天下第一亂局,也是天下第一變局。在你義無反顧地卷入這個局內之前,你應該對有些事情有充分的認識。

股諺:成功的密碼是,簡單的動作,不斷地正確重複。

摒棄或逃避綿密艱難的基本經驗積累過程,而試圖把籌碼押在終南捷徑上,是人性共有的弱點。股市新手往往栽在這一點上。

不必懷疑,必然有急功冒進的讀者,他們看輕或者忽視本書第一篇而直奔後兩篇——試圖試水終南捷徑,急於找到財富密鑰。筆者絲毫不懷疑更不否認天下散戶的虔誠——對“低價買進”與“高價賣出”的虔誠,那就是對真金白銀的虔誠!不過,蜻蜓點水不是虔誠者應有的表現。

筆者以為有一點不用懷疑:搏擊股市,你顯然不願意做終南捷徑上注定的失敗者。但真實的情況是,市場以殘酷的現實數據,闡述了一個20年顛撲不破的A股統計規律:七賠二平一賺。

網絡上流行著的一個“散戶心態圖”生動地反映了這一點。這個圖確實透露著一些顯而易見,但卻很嚴肅、很致命的問題。筆者轉載在本書開篇處,希望讀者認真體會,並對照警示。

在入市之初,養成對市場心存敬畏的良好心態,並以此為基礎,研究形勢,判斷趨勢,形成正確的思維習慣,對於投資者的成長、成熟至關重要。

所以,筆者認為有必要在本書開篇伊始,對本書的有關重點問題,進行詳細的說明和解釋——這將有利於讀者理順本書的邏輯思路,當然,也就是理順炒股的幾個重要問題,摸清這些問題之間的關係。

提示

這好比要走出叢林,出發之前,你最好能找個高地遠眺並俯視前方,盡可能全麵地收集並掌握前路信息。炒股的思路也一樣,不管你是否情願,行動之前做不到這些準備工作,你必然要走彎路,甚至跌倒並蒙受損失。

1.1.1 如何理解“低價買進”和“高價賣出”

前麵剛剛說過,“低價買進”和“高價賣出”是第二篇與第三篇將要討論的內容。筆者不建議讀者直奔“低價買進”和“高價賣出”話題,而忽視本篇的內容。事實上,這樣安排並不矛盾。如同本章題目,核心目的在於,告訴你殘酷的市場麵前,散戶應該知道些什麼。

“低價買進”和“高價賣出”是實現市場贏利的基本公式。筆者認為,從宏觀上,對這兩個核心概念進行解釋和說明,有利於讀者認識市場,認識自己即將開展的投資活動,並從一開始就形成相對正確的操作理念與實施策略。

●“低價買進”和“高價賣出”都是相對概念,沒有絕對的低價和絕對的高價。

換句話說,沒有最低,隻有更低。同理,沒有最高,隻有更高。一切都是相對的。

這個基本認識非常重要。它告訴我們:單從某一隻或幾隻股票的價格方麵,來衡量買入點、賣出點的高低,是遠遠不夠的。一隻一個月前股價為20元的股票,跌到現在股價變成10元,據此你無法判斷它是否已經跌到底了,事實上它完全可能接著下跌,下跌得讓你崩潰!

現實投資操作中,經常會有人告訴你,某隻股票價格已經很低了……筆者以為,這類話對於選股和選擇買入時機來說,不能構成直接依據。

聲明

本書所列舉的例證,純屬資本市場層麵的分析研究,並不意味著公司本身存在任何問題,更不涉及對上市公司自身經營管理狀況的評價。

一個比較經典的例子是有色概念的雲南銅業(000878),為該股票月線走勢圖。

雲南銅業2000年之前就上市交易,新股上市價格在9元附近,上市後八九年間走勢長期趨弱,直到2006年年底價格還處於4元左右的水平,2007年大牛市,它一路瘋狂飆升,最高時達到巔峰價格98.02元。2008年它又一路探底,在1664點附近最低跌到6.81元。

雲南銅業12個月之間,90%以上的跌幅,讓無數投資者領教了市場的反複無常與殘酷無情。不少高位被套的投資者,百萬進入,出來時賬戶不過寥寥幾萬。其中滋味,讀者自己體會。

單舉此一例,想必讀者對股票估值已經有了一個感性認識。所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隻是一個相對概念。希望讀者謹記於心,並對此保持足夠的警惕。

注意

應該說,08危機的洗禮,讓A股市場在估值方麵有了理性的回歸與相對客觀的價值中樞標準。舉例來說,目前,A股市盈率在16左右,而2007年11月A股6124巔峰時期,A股市盈率一度衝擊70。按照業內通行的觀點,目前市盈率為16的A股估值,屬於中等偏下水平。這意味著,A股市場股票價格並不算高。但這隻是個宏觀說法,用於指導低價買進遠遠不夠——有誰能知道它會不會繼續跌呢?

