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預算是不考慮預算期內生產經營活動可能發生的變化而編製的預算,但在公司經營過程中,公司的業務量將隨著各種因素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為了更好地控製公司的經濟業務和財務活動,就需要根據預計的各種業務量,編製不同水平的預算,這種預算方法稱為彈性預算。所謂彈性預算就是在編製預算時,考慮到計劃期間業務量可能發生的變化,編出一套能適應多種業務量的財務預算,以便分別反映在各業務量的情況下所應開支(或取得)的費用(或利潤)水平。由於這種預算是隨著業務量的變化作機動調整,具有一定的彈性,故稱為彈性預算。
(1)編製彈性預算的步驟。
①選擇和確定各種經營活動的計量單位,如生產量、銷售量、消耗量、人工小時、機器工時等。
②預測和確定可能達到的各種經營活動業務量。在確定經濟活動業務量時,要與各業務部門共同協調,一般可按正常經營活動水平的70%~120%之間範圍確定,也可按過去曆史資料中的最低業務量和最高業務量為上下限,然後再在其中劃分若幹等級,這樣編出的彈性預算較為實用。
③根據成本性態和業務量之間的依存關係,將公司生產成本劃分為變動和固定兩個類別,並逐項確定各項費用與業務量之間的關係。
④計算各種業務量水平下的預算數據,並用一定的方式表示,形成某一項的彈性預算。
“例11-11”某公司生產丙產品,預計單位變動成本500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310元,直接人工成本120元,單位變動製造成本70元,預計固定製造費用總額200 000元。
(2)彈性成本預算法的主要特點。
①能提供一係列生產經營業務量的預算數據,它是為一係列業務量水平而編製的,因此,當某一預算項目的實際業務量達到任何水平時(必須在選擇的業務量範國之內),都有其適用的一套控製標準。
②由於預算是按各項成本的性質分別列示的,因而可以方便地計算出在任何實際業務量水平下的預測成本,從而為管理人員在事前據以嚴格控製費用開支提供方便,也有利於在事後細致分析各項費用節約或超支的原因,並及時解決問題。
2.企業預算的定性預測法
定性預測法是指通過財務人員的實踐經驗和綜合分析能力,采用邏輯推理的方式,對公司財務活動未來的發展前景做出判斷的預測方法。定性預測法雖不排斥數量內容,但其主要目的不在於推算未來公司財務活動狀況的具體數值,而在於分析判斷公司財務活動的發展方向與變化趨勢以及市場諸多因素對其的作用方向和力度。
(1)定性預測法的作用。
定性預測法是公司財務預測方法體係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是因為:
①定性預測是定量預測的前提條件,當預測若幹財務現象量的依存變化關係時,隻有確定其存在的質的聯係,量的依存關係的預測分析才有意義。
②定量預測需要具有相當充分的數據資料,當資料不完備、不確切、可靠性無法把握、難以采用定量預測時,隻能運用判斷、推理、歸納等定性方法進行預測分析。
③有許多現象是不可量化的,當對無法量化的影響公司財務活動的因素進行分析預計時,隻能采用定性方法。
(2)集合意見法。
集合意見法就是常用的一種定性預測法。集合意見法是指有關人員根據實踐經驗進行判斷性預測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是以公司領導、中層幹部與相關人員(如財務人員、銷售人員)等為征詢意見對象;並由各有關人員對公司財務活動狀況可能性做出判斷與估計;然後再將各方麵意見進行多層次綜合處理與適當修正,提出較合適的預測結果,以供決策者參考。
為闡述方便,現以銷售預測為例,集合意見法的一般步驟為:
①邀請對市場與本公司銷售狀況熟悉的有關人員為征詢意見對象,並將其分為公司領導、中層幹部、銷售人員、外邀專家等若幹小組。
②由各有關人員對公司產品銷售處於好、中、差三種狀態下可能實現的銷售數量及可能程度,做出自己的估計與判斷,並根據每個人的估計與判斷進行綜合,得出個人期望值。
③在各小組人員中,根據各人經驗的豐富程度和對市場的熟悉程度,對其估計的個人期望值給定權數,並加權綜合平均,得出各小組方案期望值。
④在各小組方案中,根據各組對銷售狀況的了解程度,對各小組方案期望值給定權數,並加權綜合平均,得出總體的綜合期望值。
⑤由參與預測的有關人員對綜合期望值進行討論分析與適當修正,並將修正意見作為預測結果。
3.零基編製法
公司編製預算的方法多種多樣,零基預算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它尤其適用於開業不久的公司,因為這些公司經營時間短,本身的曆史資料非常有限,因此,這些公司在編製預算時一般采用零基預算編製法。零基預算編製法的重要性的另一表現為:現代社會變化迅速,市場需求變動非常快而且變動非常大,產品的壽命縮短,這使得曆史資料反映未來情況的能力大大的下降,因此,公司在編製預算時應考慮到這一變化趨勢,零基預算可以通過集體討論等方式進行,可能是對彈性、定性等方法的有益補充。
(1)零基預算法的概念。
零基預算法是指對任何一個預算期、任何一種費用項目的開支,都不是從原有的基礎出發,即根本不考慮基期的費用開支水平,而是一切以零為起點,從零開始考慮各費用項目的必要性,確定預算收支,編製預算。
過去編製費用預算的傳統方法,一般都是以基期的各種費用項目的實際開支數為基礎。然後結合計劃期間可能會使該費用項目發生變動的有關因素加以考慮,從而確定在計劃期間應增加或應減少的數額。這種基於以往實際的傳統預算方法,不可避免地要受既定結果的影響,造成調增預算容易、調減預算困難的心理定勢。因此,難以把公司有限資金按公司經濟活動的重要性,有重點、分主次地進行分配,結果往往造成資金的浪費。
(2)零基預算法與傳統調整預算法的不同。
零基預算法與傳統的調整預算法截然不同,它們有以下三個區別點:
①預算的基礎不同。
調整預算法的編製基礎是前期結果,本期的預算額是根據前期的實際調整確定的。零基預算的基礎是零,本期的預算額是根據本期經濟活動的重要性和可供分配的資金量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