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鄰居的生活——合理控製支出也是一筆收入(1 / 1)

從前有兩家人比鄰而居,一家姓張,做當鋪生意,很有錢,但是生活很奢侈。另外一家姓李,雖不富貴,但也不算窮,生活又很節儉。張家人吃穿很奢侈,揮金如土的日子早已習慣成自然了。張家祖祖輩輩傳承下了很多財富,又有當鋪的生意,自然家底豐厚,但是也禁不住這樣奢侈的生活。數年之後,家底即將散盡,當鋪的生意也開始蕭條,張家的生活出現了危機,一家人開始發愁起來……再說說這李家,雖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也沒什麼賺錢的生意和門路,但是李家人有個好習慣,就是很會精打細算,生活上的開支都有計劃,從不浪費財物,幾年下來,也積攢了不少錢。後來,張家的生意倒閉,家底也被掏空了,走投無路,隻好向李家借錢。李家人把錢借給了張家,並歎息道:“日子不是這樣過的,再有錢也會被你揮霍完的。記住,以後拿著這些錢,要好好為自己打算一下,為生活打算一下,不要再糊裏糊塗的了。”張家人羞愧地走了。生活的確需要我們合理計劃與安排。不懂得控製自己的欲望,不懂得節儉,必然會有山窮水盡的一天。

理財感悟:

這則故事裏,張家起初比李家生活富足,但是他們的生活態度是不一樣的,一家喜歡奢侈浪費,沒有長遠打算,得過且過,一家生活精打細算,勤儉節約,到最後,張家隻落得向李家借錢的下場。可見,生活中的習慣最終會影響到我們的命運。隻有合理控製支出,懂得節儉,才能有細水長流的生活,李家人生活節儉,雖然沒有很多外來的收入,但是因為他們嚴格控製生活支出,最後也積攢了不少的財富。其實這也驗證了一個道理:合理控製支出也是一筆收入。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展開他擔任國家主席以來的首次美國之行時,比爾·蓋茨三道菜夜宴胡錦濤主席,前菜是煙熏珍珠雞沙拉;主菜是華盛頓州產黃洋蔥配製的牛排或阿拉斯加大比目魚配大蝦(任選其一);甜品是牛油杏仁大蛋糕。比爾·蓋茨作為世界的頭號富翁,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為了表示對胡錦濤主席的盛情、為了感謝中國對他的支持,他完全可以以最豐盛的夜宴來款待胡錦濤主席,但是,蓋茨卻僅僅給胡錦濤主席上了三道十分普通的飯菜。也正是這三道菜,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比爾·蓋茨的生活哲學和人格魅力,也給中國的富人們上了生動的一課。眾所周知,比爾·蓋茨很有錢,但是有很多人也知道他很節儉。當然,我們也知道中國的富豪比起外國的富豪在財富上稍有不及,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中國的富豪生活很奢華,他們的人生哲學大都是“不買最好的,隻買最貴的”。蓋茨的三道菜,給中國的富豪們上了一堂生活節儉的教育課,使他們懂得:最盛情、最合適的款待不一定非要用金錢的多少來表達。同時,也讓我們知道,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支出,才能有比爾·蓋茨那樣的成功。這並不是一種吝嗇,而是一種美德。同樣,對於我們的生活,理財也貫穿其中。不是說我們一定要懂得賺錢,才算會理財。賺錢隻是一方麵,我們不能忽視支出的重要性,“開源節流”才是保住財富之道。我們的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更應該為以後多做長遠打算,合理安排自己的支出。蓋茨這麼一個大富豪都有如此的節儉美德,更何況我們平凡人呢?我們應該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揮霍,就算再有錢也會空空如也;節儉,就算沒多餘的錢也能保證生活基本消費之需。當然,合理控製自己的支出,是一種生活習慣,需要我們從日常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隻要大家長期堅持,一定會有很大收獲。記住:請留住你的財富。

名人名言:

浪費是支出,節約是收入。

——愛默生

小處不省錢袋空。

——托·莫爾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範繼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