傳奇股票投資家彼得·林奇:我從不相信有誰能準確預測市場。

●不要苛求最低價買進,不要苛求最高價賣出。事實上,沒有人能精確做到這兩點,也毫無必要追求這兩點。

資深投資人士普遍認為:沒有人能精確做到每次投資,都在最低價買進,在最高價賣出。同時,對這兩點孜孜以求,執著於此,會浪費大量的精力,而忽視了更重要的市場研究。舍本逐末,收效甚微,必然得不償失。

注意

慣於精準思維的市場初學者,容易在能否“最低價買進”和“最高價賣出”這類問題上糾結,並試圖以身試法,挑戰這一規律。結果往往是透支精力,顧此失彼,異常疲憊。投資大師的話並非空談,希望投資者仔細體會,正確理解“低價買進”和“高價賣出”這兩個概念的相對性與靈活性,準確把握住投資活動的核心所在,穩健獲利。

●“低價買進”和“高價賣出”的準確定義是:波段低點區間買進,波段高點區間賣出。

關於這句話有以下幾點需要強調。

其一,波段周期有長線、中線和短線的區別。中短線的波段低點,未必是長線低點。同理,中短線的波段高點,未必是長線的波段高點。因此,準確把握住各個級別的波段,才是投資者所要專注研究的問題核心,也是本書在後續章節裏所著重研究的問題。

其二,買入與賣出的時機分別是波段低點區間與高點區間。

舉個例子,在筆者看來,在大盤1664至3478長線波段,於1664點積極買入的隻是幸運者而已,跟那些2000點以下堅決買入並耐心持有的投資者相比,在1664至2000範圍內將近400點的巨大區間內,他們都是成色完全一樣的英雄,彼此沒有本質區別!

不用懷疑,你需要努力做到的,是在波段抄底的英雄,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幸運者!

對於個股來說,同樣如此。是券商概念板塊的東北證券(000686)。根據前麵對大盤波段低點區間及高點區間的介紹,想必不難理解,哪個區間,哪些波段,將是需要你做出買進和賣出決定的位置。

核心問題是,如何準確判斷什麼時候是波段低點,什麼時候又是波段高點。當波段低點來臨時,如何判斷不是下跌中繼;當波段高點來臨時,又如何判斷不是中場休息。

本書在後續章節,將從技術分析與戰略布局的角度,為你解答這些問題。作為散戶,你需要隨時體會的是,技術分析在解決這些問題時,能做到什麼程度。

注意

前麵引用過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話,他說不相信有誰能準確預測市場。宏觀上來講,筆者也相信市場不可預測。而本書的目的又在於通過技術分析、策略應用等方式,盡可能準確地實現波段抄底與逃頂。表麵上看,這顯然矛盾。如何平衡這種矛盾關係,掌握好操作的尺度,本章第4節將初步解答這個問題。

1.1.2 策略高於技術——你要學的真正本領是策略股諺:心態第一,策略第二,技術第三。

這裏有一個非常拗口的邏輯問題,需要鄭重強調。

“低價買進+高價賣出=股市贏利”,這是真理,無可厚非。但並不意味著,“低價買進+高價賣出”就是實現“股市贏利”的技術方法。事實上這遠遠不夠,因為在紛繁複雜的市場麵前,要判斷何處是低點,何處是高點,談何容易。

那麼用於判斷波段低點和高點的技術分析,算不算股市贏利的方法?筆者以為也不算。

嚴格地說,借助技術分析,隻能形成微觀層麵的評估結論,並不能直接實現贏利目的。更何況如果用得不好,技術分析得到的評估結論並非絕對靠譜。關於技術分析的作用,本章第4節將有更詳盡的闡釋。

