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宋國的農民,整日以種莊稼為生,他每天都要冒著烈日,到自家的田裏勞作,工作很辛苦,每次回家都疲憊不堪。可是這個宋國人,忙碌了幾天時間,也沒見田裏的禾苗長了多少,所以很發愁,也很著急。一天,他獨自來到自家田裏,給莊稼除草施肥,不覺有些累了,便坐在田頭歇了下來。他又開始發愁起來,默念著:“莊稼啊,莊稼,你怎麼長得這麼慢呢?你快點長吧,我就不用每天都這麼辛苦了。”突然,他靈機一動,想到一個好主意:“我可以幫它們快點長高了!我把它們全都拔高不就可以啦?哈哈,我太聰明了!”說完,他不禁高興地跳了起來。就這樣,他一邊開心地幻想著明天莊稼就更高了,一邊拔起田裏的禾苗……等到晚上,他回到家裏,他的妻子見他很開心,就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得意說:“我把田裏的禾苗都拔高了一截呢!這下它們就長得快了!”妻子聽了,又氣又急,迅速奔到田裏,一看,果不其然,田裏的莊稼全都蔫了,妻子不禁心痛地落下眼淚……
理財感悟:
自然界萬物生長都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人類根本不能改變這些客觀規律,任何違背規律辦事的人,都會受到自然界的懲罰,所以我們隻能遵循客觀規律,按它的要求辦事才能取得成功。這個宋國人的行為背離了莊稼生長的客觀規律,最終也受到了懲罰。其實,世界萬事萬物都有其客觀規律,我們不僅要發現規律,更要遵循規律,隻有按客觀規律辦事,才能取得成功。理財也是一樣的道理。理財作為一門學問,它也有自身的規律,需要我們不斷去發覺和利用,不能急功近利,急於求成。投資是一項長期的行為,不可能一蹴而就。夢想一夜暴富是不太現實的,我們更應該踏踏實實做好長期準備,要有耐心,放長線、釣大魚。實踐證明,頻繁進出打短線的投資者,其收益水平難以跟上長線持有的捂家,雖然短線客看起來瀟灑,長線客感覺很孤獨,但長時間這樣,其高下立判。如果一個投資者想成為像索羅斯那樣的短線客,難度相當之大,而長線持股、堅持價值投資的成功者則很多,雖然不能像巴菲特那樣做到極致,但依然可以成為一個賺錢的投資者。“股神”巴菲特曾經建議投資者:一是不要跟風。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現了所謂的網絡概念股,一些經營虧損、市盈率極高的股票一沾上網絡的邊便立即雞犬升天。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他說自己不懂高科技,沒法投資。不久之後全球出現了高科技網絡股股災,人們這才明白“不懂高科技”隻不過是他不盲目跟風的借口。二是不要投機。巴菲特的“投資不投機”是出了名的。他購買一種股票時絕不看重它短期能賺多少錢,而是看重它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更在意未來5~10年的收益。他常說的一句話是: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早晨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想法。
一個沒有耐心、急於求成、隻顧眼前利益的投資者,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國內外的許多投資大師和理財高手都是非常有耐心的長期投資者。他們往往會在入市前做大量的研究準備,等待最恰當的時機出手。羅傑斯曾在一次投資失敗後,總結教訓說:“除非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否則最好什麼也別做。除非等到一個完全對自己有利的時機,否則不應貿然進場。這樣,即使你犯下錯誤,也不會招致重大傷害。”然而,一般的投資者總是喜歡過分地關注短期行情的波動,急於在短期內獲取收益,結果往往都成為短線持股人,而收益甚少,甚至多數都是虧損、套牢。就像寓言中的宋國人,幻想一步登天,結果摔得“粉身碎骨”。投資者應該及時學習成功人士的經驗和理論,利用客觀規律合理理財,要有耐心,看重長遠利益,把握大的趨勢,這樣才能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人。
名人名言:
忍耐之草是苦的,但最終會結出甘甜而柔軟的果實。——辛姆洛克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
——柏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