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籌資的基本要求及渠道(1 / 1)

企業籌資是一項重要而複雜的工作,必須認真研究各種因素,力求提高籌資效益。

1.籌資具體要求

(1)合理確定資金需要量,提高籌資效果。

無論通過什麼渠道,采用什麼方式籌集資金,都應首先確定資金的需要量。這就是要求籌資有一個“度”的問題。資金不足,會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發展;資金過剩,會造成資金的浪費,影響資金使用的效果。

(2)適時取得資金,保證資金投放需要。

籌集資金也有時間上的安排,這取決於投資的時間。同等數量的資金,在不同時點上具有不同的價值。企業應合理安排籌資與投資,適時獲取所需資金,使籌資與投資在時間上互相銜接。

(3)認真選擇籌資渠道和方式,力求降低資金成本。

企業籌集資金的渠道和方式多種多樣,不同渠道和方式籌資的難易程度、資金成本和風險各不相同。因此,在籌資中,企業必須認真研究各種籌資渠道和方式,對各種籌資渠道和方式進行分析、對比,選擇最經濟可行的籌資渠道和方式,努力降低籌集資金的成本。

(4)合理確定資金結構,正確安排舉債經營。

在籌集資金時,必須使企業的自有資金(主權資本)與借入資金

保持合理的結構,防止負債過多而增加財務風險,抑或沒有充分利用舉債經營,使主權資本的收益水平降低。

籌資渠道是指企業取得資金的來源,即企業可以從哪些渠道獲取資金。

2.我國企業目前籌資渠道

(1)國家財政資金。

國家財政資金在企業資金來源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國家對企業的直接投資是國有企業最主要的資金來源渠道。國家財政資金分為以下三種形式:一是無償撥款。現有國有企業的資

來源大部分是過去由國家財政以直接撥款方式投資形成的。二是國家對企業“稅前還貸”或減免各種稅款形成的資金。從產權關係上看,“稅前還貸”或減免各種稅款形成的資金都屬於國家投入的資金。三是有償使用周轉金貸款。為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果,財政資金也進行了無償撥款變為有償使用的改革。總之,國家財政資金具有廣闊的源泉,今後它仍將是國有企業籌集資金的重要來源。

(2)銀行信貸資金。

銀行對企業的貸款是我國目前各類企業最為重要的資金來源。我國銀行分為商業性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兩種。現有的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商業性銀行是以盈利為目的、從事信貸資金投放的金融機構,它主要為企業提供各種商業貸款。現有的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政策性銀行可以為特定企業提供政策性貸款。

(3)非銀行金融機構資金。

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指信托投資公司、保險公司、租賃公司、證券公司、企業集團的財務公司等。這些公司所提供的各種金融服務,既包括信貸資金投放,也包括物資的融通,還包括為企業承銷證券等金融服務。

(4)其他企業資金。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往往形成部分暫時閑置的資金,並為一定的目的而進行相互投資;

另外,企業間的購銷業務可以通過商業信用方式來完成,從而形成債務人對債權人的短期信用資金占用。企業間的相互投資和商業信用的存在,使其他企業的資金也成為企業資金的重要來源。

(5)居民個人資金。

企業職工和居民個人的結餘貨幣,作為“遊離”於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之外的個人資金,形成民間閑置資金,可用於對企業進行投資,從而為企業所利用。

(6)企業自留資金。

它是企業內部形成的資金,主要包括計提折舊、提取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它們無須企業通過一定的方式去籌集,而直接由企業內部自動生成或者轉移,是企業自我籌資的渠道。

(7)外商資金。

外商資金是外國投資者以及我國港、澳、台地區投資者投入的資金,是外商投資企業的重要資金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