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末,儲安平大記者的《觀察》複刊了,仍然擔任主編。
於此同時,在香港的李惠堂收到了一位老朋友的來信。
在率領中國隊征戰了1948年倫敦奧運會後,李惠堂在英國羅布雷受訓,獲得英足總的文憑,成為受認證的國際裁判,於是回到香港,創立了華人足球裁判會,擔任主席。
與此同時,清除國民黨殘餘部隊和剿匪戰鬥已經進入最後階段,賀老總率師南下,開啟解放大西南的重任。局勢安定下來,賀老總開始著手組建足球隊——他是體育迷是眾人皆知的,即便在抗戰時期,他就在部隊中組建了籃球隊,還想要組建一支足球隊,但那時的條件還是不大現實的,現在可以開始搞了。
西南部地區偏遠,但是這時足球卻頗為盛行——其實想想抗戰時李惠堂與譚江柏的柳州大戰也能想到大概是什麼原因了。
賀老總從部隊中選拔了一批幹部戰士組建了一支足球隊,稱“戰鬥隊”,隻是水平算不上高,某種意義上這也是新中國國家隊的前身了。
球隊有了,但怎麼到哪裏找一位好教練呢?
其實,誰是中國現在最好的教練,還需要多言麼!
李惠堂的大名,賀老總也是了解的,被稱為“球王”二十多年的李惠堂,不但足球踢得好,也懂訓練隊員,對世界足球發展趨勢也最了解——以後,連賀老總的二女兒賀曉明談起李惠堂率領南華征澳大利亞、24場31球等都是如數家珍。
怎麼聯係他呢?賀老總的人脈也是很廣的,麾下現在就有與李惠堂很熟悉的林紹洲。話說林紹州當初與黃英傑、“陸破虜”共同征戰110米欄的決賽,最終三人包攬冠亞季軍,成為中國體育史上的經典。
不過得冠軍的陸破虜下落不明,亞軍的林紹州也挺辛酸,參加完奧運會後職業生涯幾乎中斷,一度在成都拉板車。賀老總來西南後在雜誌看到了他,驚訝咱這邊還有這厲害人物呢!惜才的賀老總立刻決定重用林紹洲,調入西南軍區體工隊,專們指導110米欄,成為新中國第一位110米欄專業教練,以後他的徒子徒孫中就有劉翔、史冬鵬、謝文駿。
林紹州給遠在香港的李隊長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是***將軍親自聘請他來西南軍區部隊足球隊當足球教練。
賀老總是惜才重才的,他說了,由於香港生活水平高於西南地區,為了不使李先生的生活水平下降,給他的薪金數量由他自己報——
要多少,給多少。
收到老朋友的信李惠堂自然很高興,而且坦率說,賀老總的確是少有的真心癡迷體育的人,求賢若渴。不過這時候大陸剛剛解放,西南並不太平。李惠堂接到信後猶豫不定,找朋友權衡一番,大家都不支持他到西南去。
賀老總得到消息,很是遺憾。不過他並沒有放棄邀請李惠堂的想法,很快1952年奧運會即將到來,由於印度隊棄權,中國隊自動獲得參加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的資格。
如果李惠堂再度執掌教鞭,那便是他連續第三次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隻不過這次奧運會卻涉及了種種政治原因,中國隊雖然早就在半年前就致函將參加奧運會,但直到奧運會開幕前一天才收到赫爾辛基市長的參賽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