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不需要多長時間,就能對一個人的評價發生天與地的偏差。
就好像2014年和2016年離開伯納烏的陸逐虎。
又如蔣校長,迅速走向“人民的對立麵”。
1948年,曾經的柏林奧運會中國代表團隨軍記者,“龍爭虎鬥”聯合編劇儲安平在他主辦的雜誌《觀察》上批判國民黨“七十天是一場小爛汙,二十年是一場大爛汙,爛汙爛汙,二十年來拆足了爛汙”。
12月25日,《觀察》被國民政府查封。
當然,這對儲大記者算不上什麼挫折。
在1930年代,他還是個學生的時候,作為學生領袖就敢當麵痛罵蔣校長,不僅全身而退——後來還成國黨黨報《中央日報》的編輯。奧運會結束,與團員們道別之後,他留在歐洲擔任《中央日報》駐歐洲記者,順便還考入倫敦大學政治係學習。
他的導師正是英國工黨著名的名宿與領導人,理論家哈羅德·拉斯基教授。
1938年的一天,師生二人乘坐莫大小姐運作的公交車來到海布裏球場,觀看一場阿森納迎戰曼聯的比賽。
拉斯基教授選擇觀看這場比賽,是因為他是曼徹斯特人,曼聯是他家鄉的球隊。在他離開家鄉前往牛津大學學習的那年,剛好是曼聯拿下第二座頂級聯賽冠軍的1911年。他在等待這隻老牌球隊的複興。
儲大記者欣然陪同的原因更簡單,兩隻球隊都有他的熟人。
阿森納的前鋒,李惠堂。
曼聯的後衛,小董。
結果這場比賽阿森納的鋒線頭牌李球王被小董死纏爛打的防守搞得沒有脾氣,基本沒有好機會阿森納也進攻啞火,最終曼聯1比0小勝,讓拉斯基教授十分高興。儲大記者賽後與兩位舊識寒暄,李隊長感歎“士別三日刮目相看”,小董已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陸老師得知後一定很高興。
不過這是三人在英倫的最後一次團聚,英國的聯賽次年停擺,李隊長與小董也回到國內投身到抗戰事業中去。
儲記者38年就回國了,繼續做《中央日報》主筆,也在複旦做教授。為表示對國民政府抗戰的支持,他還親自去前線采訪戰事。他一反學生時期對蔣校長的橫眉冷對,對國府表示支持,並有經典段子“小學生都擁護蔣委員長”。他甚至不希望抗戰馬上結束,因為他看到,抗戰之於中國並不完全是創痛:
十年未完成的教育工作,抗戰完成了。
亡國滅種的危機使國人接受了一次絕佳的國民教育,國家觀念已經非常普遍。
偏遠大後方的經濟也有了重新再造的機會,一年內走完過去二十年的路程。
隻是理想在抗戰還沒結束的時候就破滅,於是儲記者重新走向了蔣校長的對立麵,徹底拋棄鼓吹領袖的思路,批評國黨以黨治國和特務政治。
短短三年,勝利日時的“中國救星”“千古完人”蔣校長被人民拋棄,敗退海島。
曆史翻開了新的篇章。
……
在“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時候,紅色的“公牛王朝”也如同奔騰的公牛,氣壯山河地踏平亞平寧半島,統治意甲。
芝加哥公牛?
不,都靈公牛,都靈神之隊!
從***君還沒死的1942年開始,都靈連續五奪意甲冠軍,雖然1943和1944年因為二戰的原因聯賽停辦,但公牛王朝一直在持續中。
這之間,給中國隊搗過亂的***君和他的情人貝塔西女士被意大利人民處決,屍體也在米蘭的廣場上示眾。
都靈作為整個意大利曆史上最絢麗的一支進攻隊伍,不斷繼續著瘋狂。
1946-47賽季,狂進104球,以10分的優勢登頂——亞軍尤文圖斯,83球。季軍ac米蘭,75球。相差甚遠。
1947-48賽季,更是打進125粒進球,至今仍是意甲的進球紀錄,無人能破,進球第二多的ac米蘭也隻有76個,竟然比都靈隊相差49球之多!
很了不起的是,都靈隊基本是一隻以本土球員為主的球隊,意大利國家的首發,也多達十名都靈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