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周子凡回到彩虹之家,推開106的房門,隻見曼荷已經熟睡,但他一點睡意都沒有,仿佛還處在聽了魔法兔那些話語後的興奮狀態中。於是他輕輕地走到電腦旁,打開了電腦的按鈕,他開始搜索一些自己還沒解決的疑問。在一個專業的理財網站,一個題目吸引了他,“如何讓你的財務遠離‘亞健康’”。他迅速地點擊了進去,對裏麵的內容,一字一句都沒有錯過,他瞪大眼睛專注地看著:
理財的目的,就是對個人的財務進行合理的分配和安排,以此來保證自己過上一種舒適從容的生活,同時讓財產保值、增值,那麼什麼樣的財務結構是合理、健康的呢?如何進行管理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
第一,房奴、卡奴要知道的一個數字。對企業和個人來說,適當有一點負債並非一件壞事,它可以通過杠杆作用,幫我們實現更大的收益。但要注意的是,負債多少,有個限製的度,並非負債越高,好處就越多。有專家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個人或家庭的負債率要小於35%(負債率=每月還債數額÷每月實際收入×100%)才不會影響個人的生活質量,高出這個數值,你可能就得為了一個‘債’字,過一段捉襟見肘的日子。
第二,應急錢留多少才合適。初學理財的人們,你們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偶爾生活中出現了一點小意外,急需錢用,但是因為自己之前理財心切,把所有的‘閑錢’都用做了投資,結果不得不在股市虧損的時候‘割肉贖回’,給自己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如果你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過這種情況的話,那就說明你的財務規劃並不合理,你的財務結構是不安全、不健康的。在安全、健康的財務規劃結構中,包含了一個適當的資產流動比率的概念。所謂資金流動比率就是:流動性現金÷每個月支出。流動資金是指人們在急用資金的情況下,能夠迅速變現而不會帶來損失的資產,如現金和活期存款。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手中有12000元活期存款,你的日常支出是每月3000元。那麼,你目前的資產流動比率就是4,也就是說一旦遇到意外情況,你手上的現金可以維係你4個月的正常生活而不會為你帶來其他的損失。而假如你手上仍有這麼多的活期存款,但每個月的支出改為6000元的話,那麼你的流動比率就是2,隻能維持兩個月的生活,顯然,這是很不安全的。那麼,流動比率是不是越高越好呢?絕對不是!很多工薪層的大忙人可能經常會有這種情況,他們把每個月的工資往卡裏一存就不去管它了,等到應急時,變現倒是十分快速。然而這種流動比率過高的情況,隻表明你的閑置資金過多,而它並沒能為你實現最大的收益,是白白被浪費了。通常來說,在一個健康的財務結構中,流動資金的比率保持在3~8為最好。
周子凡明顯地感覺到,自己吸收到了一些理財的養分。他動了動身子,往前挪動了一下椅子,眼睛向屏幕靠近了一些,繼續往下看:
第三,每個月花多少錢才算合理。在消費上做‘月光族’當然不可取。不過,因為理財讓自己成為一個守財奴,當然也是不合理的。專家提倡的理財,是一種積累財富和享受生活雙贏的科學理財。因此,要把握好消費與投資平衡的度。
那麼,我們先來說說消費。對於一個人或一個家庭,每個月消費多少才是合理的?才不會讓自己入不敷出或者影響生活質量?答案是40%~60%。也就是說你每個月的各項消費支出占到總收入的四到六成,這是理財和和諧生活的最佳平衡點。
下麵我們再來說說投資比例的問題。專家給出的建議是,理想的投資比例應該在50%以上,淨投資比率=投資總額÷淨資產,除了買房產做投資,我們還應該有國債、基金、股票等能夠直接產生收益的資產。投資比率越高,說明我們的投資越多元化,賺錢的渠道就越多。特別是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這一比率應該相應增大。這樣,我們對工作收入的依賴程度會大大降低,也就是我們的財務自由度會得到很大的提高,不會因為失業而陷入困境。例如,如果一個人靠買基金和炒股的收益就可以支付個人的日常開支,那麼這個人的財務自由度就會十分寬鬆,就不用為了賺加班費而枯守在辦公室,同時還可以用多餘的財富來安排健康豐富的戶外活動,如旅遊、進修等。
整篇看完後,周子凡認真思索了一番,從文中提取了幾個重點,簡要地記錄在隨身的本子上,這是他來到這個未來世界後,一直堅持做的一件事情。記錄完後,他轉了轉手中的筆,對著本子心滿意足地傻笑了一下,關了電腦。
推開房門,他看著身邊熟睡的妻子,自言自語地說道:“老婆,為了能和你安享晚年,我一定要抓緊時間繼續積累理財的知識,希望早日離開這裏,讓你少受些苦!”想著想著,他不禁一陣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