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2 / 3)

葉楓不住地點頭,聽完賀錕激昂的論述,他若有所悟,又若有所思,臉上的表情是忽喜忽憂,或喜憂參半,就像風雲際會,陰晴不定的天空一樣瞬息萬變。“賀錕,你說的確實在情在理,我一定會銘記在心。你能告訴我這個社會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嗎?一麵是國泰民安,欣欣向榮的光明世界,另一麵卻是醜陋不堪,黑暗齷齪的罪惡天地,它們就像針尖對麥芒一樣針鋒相對,極不和諧地共存著。我知道僅憑我一己之力是根本不可能去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現狀,即使世人都說我是癡人說夢話,我也還是願意做這個癡人。我隻要去做了,盡我的所能去做了,即使什麼也改變不了,至少我的良心會得到安寧的。我想問你,什麼樣的社會才是美好的?我們的社會在不停地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可為何人性的卑劣,醜陋,陰險,狡詐卻是更加的令人發指呢?”

賀錕看見好友的眼中閃爍著困惑,迷茫,苦惱,憂鬱的光芒。“蓓蕾企盼的是夜晚和露珠。但盛開的花朵渴求陽光中的自由。葉楓,人生的各個階段的追求是不同的,很高興你已經由蓓蕾綻放成盛開的花朵,你追求的不再僅僅是妙不可言的愛情,還有了對真理的渴求。你的憂國憂民之心確實令人欽佩有加,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樣,那麼這個社會一定是美好的。還記得當年咱們一起閱讀《紅樓夢》嗎?”賀錕問道。

葉楓不知其為何意,不解地點了點頭。

賀錕接著說:“其中第三十一回,當咱倆讀到了寶玉看《南華經》中《外篇-篋》一則時,都不甚明了。也沒有去深入理解,隻是走馬觀花般的混讀過去,後來我曾數遍重讀《紅樓夢》,尤其是這一段,我都能暢通無阻地背誦出來。現在,我背給你們聽聽:故絕聖棄智,大盜乃止;擲玉毀珠,小盜不起;焚符破璽,而民樸鄙;掊鬥折衡,而民不爭;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始可與以論議。擢亂六律,鑠絕竽瑟,塞瞽曠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聰矣;滅文章,散五剩,膠離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毀絕鉤繩而棄規矩,工之指,而天下始人其巧矣。相信你現在已經明其意了。”

葉楓點了點頭,說:“《紅樓夢》後來我讀了不下十遍,這段我不敢說倒背如流,也可做到脫口而出。其意是說一切仁義道德的說教都是沒有意義的,聰明智巧是社會動亂的根源,隻有毀滅一切聰明智巧,拋棄一切是非標準,使人心淳樸,無欲無爭,回到原始狀態去,社會就安定了,而這可能嗎?”

“是不可能,讓時光倒流,這聽起來簡直是愚蠢至極的謬論,但是其真正意思是在告訴我們正是有了所謂的仁義道德,有了聰明智巧,人欲就會膨脹,有欲就必有爭,而有爭,社會就必將出現不安定的現象。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中發展演繹的,就像你麵前的海浪一樣,海水湧到浪尖就會下沉,到了波穀就會升起,這是自然規律法則,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人隻能順其規律而為。也許在某一方麵,在某一個時段能逞一時之能,可是破壞平衡的最終結果對人類來說都是一場災難。培根說過:任何事物在一處有得,即必在另一處有失。整個社會,整個世界也亦如此。你不可能要求人們在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以及人性升華等等所有的一切都隻有收獲,而沒有任何遺失,那是不切實際的異想天開。社會在不斷進步的同時總是伴隨著人欲的不斷膨脹。此話聽起來似乎讓人倍感失落,迷茫,但是人們都不得不承認事實的確如此。事實勝於雄辯!!”賀錕稍稍停頓了一下,繼續說:“例如股市,它的誕生,它的不斷發展壯大,就是人欲不斷膨脹的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每一位購買股票之人都是在掏出真金白銀後得到的隻是畫餅充饑的渴望。這餅會有嗎?也許有,也許沒有。因為有欲望,所以購買者認為這張餅是存在的;因為貪婪,他們又不斷地把這張餅想象得越來越大。不錯,股票市場確實為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它讓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它讓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它的發展演繹出了不勝枚舉的成功範例。但是它給人類帶來的禍害也是顯而易見的,隻是欲望蒙蔽了我們的雙眼,欺騙了我們的智慧;狂躁的貪婪衝垮了冷靜,理智的堤壩。人們忘乎所以,洋洋自得,甚至狂妄至極地鼓吹著股市的神奇功效,卻忽視了它給人性注入了越來越多的貪婪,甚至是不惜鋌而走險的罪惡。股市給人類帶來的益處越多,它潛在的禍害也就越大。可是我們能因為它潛在的巨大的禍害,而將它一棍子打死嗎?人是一種不可理喻的動物,人不但能創造美好而且還會瘋狂地破壞美好,世界就是在人類不斷地創造美好和不斷地破壞美好的循環交替中,踩在創造的廢墟上前進的。葉楓,順其自然吧,你不可能看到人人都如你所想象的那般善良。隻要有人存在,美與醜,善與惡,正與邪,純潔與汙濁都將共存,它們就像我們小時候坐過的蹺蹺板,此上彼下,此下彼上。我們也可以把它們喻為正麵相會的東風和西風,我們能看到的可以是東風壓倒西風,但絕不會出現東風滅了西風的現象。人生就在東風與西風之間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