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把投資成本換稱為機會成本。道理是基本一致的。庫存現金沒有任何直接收益,銀行存款中有的沒有利息收益,有的有利息收益,即便有,數額也非常小。如果將現金投資於有價證券,則可以賺取一定的投資收益,如果將現金持有而未進行投資,則就喪失了投資收益獲得的可能,由此而形成了機會成本。機會成本可以用證券投資的收益率來表示。
表示投資成本或機會成本采用資金成本率(或預期報酬率)、證券投資收益率等指標均是可行的。
(2)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是指從事現金收支保管與有關管理活動的各種費用開支,如有關人員的工資、保險裝置費用,建立內部控製措施及辦法而引發的費用等。
管理成本通常是固定的,在一定的相關範圍內不隨現金餘額的多少而變動。
(3)短缺成本。
短缺成本是指企業現金持有不足而招致的損失。短缺成本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首先,現金不足致使企業不能在折扣期內付款,從而喪失了優厚的現金折扣,致使購貨成本提高或利息費用增加、利息收益減少;其次,現金不足致使企業不能在債務到期時及時償還,立即可能招致的損失就是銀行或供貨方等信用提供者要求的罰款、罰息或提高利率,後續的損失就更大了,由於信譽下降,銀行可能就不會提供貸款或者隻能提供有條件的貸款,供貨商可能不會提供商品信用,而要求現款交易;再次,現金不足致使企業喪失購買能力的話,生產經營維持所必須的材料及雜項開支得不到保證,還有可能導致生產經營的中斷,損失將會更大。
上麵介紹的現金不足招致的三個方麵的短缺成本隻是從測定現金最佳持有額度考慮的,能夠進行有效地計量成本。事實上,現金不足達到一定的幅度和時間,如果有大量債務無法償還的話,將會引發嚴重的財務危機,並進而導致企業破產倒閉的可能。因此,從管理的角度來看,保持一定的現金和足夠的流動性是極有必要的。
3.隨機模式
在存貨模式中假定未來現金需求事先預知,並且支出均勻。
事實上這是很難做到的。現金的流動性往往是隨機的,而且需要量不易事先預知,企業此時隻能為其製定一個由上限和下限所組成的區域。
當現金持有量達到該區域上限時,即可將現金部分地轉換為有價證券;當現金持有量接近該區域下限時,就應出售有價證券收回貨幣資金。一般講來,現金的持有量處於該區域中間時則無須考慮現金的投資與收回問題。隨機模式的數學公式涉及到高等數學知識,這裏從略。
4.經驗估計
對經營已久而且經營與財務狀況基本穩定的企業來講,未來年度的最佳現金持有額也可根據曆史資金和預計未來年度的變動因素予以估計,而無須進行上述繁瑣的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