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們吃盡了貓的苦頭,就召開了全體老鼠大會,號召大家貢獻智慧,商量對付貓的萬全之策,爭取一勞永逸地解決事關大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老鼠們冥思苦想,果然奇招迭出。老鼠們有的提議培養貓吃魚、吃雞的新習慣,有的建議加緊研製毒貓藥……最好的一個辦法是一隻老奸巨猾的老老鼠想出來的,這個主意讓大家佩服得五體投地,連呼高明。這個妙主意就是給貓的脖子上掛上個鈴鐺,隻要貓一動,就會發出響聲,大家事先得到警報,就能躲起來。決議理所當然地被全票通過。但是誰去給貓的脖子上掛鈴鐺呢?老鼠們想盡了辦法,比如:高薪獎勵、送房子、送汽車、送美女、頒發榮譽證書等,但無論什麼高招,都無法將這一決策執行下去。至今,老鼠們還在爭論不休,也經常舉行會議……
理財感悟:
如果你隻是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而不去行動、去解決,那麼問題終究還是問題,會繼續擺在你的麵前。世界上每一件東西,大到航空母艦、高樓大廈,小到一紙一筆,都是由一個個想法付諸實施所得來的結果。我有兩個一起畢業的同學,他們從同一所學校畢業並同時進入一家公司。剛開始進去的時候,他們倆學識差不多,能力也差不多。而且兩人都胸懷大誌,力求開拓一片天地。可兩年下來,他們在該公司的境況不說有天壤之別,卻也有了明顯的差距。究其原因,其中一位凡事都積極主動,肯做肯鑽研,平時自己更多的時間就是看書;而另一位凡事都被動,隻求把自己的工作做完,有時在別人的催促之下,還不願盡快完成手頭的工作,而一到周末就在外麵和朋友聚餐。從這兩個人的行為中,至少我們可以看出這樣的不同:積極主動的人都是不斷做事的人,他們凡事現在就立即動手;消極被動的人,他們凡事會找借口,能拖延就拖延,直到最後他覺得這件事不得不去做為止。同樣的目標和背景,一個人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之,另一個人卻還在原地踏步。其實也不是完全一樣,思想均有,但是付諸行動的魄力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小的時候誰都有過夢想,但是大多數人就一直讓它成為一個夢,隻有少數的實幹家,他們真正讓夢想成真!蘇珊·薩布莉亞·坦芭肯,一個來自德國的盲人,在她來到西藏之後就被那裏藏民的純樸吸引住了,更重要的是她“看見”那裏的盲人小孩很可憐。這位盲人姑娘從此萌生出一個想法,那就是在西藏建立一所盲人學校。她發明了藏文盲文,建立起了第一所西藏盲人學校。她是藏區盲童的光明使者,真正實現了盲文無國界。演講大師齊格勒提醒我們,世界上牽引力最大的火車頭停在鐵軌上,為了防滑隻需在它8個驅動輪前麵各塞一塊3厘米見方的木塊,這個龐然大物就無法動彈。然而,一旦火車頭開始啟動,這小小的木塊就再也擋不住它了;當它的時速達到100千米時,一堵2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牆也能被它輕而易舉地撞穿。從一塊小木塊令其無法動彈,到威力巨大到足以撞穿一堵鋼筋水泥牆,原因不是別的,隻因為它動起來了。其實,人也可以變得無比強大,許多你以前想都不敢想,感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都能完成,前提是你必須行動起來。“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為學》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事情難而不做,正是因為你不做才難。什麼事情都要勇於嚐試——事情不在於難易,而在於行不行動。
一項計劃不管在理論上多麼合理、多麼完善,如果不能執行,也是枉然。所以,製訂一項計劃的關鍵在於能否執行,從實際執行能力出發是製勝的法寶。否則就會如老鼠的妙計,即使主意從理論上來講完美無缺,但沒有老鼠去完成又有什麼意義呢?隻想不做的人,隻會產生思想的垃圾,除此之外別無他物。成功好比一把梯子,那些把雙手插在口袋裏的人是永遠也爬不上去的。因此,凡事立即行動!當你養成這樣的好習慣時,你離成功也就更近了一步。
名人名言:
一切都靠一張嘴來做而絲毫不實幹的人,是虛偽和假仁假義的。
——德謨克利特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愛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