到底什麼才算得上是實現贏利的直接工具呢?筆者以為是操作策略,是布局戰略。

投資,你要有軍事家的眼光與謀略,要有政治家的技巧與手腕。

所謂股市操作策略,坦率地講,筆者無法在此給出一個準確的概念。跟苛求最低點買進、最高點賣出一樣,筆者以為,這個準確概念同樣也毫無必要。同時,它也是個十分個性化的概念。不同的成熟投資者,必然形成獨到的、充滿個性特色的投資策略。

籠統的宏觀概念中,操作策略包括持股建倉比例、分階段建倉節奏、T+0日線操作、成本控製,以及各板塊搭配選股、分階段賣出、超長線持有一定比例股票等。說到這裏,稍有股市閱曆的人,應該就能心領神會了。

,是技術分析、操作策略和實現贏利的邏輯關係圖。

以看出,在股市實戰中,真正促成你低買高賣、實現贏利的是操作策略與布局戰略。

本書認為,技術分析和操作策略是兩個截然不同、級別有高低之分的板塊。成熟的投資者對這個區分,應該有足夠清晰的認識。

本書同時認為,那些不是為了形成操作策略,隻是簡單地直奔贏利而進行的技術分析,往往是顧此失彼,有失偏頗,風險極大,而毫無益處的。

在投資活動中,初學者應該注意從各種途徑不斷學習與積累技術經驗。當然,本書第二篇、第三篇介紹的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仍然屬於技術分析層麵。

麵對不同的市場階段、市場環境時,投資者應該甄選合適的技術,作為評估依據,然後根據技術分析得到的結論,製定可靠的操作策略,並最終指導投資操作。

所以,前麵筆者說過,急功冒進者往往急於看第二篇、第三篇,而忽視了第一篇,這種蜻蜓點水的態度是不可取的。

話說回來,為什麼筆者如此強調策略的重要性,強調策略與技術的區別?核心原因就在於市場是不可預測的,市場的風險是避之不及的,市場麵前,休談勝算在握。變化莫測是市場唯一不變的規律。而係統地製定進出策略,你的贏利水平和資金安全性才能得到提升與更好的保障。

下麵我們不妨簡單看一下莊家的操作流程,驗證一下上麵的說法與結論,同時,加深讀者印象。

注意

我們說市場就像生活,存在著大量顯而易見的道理。這些道理,往往就是執行依據。不過在投資者眼中,這些依據常常被置若罔聞、熟視無睹罷了。臨盤操作時,沒有誰會覺得判斷依據多得足夠你使用。真正成熟的投資者,不在於對技術分析手法知道多少,而在於在合適的時候,選擇合適的技術依據,做出進退皆有利的判斷。當然,如果得不到這種進退皆有利的判斷,你隻能出局,並耐心等待。

1.1.3 關於莊家抄底——你需要知道的兩點事實這裏重點講一下莊家操盤同散戶之間具有共性的一些地方,以加深讀者對“低價買進”和“高價賣出”的理解。至於股市莊家如何狙擊散戶獲利,放在下一節中詳細闡釋。

眾所周知,市場股票價格基本由莊家控製。一隻股票裏往往不止一個莊家,這些莊家之間有默契的合作。莊家們靠不斷打壓股票收集籌碼,靠哄抬股價引發散戶高位接盤而獲利。

股票受到打壓,散戶自然跟風出逃,集體拋售。往往在利空消息配合下,會出現幾波拋售的高潮。便是均線不斷走低,且總有那麼幾個區間,均線集中快速走低。

如果散戶判斷底部失誤,便會很不幸買在了半山腰。不過,也不必因此而過於沮喪。事實上,如果你買進的價格足夠低,你大可不必太擔心——你完全有可能進入了莊家的吃貨區間,解套並獲利是遲早的事情。

在低價買進這方麵,莊家和散戶至少在以下幾點上是有共性的。

其一,底部區間即可買進。莊家準備操作某一隻股票時,往往根據自己的資金規模和贏利預期等因素,設定買入價格區間,即低於某一價格以後便可照單全收。

其二,莊家也未必知道最低價格會出現在哪裏,會是多少。在買進價格區間,莊家仍然會不斷打壓股票價格,或者橫盤震倉,或者幹脆再次小幅殺跌。在這個無序的短期市場過程中,又有誰會知道最低價格出現在哪裏?有時候,最終出現的最低價格往往也會超出莊家的預期。這一點都不奇怪。不過不用懷疑,那些出現在瞬間最低價上的籌碼,基本上都被主力笑納了。

