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企業為什麼需要籌資(2 / 2)

他終於拿到了大通銀行的貸款,便立即買下了一艘貨輪,然後動手加以改裝,使之成為一條裝載量較大的油輪。他采取同樣的方式,把油輪包租給石油公司,獲取租金,然後又以包租金為抵押,重新向銀行貸款,然後又去買船,如此一來,像滾雪球似的,一艘又一艘油輪被他買下,然後租出去。等到貸款一旦還清,整艘油輪就屬於他了。隨著一筆筆貸款逐漸還清,油輪的包租金不再用來抵付給銀行,而轉進了他的私人賬戶。

屬於洛維格的船隻越來越多,包租金也滾滾而來,洛維格不斷積聚著資本,生意越做越大。不僅是大通銀行,許多別的銀行也開始支持他,不斷地貸給他數目不小的款項。

洛維格不是一個容易滿足的人,他總覺得自己的腳步邁得還不夠大,他有了一個新的設想:自己建造油輪出租。

在普通人看來,這是一個冒險的舉措。投入了大筆的資金,設計建造好了油輪,萬一沒有人來租怎麼辦?憑著對船特殊的愛好和對各種船舶設計的精通,洛維格非常清楚什麼樣的人需要什麼類型的船,什麼樣的船能給運輸商們帶來最好的經濟效益。他開始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油輪和貨船。然後拿著設計好的圖紙,找到顧客,一旦顧客滿意,立即就簽訂協議:船造好後,由這位顧客承租。

洛維格拿著這些協議,再向銀行請求高額貸款。此時他在銀行家們心目中的地位已非昔比,以他的信譽,加上承租人的信譽,按照金融規定,這叫“雙名合同”,即所借貸的款項有兩個各自經濟獨立的人或團體的擔保,即使其中有一方破產倒閉而無法履行協議,另一方隻要存在,協議就一定得到履行。這樣等於加了“雙保險”的貸款,銀行家們當然很樂意提供。洛維格趁機提出很少人才能享受的“延期償還貸款”待遇,也就是說,在船造好之前,銀行暫時不收回本息,等船下水開始營運,再開始履行歸還銀行貸款本息的協議。這樣一來,洛維格可以先用銀行的錢造船,然後租出,以後就是承租商和銀行的事,隻要承租商還清了銀行的貸款本息,他就可以坐取源源不斷的租金,自然也成為船的主人了。整個過程他不用投資一文錢。

洛維格的這種賺錢方式,乍看有些荒誕不經,其實每一步驟都很合理,沒有任何讓人難以接受的地方。這對於銀行家們、承租商們都有好處,當然洛維格的好處最大,因為他不需要“投入”,就可以“產出”。用別人的錢打天下,是洛維格獨到之處,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經營天才的思維。

古人曰:“借雞下蛋”,古人尚且知道這個道理,現代企業的經營者就更應該明白其中的玄妙了。我們這裏講的“籌資”與“借雞下蛋”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借雞下蛋”是指借別人的錢為自己謀利,而企業的籌資廣義上講既包括自有資金的籌集,也包括借債。籌資對企業經營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1.彌補企業日常經營的資金缺口

管理者都知道,並不是企業要投資、要擴展時才需要資金,日常經營經常會出現資金缺口。比如與農產品打交道的企業,收獲季節到了,需準備一大筆資金收購農產品,再製成商品售出;如果企業應收賬款過多,而手頭資金短缺,企業也會選擇短期融資。

2.為企業的投資提供保障

要投資,就需要資金,當然也可以用設備、土地、無形資產投資,但大多數情況下,對資金的需要是直接的,但是錢從哪裏來呢?要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做好投資,就要先學會籌資。

3.企業發展壯大的需要

企業要占領市場,要經營房地產,搞多元化經營,要與對手拚個死活,要向國際市場進軍,哪一條不需要巨額資金支持呢?想一想彩電、微波爐之戰,哪一個戰役不是以巨資為支撐,一旦一個企業耗不下去了,資金不足了,市場也將向它關閉。這就是現代商業經營殘酷的現實,因此,無論是中小型企業還是大型企業集團,想要在市場中生存,想要將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籌資也是一門必要的學問,值得好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