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西瓜的啟示——投資不能急功近利(1 / 1)

一位年輕人,非常羨慕一位富翁取得的成就,於是他跑到富翁那裏詢問他成功的訣竅。富翁弄清楚了他的來意後,什麼也沒有說,轉身從起居室拿來了一個大西瓜。年輕人迷惑不解地看著,隻見富翁把西瓜切成了大小不等的3塊。“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會如何選擇呢?”富翁一邊說,一邊把西瓜放在他麵前。“當然是最大的那塊!”他毫不猶豫地回答,眼睛盯著最大的那塊。富翁笑了笑:“那好,請用吧!”

富翁把最大的那塊西瓜遞給青年,自己卻吃起了最小的那塊。當青年還在享用最大的那塊的時候,富翁已經吃完了最小的那一塊西瓜。接著,富翁得意地拿起剩下的一塊,還故意在他眼前晃了晃,大口吃了起來。其實,那塊最小的和最後一塊加起來要比最大的那一塊大得多。青年馬上就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每塊西瓜雖都沒自己的大,但加起來卻比自己的那一塊大得多。如果每塊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麼富翁贏得的利益自然比自己多。吃完西瓜,富翁講述了自己的成功經曆,最後,對青年語重心長地說:“要想成功就要學會放棄。隻有正確地放棄眼前利益,才能獲得長遠大利,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理財感悟:

這一則故事形象地展示了急功近利給人帶來的損失。追求長遠之策,還是急功近利?這在今天仍然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問題。《現代漢語詞典》將“急功近利”解釋為“急於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之意。它明顯帶有貶義色彩,其表現出來的特征,往往是隻顧眼前利益,不管將來,以短淺眼光和浮躁、虛誇的心態做事情。現代社會上,有很多年輕人都存在這樣的心態。殊不知這樣的心態不但不能成功,反而會輸得更慘。在北京舉行的“2006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上,通過全球競聘當選為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第一位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華裔科學家王曉東向記者表達了一個心願:待研究所全球招聘完成後,他自己還要關起門來搞研究,不為日常瑣事所羈絆。他還強調說:“科學家應該想大事、做大事,不能急功近利。我想創造這種境界。”作為一名年輕的科學家,能如此清醒地看到急功近利所帶來的危害,並力求將其擯棄,不僅難能可貴,而且令人深思。有人曾說,世上隻有兩種人,用一個簡單的實驗就可以把他們區分開來。假設給他們同樣的一碗小麥,一種人會首先留下一部分用於播種然後再考慮其他問題;而另外一種人則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小麥全部磨成麵,做成饅頭吃掉。每個人都想做一個成功的人、優秀的人,隻不過通常在饅頭的引誘下,我們失去了忍耐的性子。成功是需要儲備的,倉庫裏的東西越充足,成功的機會就越大,也才可能走得越遠。成功的路是那樣的遙遠與艱辛,每一個在起點上充滿信心、躍躍欲試的年輕人,都對這路的盡頭有無限的憧憬。口袋裏的饅頭固然可以令他們在剛啟程時跑得飛快,不過吃了眼前的,恐怕以後就隻能餓肚子了。所以說,放棄急功近利、把眼光放長遠是一種境界,是一個人謀事立業的內在要求,更是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獲取最大成功的根本,也是我們理財行為獲取成功的正確心態。在理財行為中,我們把自己的資金投資到股票或者其他預期可以獲利的項目上去,一定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於取得高額回報,一定要耐住性子,等待時機成熟之日,自然會有更大的回報。所以,在股市上,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股民看到短期內的股市出現波動,就迅速采取買賣行動,其實這是不完全正確的。最好的投資方式應該是長線投資,要看長遠利益。與此同時,假若在短期內我們的投資並沒有出現收益的跡象,也不能喪失信心,一定要再觀望和等待,相信未來一定會大有收獲。另外,對於剛剛涉入理財領域的初學者。在投資行動之前,一定要積極學習科學合理的理財觀念,培養良好的理財習慣,做好理財的心理準備。理財並不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樣一夜暴富或一勞永逸,理財需要付出長期的不懈努力,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恒心。建議初學者從股票、基金、債券等基本的投資理財工具入手,先了解一些基礎知識,熟悉其特點與方式後,可利用自己的閑散資金進行實踐體會。但最基本的原則是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堅持穩健策略,不能急功近利。最後,建議大家在理財時,一定要保持一顆平常心,要有忍耐力和恒心,要有“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的定力。不能隻顧眼前利益,要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相信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換來更大的收獲。

名人名言:

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堅定不移地奠定基礎、創造條件,自會有妙手偶得的樂趣。

——喬夫

堅忍是成功的一大因素。隻要在門上敲得夠久、夠大聲,終是會把人喚醒的。

——朗費羅

理財必須花長久的時間,短時間是看不出效果的。理財是馬拉鬆比賽,而不是百米衝刺。

——李嘉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