,是青山紙業(600103)的周K線走勢圖,這是一隻莊家控盤由來已久的股票。2010年5月下旬,這隻股票進入下跌周期的相對底部,周內最低價一度達到3.48元,在隨後持續將近半年的調整過程中,它一直處於底部震蕩,期間最低價格達到3.42元。不必懷疑,莊家在底部區間的震倉十分充分,莊家吃進的籌碼十分低廉。2011年2月,受益於人民幣快速升值概念,這隻股票短期內漲幅驚人。最高達到5.92元。

回到本節話題上。想必讀者會對“低價買進”和“高價賣出”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作為散戶,需要我們投入絕大部分精力去研究的隻有兩點:判斷什麼時候是波段底部區間,以及什麼時候是波段頂部區間!

在波段底部區間,你完全沒有必要在乎是否買到了最低價格。同理,在波段頂部區間,你也完全沒有必要在意是否賣在了最高價格。

到此為止,在本書的結構布局裏,我們對如何認識“低價買進”和“高價賣出”做了基本的交代。筆者以為,正確的道理往往淺顯,但是能恪守並踐行淺顯道理的人卻寥寥無幾。我們有意引導讀者,去理解、感受究竟應該怎樣實現股票贏利,以避免幾乎大麵積存在的盲目跟風、衝動交易。本書從開始,就致力於培養理性成熟的投資者,而非缺乏係統布局,缺乏準確研究,企圖僥幸獲利的投機者。

1.2 把脈A股當前生態——龍潭虎穴

股諺:一入股市,你已身陷戰爭,難言局外,非生即死。

商場如戰場。本書為當下及未來成熟理性的A股投資者而作。因此,有必要對A股市場當前的重要特點,做一些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把把脈,搞明白我們所麵對的到底是怎樣一個環境。

在筆者看來,這裏麵有看點、有說頭、有耐人尋味的地方。還是那句話,道理或許簡單,不過平心而論,它果真引起你的重視了嗎?

提前交代一下,利好的方麵不做過多說明。市場是公平的,真金白銀麵前,風險與利益人人平等,與出身、地位、階層等均無關。經濟轉型時期,也是A股最大的魅力所在,它畢竟給了每一位投資者一個財富夢想!

消極的方麵多說一些,不為別的,隻為讓投資者加深印象:這是個赤裸裸的利益狙殺遊戲,這裏來不得半點馬虎!

1.2.1 挑戰你的邏輯——A股或是國人當下最可靠的投資方式“A股或是國人當下最可靠的投資方式”,此言一出,必然會立即招致非議。的確,股市傷了不少人,尤其是2007年年底至2008年年底的危機時期。“入市是大款,出局變乞丐”,這種案例屢見不鮮。有些甚至釀成了個人及家庭的巨大悲劇。

筆者卻要說,其一,你要做的不是一個失敗者。失敗必有緣由,成功不無途徑。你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自己變成一個成熟且成功的投資者。其二,“小馬過河”是個可愛的小寓言,你的思維不能依據道聽途說,你要親自趟過股市這條河。

筆者很鮮明地堅持:A股或是國人當下最可靠的投資方式。理由如下:

●社會已經完全進入金融時代,經濟杠杆化迅速滲透,杠杆率不斷提升。如果你還堅持1:1的收入、消費觀,絲毫沒有切入金融資產領域,那麼很不幸,你已經深陷不利境地,你已經被合法地不公平對待了。

或許故事就發生在你身邊,或許當事人就是你的鄰居。2005年之後,國內以房產為代表的資產價格進入快速上漲通道,不經意間迅速製造了一批富人。這些富人發家之初,絕大多數資金來源依靠的是銀行貸款。他們可能用20萬的自有資金從銀行貸款60萬買了80萬的房子,而五年之後這80萬的房子很可能價值200萬!但同時,你存入銀行定期的20萬卻在蒙受巨大的通脹損失。這就是金融時代,一個不由你選擇,卻會深刻地影響並改變你的生活方式的時代!

