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主營業務收入 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50
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3000
貸:庫存商品 3000
“收入賬戶和費用賬戶一起叫損益類賬戶。”李叔說。
(4)結轉收入類賬戶。李叔說道:“企業平時收入發生放(記)入收入賬戶的貸方中,待到月末時,再把這些收入從借方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貸方中,使收入賬戶期末無餘額。”
賬務處理:
借:收入類科目
貸:本年利潤
(5)結轉費用類賬戶。李叔說道:“企業平時費用發生放(記)入收入賬戶的借方中,待到月末時,再把這些收入從貸方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借方中,使收入賬戶期末無餘額。”
賬務處理:
借:本年利潤
貸:費用類科目
我們拿上一道例題來說,結轉損益:
結轉收入類:
借:主營業務收入 5000
貸:本年利潤 5000
結轉費用類:
借:本年利潤 3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3000
“損益類不是還有其他的科目嗎?怎麼辦呢?”
“都和上述的辦法一樣。”李叔答道。
比如:本月的收入類有:主營業務收入20000元(貸方)
其他業務收入4000元(貸方)
營業外收入800元(貸方)
本月的費用類有:主營業務成本10000元(借方)
其他業務成本3000元(借方)
營業稅金及附加1000元(借方)
管理費用2000元(借方)
銷售費用500元
(借方)
財務費用300元
(借方)
營業外支出800元(借方)
編製會計分錄:
結轉收入類:
借:主營業務收入 300000
其他業務收入 50000
投資收益 30000
營業外收入 8000
貸:本年利潤 388000
結轉費用類:
借:本年利潤 2042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100000
其他業務成本 30200
營業稅金及附加 10000
管理費用 20000
銷售費用 15000
財務費用 3000
投資損失 20000
營業外支出 6000
“通過計算本年利潤賬戶的貸方與借方之差,便可計算出利潤總額(若借方大於貸方則為虧損)。”
“388000-204200=183800(元),這183800元就是會計利潤總額。”
“我們前麵講的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調整就是在會計利潤總額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你忘記了,就回去看看。”李叔說道。
假如該企業本月沒有調整項目,所得稅稅率為25,我們來計算所得稅:183800×25=45950(元)
編製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4595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45950
結轉所得稅費用:
借:本年利潤 45950
貸:所得稅費用 45950
接下來:
183800-45950=137850(元),即企業的淨利潤。
年終有關賬項的結轉:
“本年利潤”賬戶的餘額表示年度內累計實現的淨利潤或淨虧損,該賬戶平時不結轉,年終一次性地轉至“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
結轉淨利潤時: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如為虧損則作相反分錄。年終利潤分配隻有未分配利潤有餘額,需將其他轉平: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提取盈餘公積
——向投資者分配利潤
至此,所有結轉分錄可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際工作中,賬冊登滿一頁時,發生額合計和餘額轉入下頁,以及年終將舊賬餘額轉入新賬,亦稱結轉。
多多寄語
一個能從別人的觀念來看事情、能了解別人心靈活動的人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前途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