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下篇(13)(2 / 3)

道德修養達到較高的境界,必然會使工作作風變得踏實認真,通過紅色旅遊,對革命遺址的實地考察,對革命曆史的實地了解,必然會對廣大公民特別是黨的幹部的靈魂進一步得到淨化,使他們能夠切合實際的學習到黨的優良傳統作風,並能夠對其發揚光大,激發全省人民熱愛美麗富饒的千裏隴原的極大熱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情操真正得到陶冶,把愛國主義情感升華成一種強烈的曆史責任感和時代緊迫感,近年來,在革命舊址或革民戰役紀念塔、紀念館前,有條件的單位、部門都要進行一次重溫入黨誓詞或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聆聽講解員對當時革命事件的講述,從而達到使廣大黨員幹部轉變工作作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目的。

通過紅色旅遊,除了增長革命知識以外,同時還能對當地的經濟、社會、民俗、人文、地理等知識都有所了解,例如在臘子口,既可以了解到紅軍突破天險臘子口的革命曆史事件的全過程,同時還可領略到當地濃厚的藏族風情,還能飽覽臘子口秀麗的風光,在會寧,既能學習到三大主力會師的革命曆史,也能參觀會師樓的曆史由來,還能體會到“狀元縣”會寧的“三苦精神”,同時還可領略到六盤山的雄姿。在宕昌哈達鋪,瞻仰了會議紀念遺址後,還可以去遊覽風景如畫的官鵝溝。在遊覽臨潭縣紅二、四方麵軍召開洮州會議的蘇維埃舊址的同時還能看到氣勢雄偉的洮州圍城,領略到明代的江淮遺風,以及山清水秀的冶力關風光。達到給人以審美的愉悅,健身怡情的綜合效用。“紅色旅遊”是一次精神的巡禮。每一個“紅色旅遊”景點都記錄著一段不平凡經曆,每一段經曆的背後都有一種不平凡的精神在延續。雖然時代更替,但這些精神不朽,成為值得永遠珍藏的財富。

2.增加老區人民的經濟收入。我國要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老區和西部地區的經濟建設步伐,在國家扶持老區和西部地區發展優勢產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同時,發展紅色旅遊是促進老區發展的一項重大經濟工程。因為旅遊業是一項綠色產業,它的大力發展不但不會破壞老區的生態環境,相反會給老區人民帶來更多的實惠,在甘肅,紅色旅遊業的發展,既可以使老區落後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得到迅速改觀,自然環境得到保護,還可以使當地人民群眾生產的獨具特色的農產品找到銷售的路子,還能使一部分群眾從農業生產中脫離出來從事服務業,極大地增加人民群眾的收入,這樣,不但使老區的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都得到發展,形成產業鏈,而且使老區人民的觀念得到改變,生活水平得到很快提高,例如在每一個紅色景點有條件的群眾可以開辦“農家樂”、“牧家樂”接待遊客,做紅軍飯,講紅軍故事,一方麵使遊客真正體驗到了革命生活的艱苦、感受到了農村生活的情趣,另一方麵卻是使當地群眾的經濟收入大大提高。所以,我們可以說發展紅色旅遊是一項重大的扶貧工程,既可以使老區形成有特色的優勢產業,還可以增強老區的造血能力,進而使老區從封閉中開放出來,使老區的經濟社會得到全麵發展。據納入“紅色旅遊”統計範圍的15處革命遺址遺跡的接待數據顯示,2002年一2003年共接待遊客92.5萬人次;直接收入104.3萬元;實現綜合效益601萬元;直接就業人員127人;間接就業人員635人。“紅色旅遊”的發展,不僅使甘肅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和形象,同時也使革命老區和革命紀念地找到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脫貧致富的路子,促進了對內、對外開放,帶來了信息流和資金流,有利於實現“五個統籌”發展,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注入,生機活力。