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院校加強產學研合作的對策(2 / 3)

近年來,為了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各高職院校紛紛拓展校外實訓基地。教育部也將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情況作為考核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十分有利於培養出生產、建設、服務等一線工作崗位需要的實踐性人才,能讓學生畢業後能快速適應企業環境。

目前,鹹寧職業技術學院已經建立校外實訓基地200餘個,這些實訓基地的建設為我校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發揮了巨大作用。

3、訂單培養

“訂單培養”是指職業院校與企業簽訂培養合同,由學校和企業共同按企業的崗位需求培養學生,所培養的學生直接到簽約企業就業。由於訂單培養直接按企業需求培養,所學課程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商定,因此大大提高了學生適應崗位的職業能力,不僅有利於調動企業參與辦學的主動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而且能保證學生入學即就業,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

目前,鹹寧職業技術學院已經開辦了大觀園旅遊、碧桂園旅遊、德昌機電、統將電子、香港雅博幽藍國際酒店等近30個訂單班和冠名班。

4、引企入校,共建共管

吸引企業進入學校,共建“專業+公司”專業實體,呈現“前校後廠”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教學特色。讓學校和企業,教學和生產在同一體中磨合、運行;合作已使雙方處於同一利益體,實現合作雙方的互利互贏。如邢台職業技術學院與邢台市交警支隊合作建立了邢台市機動車檢測中心,由邢台市交警支隊提供資金、設備負責組織車源、簽發年度檢驗合格證,邢台職業技術學院提供場地、人員、技術,負責車輛的檢測與調修。該中心汽車修理工廠負責調修故障車輛,機動車檢測線年檢汽車3萬餘輛,為學生提供輪崗頂崗實習崗位,變“消耗性模擬”教學為“生產性真實任務”教學,年收入達700餘萬元。

5、設立廠中校

在企業設立兼有生產和教學功能的教學車間,將教學與生產相結合,在生產中組織教學,在教學中組織生產。讓企業和學校協作組織輪崗、頂崗實習,讓學生參與企業生產班組或組成獨立班組,完成生產任務。

鹹寧職業技術學院於2012年10月與鹹寧興耀華模型工業園達成校企合作協議,組建“興耀華廠中校實踐班”,由該院老師擔任班主任兼實習指導教師,於2014年11月1日進入企業實踐學習。該班每個學生都有自已比較固定的工作崗位,進行實訓學習或實際操作,校方指導老師和班組長共同管理,企業師傅對操作等進行指導,指導老師在實習場地隨時回答學生的提問,生產崗位即為學習崗位。

6、校企共同參與科研、進行技術開發合作

職業院校發揮專業師資優勢,與企業合作進行科研開發,幫助中小型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成果的轉化和推廣。

鹹寧職業技術學院模具專業教師與湖北三六重工有限公司合作進行科研開發,獲得5項適用新型專利,為企業的技術創新做出了貢獻。

除上述合作方式外,還有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進行技術培訓,技術轉讓,技術谘詢,共建研發機構或實驗室等等。

三、高職院校加強產學研合作的途徑

經過不懈的探索與實踐,我國高職院校在產學研結合模式上做出了不少嚐試,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實際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如很多高職院校建立了不少實訓基地,但實訓的人數少,實訓基地功能單一,企業投入的積極性不高;有些企業把培訓學生視為負擔,一些企業僅把學生作為一線工人使用;一些高職院校和企業聯合開辦了科研機構,但是實際合作不夠,掛牌成立後幾乎沒有合作成果。因此,有必要找準存在的問題,創新產學研合作的切入點,把握合作方向,尋找有效的新途徑和新方法,促進高職院校產學研合作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