●高通脹時代,對普通工薪階層來說,過多持幣並非明智選擇,金融資產及硬通貨更能抵禦貶值風險。

一位國外的朋友告訴我,真正意義上的富人並不多,隻要你仍然屬於工薪階層,那麼依靠過度儲蓄積累財富,就是十分不現實,就是得不償失的。過度儲蓄對你來說就是損失,就是負擔。你要做的是去消費,是及時享受生活的樂趣;你要去逐漸買入資產,這樣才能給自己更多的保障。

現在看來,國內的環境發展迅速,這個說法並不超前,十分現實。

●股市比房地產市場有優勢。

房地產市場政策風險太大,無論是來自中央、地方的政策,還是局部政策都會影響到房地產市場行情,而且交易環節複雜,交易周期長。相比之下,雖然大家都說A股不夠成熟,但A股遊戲規則卻是基本穩定可靠的。

股市普遍收益其實超過房地產市場。一個簡單又充滿幽默色彩的事實是:2006年隨便購入A股股票,即便經曆2007-2008年的大漲大落,在2011年的市場上也能實現幾倍的升值。

相同的社會時期,為什麼買房發財,買股卻破產了?問題出在自己身上,讀者自己體會,這顯然太值得深刻反思了。

,是和瑞網公布的2010年贏利股民及虧損股民投資策略調查結果,對於初學者來說,非常具有借鑒意義。

●目前(2011年5月),客觀地說,A股市盈率仍然處於偏低區間,很多藍籌公司股票價格處於曆史低位。長線來說,這就是投資機會。

不少資深市場研究人員,都比較認同3500點將是最近幾年內A股的估值中樞。3000點以下的震蕩雖然殘酷,但對於長線周期、價值投資者來說,目前顯然值得考慮。

前麵分析了A股值得投資、利好投資者的方麵。下麵重點談談一些當前A股殘酷的方麵。

1.2.2 08危機後A股重要特點概述香港股神曹仁超:股市早已成龍潭虎穴,小散適時撤退。

前麵說過,關於A股大環境,筆者準備多講一些凶險殘酷的方麵,以加深讀者印象。不過,很多事情,隻有親身經曆才能有更深刻的體會。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下的A股股災更是如此。筆者跟朋友談及此事,往往不由感歎:經曆08股災,人生大幸!

08股災會讓你在連續100點、甚至150點以上的單日跌幅麵前,心平氣和;

08股災會讓你在被腰斬的賬戶麵前,從容淡定;

08股災會告訴你,市場的真正麵目,以及市場如何的神馬浮雲……

事實上,經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衝擊之後,A股確實大不一樣了。強調以下幾點。

●不得不說,雖然時隔三年,但08股災的打擊,給散戶及莊家帶來心理陰影遠未消散。所以,三年多以來,市場謹慎恐高的心理十分顯著。上證指數一過3000點,市場分歧就明顯加大,跟進看多力量迅速減弱。這顯然壓製了大盤指數實質性走高。而且,短期內,如果沒有宏觀政策上的配合,這種局麵難見實質性改觀。

●既然大盤指數很難全局性走高,市場輪番尋找概念、局部炒作的特點便更加突出。2008年之後,炒作熱點明顯集中到資金需求量不大的中小盤股,炒作周期變短,風險加大,熱點更是難以跟蹤。

●股改產物——“大小非流通股”,在2008年股災後大規模集中上市流通,大大增加了A股股池容量,產生了較大的資金壓力,引起了普遍的市場排斥與恐懼心理。

例如國有大藍籌定向增發、新股IPO重啟、創業板開設等舉動,極大地改變了A股盤麵格局,顯然危機後A股尚處於異常脆弱的階段。和瑞網對2009、2010兩年A股散戶盈虧狀況進行調查得出的結果。

注意

不得不說,在國內大盤整體走勢未見明顯起色、投資者投資回報渺茫的情況下,08股災後A股一係列全局性的利空動作,確實讓投資者有理由懷疑:上市公司是在明目張膽地圈錢!

●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A股市場的係統彈性,加大了局部風險。插句話,筆者奉勸入道不久的散戶,謹慎卷入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遊戲中。因為,這些基本上可以說,不是為你而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