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六弦琴五、普布次仁
男人愛刀,自古如此。早在石器時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就懂得把石塊打磨成最原始的刀,保衛雪域居民的生存和家園的平安。隨著生存的加劇,生死存亡的競賽隨之出現,刀開始成為殺人嗜血的凶器。於是,刀充滿著殺氣,代表著暴力。人類文明進入21世紀,刀作為冷兵器的代表早已退出曆史舞台,但男人愛刀的情結一直延續至今。康區人性格粗獷豪放,他們愛刀勝過愛牛羊,一把好刀就是一筆財富,持有者的形象也會因之而高大起來。
藏刀分長劍和腰刀兩種。長劍,藏語稱“巴當末”,長約1米;腰刀,藏語叫“結刺”,長度在10至40厘米之間。藏刀的刀鞘,有木質、銅質的,也有鐵質或銀皮鑲包的。刀鞘上常刻有龍、鳳、虎、獅和花卉等圖案,有的圖案上還點綴著寶石、瑪瑙等貴重物品。
普布次仁愛刀,跟愛女人和事業一樣。
此刻,他正在拉薩仙足島的別墅裏。他胸前佩戴了一枚精美的“擦擦”,是一尊色彩鮮亮的佛像。在西藏,戴這種銅佛的人很容易給人留下仁慈的信徒印象,加上他人高馬大、大腹便便,笑起來確實有點彌勒佛的感覺。可當猛然看見他腰間佩戴的那把分量不輕的藏刀,便又會感覺他的霸氣多於仁慈,像是功成名就的武林高手。那把華麗的刀殼足有兩尺長,中間被白色的魚皮護著,上麵綴滿了星光閃閃的紅藍寶石。這把刀是他花20萬的高價從八廓街的一家古玩店買來的,據說是當年一名大貴族的貼身藏刀。
普布次仁不懂古玩的鑒定,但他相信自己的眼力和直覺。他的眼力告訴他,這把刀雖然年歲久遠了些,但仍然異常鋒利,從精細的做工來看就不是俗物;他的直覺告訴他,上麵鑲嵌的寶石也很珍貴,買了它肯定物超所值。他收藏了十多把藏刀,唯獨喜歡這一把。在家裏的很多時間,他喜歡把這把刀係在腰間,反複把玩;一出門,就取下放在書房的大抽屜裏。
普布次仁也愛女人,對女人最為挑剔。他所愛的女人和愛著他的女人名叫白瑪,據說是整個拉薩城最美的女人。
拉薩城的許多人都聽說過白瑪的名字,卻沒幾個見過其人。饒舌者總喜歡談論拉薩城的舊人舊事、飛短流長,炫耀談資的時候難免添油加醋,最後把她的美貌傳得神乎其神:說她的美貌勝過《格薩爾》裏的珠牡,說她如果去參加選美大賽肯定能拿冠軍;說她雖已年過三十卻仍然美如少女,說她就是一笑傾城再笑傾國的現代版本;還有人說她長得跟普通藏族婦女沒什麼區別,還說她嫁給普布次仁是鮮花插在牛糞上……
也有傳言說,普布次仁當年為了追白瑪,把所有的積蓄都花了,隻為了去德國為她購買一輛全球限量版的“蘭博基尼”跑車。當有好事者詢問普布次仁是否真有其事時,他不置可否。隻有普布次仁知道,傳聞並非空穴來風。10年前,他在拉薩做生意已經小有所成,遇到了當時還是少女的白瑪。白瑪當時在歌舞團上班,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倆相遇了,在那一刻,她高挑的身材、高傲的氣質和驚世駭俗的美貌,徹底征服了他的心,從此,他便魂不守舍、日夜思念。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算得了什麼,為了得到她,他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勇氣和豪情。為了博取佳人歡心,他使盡了一切辦法,最終變賣了第一次創業的所有積蓄,前往德國為她購買了一輛全球知名的跑車。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鍥而不舍的追求麵前,她驕傲的心逐漸被消融、被征服了。不久,她成為他的妻子。
康巴人很有經商頭腦。結婚後,他一切重新開始,借助西藏經濟社會迅猛發展的契機和初次創業積攢下來的人脈、經驗,很快再次取得成功,構建起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如今,他創辦的貢嘎集團旗下已有一家土特產加工公司、一家西藏原生態核桃油加工廠、一家演藝中心和兩家星級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