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誘惑下的魚鉤——謹防理財陷阱(1 / 1)

小魚問大魚:“媽媽,我的朋友告訴我,釣鉤上的東西是最美的,可是就是有一點兒危險。要怎樣才能嚐到這種美味而又保證安全呢?”“我的孩子,”大魚說,“這兩者是不能並存的,最安全的辦法就是絕對不去吃它。”“可是它們說,那是最便宜的,因為它不需要任何代價。”小魚說。“這可完全錯了,”大魚說,“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貴的,因為它讓你付出的代價是整個生命。你知道嗎,它裏麵裹著一隻釣鉤。”“要判斷裏麵有沒有釣鉤,必須掌握什麼原則呢?”小魚又問。“那原則其實你都說了。”大魚說,“一種東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價,釣鉤很可能就在裏麵。”

理財感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天下沒有白送給你的東西。雖然有些事情表麵上看起來很誘人,貌似不用費力氣就能保證有收獲,可是這種情況往往就是陷阱。有很多人就是為了貪圖小便宜,結果導致更大的損失而追悔莫及。就連我那兩歲的小妹都深諳此道理。她為了要得到我手中的一顆糖果,會扮怪相來討好我。而我們很多所謂的大人行走江湖幾十年,卻似乎早已忘記古語中的教誨。他們就真的有時候相信了:這就是老天給我的餡餅。春天播種,秋天才有收獲;在生活中,付出越多,得到的也越多。很多初入股市的人,一旦獲利就沾沾自喜,錯以為股市就如一個提款機,可以讓自己一夜暴富。

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不要相信不用付出任何代價你就能如願以償。隻有我們自己踏踏實實,一分苦幹、一分耕耘,才能為我們鋪好幸福之路。財富不是從天而降的,靠的是我們的努力和奮鬥。同樣,理財也是如此,貪圖小便宜的人、祈求不勞而獲的人,天上掉下來的往往不是機會,而是陷阱。就比如現在很多銀行提供的免費服務,我們不能忽視在這些免費背後隱藏的風險和問題。當然看上去這就如同一塊營養豐富的餡餅,但若過於盲目和輕信,同樣可能踩到那些有意無意設置的陷阱中去。

免費辦卡並獲贈禮物的“陷阱”。現在很多大學新生進校的時候,就有很多銀行人員駐點免費為學生辦信用卡,他們就是瞄準了學生們以後是潛在的高消費群,當然也為了完成他們的指標。當時我就沒忍住辦了一張,不為別的,就為了獲得一份精美的小禮品。我在反複詢問之後確認不開通卡就對我沒有影響,結果一年之後竟然有一封郵件告訴我,我欠了一年的卡費,不補清則會影響我的信譽問題,令我呆立當地驚愕不已。

“循環利息”的“陷阱”。曾經我的朋友辦了一張招商銀行的信用卡,上個月她刷卡消費4030元,在到期還款日前還了4000元。後來她也沒有顧上,認為30元的利息微不足道,等下個月刷卡還款時再一起還。結果後來才得知,上期欠費的利息是按照4030元的欠款來計算的,我朋友頓時覺得太冤枉了。

分期免息不免費。銀行推出分期付款業務以來,勾起了不少消費者的欲望,令許多資金不足的消費者提前實現了自己的購物夢想。消費者往往在進行分期付款消費之後,才發現賬單上需要多支付幾十元甚至幾百元。原來在此項業務中,銀行都會向持卡人收取一定數量的手續費。這筆手續費與向銀行申請同期限等金額的消費貸款的利息相當。因此,信用卡任意分期付款實質上是變相的消費貸款。

名人名言: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張衡

大費周章才得到的東西要比不費力就得到的東西更令人喜愛。一目了然的真理不費力就可以懂,隻能讓人感到暫時的愉快,但是很快就被遺忘了。

——薄伽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