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大象的風景畫——理財要有自己的主見(1 / 2)

大象畫了一幅風景畫,在送去展覽之前,想先請朋友們看一下。它想,要是這樣就拿到外麵展覽,萬一畫得不好,那時可就丟臉了。朋友們也願意賞臉,都答應過來看看。畫家大象自然十分高興,但它的心中也有些不安:朋友們看了這幅畫會不會喜歡?如果不滿意,它們將會發出怎樣的批評?如果它們提的意見很尖銳,該怎麼辦?朋友們來了,大象把畫小心翼翼地展開。大家有的近看,有的遠觀,看得都很認真。鱷魚首先發言:“我看畫得不錯!但遺憾的是,怎麼沒有尼羅河呢……”山羊捋著長胡子,也發表了它的看法:“畫得美極了,真可謂是巧奪天工!不過我認為,要是能夠再加上一片菜園子的話,就是錦上添花了。”海豹是個急性子,它並沒有什麼過渡語:“沒有尼羅河、菜園子還無所謂,但怎麼可以沒有雪呢?雪多美啊!沒有雪也該有冰啊!”田鼠覺得奇怪,然後說道:“沒有冰雪還可以理解,但沒有稻田總有點說不過去吧!”接著,豬先“呼嚕,呼嚕”了兩聲,然後說道:“依我看,上麵應該畫些西瓜或者其他一些水果才更妙。”大家的態度都很誠懇,建議也都很積極,所有意見大象都一一接受了。它拿起畫板重新動手,要用它的一支筆,滿足所有朋友的要求,使大家個個滿意。於是,大象在畫上添加了冰天雪地、尼羅河、菜園子、稻田、瓜地……最後,大象把這幅畫改完了,請朋友們再到它家中觀摩。朋友們瞧了瞧畫,卻都沉默了。

理財感悟:

朋友的建議固然很重要,但不能照單全收,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則,不能被朋友的建議左右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事情還得自己拿主意,如果僅僅為了迎合朋友的心意,而失去自己的主見,那麼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風格和個性。理財同樣如此,尤其是股市漲幅較大的時候,自己能否不被周圍的狂熱情緒所感染,這很重要。股市上漲時,有的人恨不能掏空身上的最後一文錢到股市裏搶錢;當股市大跌時,他們又充滿了焦慮,不知道是該加足馬力勇往直前,還是該懸崖勒馬盡快抽身。沃倫·巴菲特認為,投資者在股市下跌後投資股票時,要能控製自己,不受悲觀情緒的幹擾。這就要求投資者有自己的主見,不能人雲亦雲,否則必定會壞了情緒、亂了方寸。

1987年波及全球的股災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沒有重大不利消息的情況下,道瓊斯指數一天內下跌了22%,而這一下跌又如多米諾骨牌迅速傳遍全球。在香港地區,一日內恒生指數竟下跌了33%。不久,股災以股價的全麵回升而告終。其實,股市裏最難看清的恰恰是明天的走向,雖然隻有上漲、下跌兩種可能,可大千世界,有誰能把它“看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真真切切?”連那些所謂的“專家”的說法,也隻能當個參考——要是他們都能看明白,早自己偷偷操作去了,還會出來大聲吆喝,讓別人從中分一杯羹?招商銀行表示,2005年金葵花理財指數是招商銀行和零點遠景投資公司合作,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西安、沈陽七個城市的930名高收入人士進行的有關高收入群體理財動態指數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新富階層,能夠獨自做出理財決策的群體僅占1.3%,絕大多數高收入者需要與人商議,其中,53.2%的人士首先與自己的配偶商議,75.7%的群體會在與配偶商議後做出投資決策。與2004年相比,獨自決策群體進一步減少,而與配偶、家庭商議的群體穩步增長。分析人士認為,配偶商議型群體代表的是中國都市高收入群體中較為傳統、保守的群體,相對於其他群體,他們的年齡更大、學曆更低、決策的時間也比較長,因此對投資環境不太明確、對自己的判斷不太有把握。所以,理財主體應該通過一些渠道使自己在決策能力上提升:了解投資品種的特征。就比如銀行儲蓄、國債、銀行理財產品、基金、債券、外彙、保險、炒股、炒金等,各種產品的收益、風險各不相同,各有投資的利弊。隻有清楚地分析其不同的特征和優劣,並結合自己的情況,才能用出好的效果。具備基本的理財知識,涉獵麵要廣泛,以提高自己的財商。有些東西是必須通過學習才能提高的,如金融知識和最新的理財技巧等。當然,學習金融知識並不一定要上大學,在家裏輕鬆地看電視、閱讀書籍、報紙、雜誌,或上網瀏覽專業網站,也可以補充這方麵的知識,還可以向有理財知識的朋友請教,或參加一些理財方麵的活動。在平時生活中要多注意銀行、保險、基金等方麵的新聞,你的財商神經就會慢慢繃緊,對理財的認識也將逐漸提高。對宏觀經濟環境和政策有整體的把握。自2008年10月全球資本市場出現慘烈暴跌以來,人們對基本麵尤其是宏觀經濟信息及經濟政策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這是好事情。然而僅有重視仍然不夠,要能夠正確理解和運用,方能把握市場脈搏,獲取投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